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蒙曼:唐朝為什麼會有大量女子不嫁人投身宗教?

蒙曼:唐朝為什麼會有大量女子不嫁人投身宗教?

核心提示: 唐朝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女性投身宗教?一是出於信仰,二是因為唐朝沒有那麼好的社會保障體系。

本文摘自:光明網,作者:蒙曼,原題:《唐詩中的女性》

了解唐朝女性的材料並不多,幸好我們可以從詩歌中尋找答案。唐詩留下了55000多首,其中,可以看出唐代女性的眾生相,我把她們分為政治女性、藝術女性、知識女性、主婦、貧女、宗教女性六大類。

政治女性

武則天有一首詩:「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這首詩說的是有個冬天她想看花,於是寫了這首催花詩。

武則天是典型的政治女性。她最後被兒子推翻,兒子即位後,稱她為「則天大聖皇后」。這個名稱里,有著多少掙扎、多少妥協啊。歷來皇后沒有稱「大聖」的,都是「順聖」,武則天不甘心;但是掙扎也有一個限度,武則天已經做到極致,仍脫離不了傳統,最終還是稱「皇后」。

藝術女性

唐朝前,判斷淑女的標準是琴棋書畫。比如白居易《琵琶行》里的琵琶女,「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她色藝俱佳,是藝術女性的傑出代表。但是她的結局呢?「弟走從軍阿姨死,老大嫁作商人婦。」作為女性藝術家,不能在社會上單獨生存下去,因為唐朝男子獨立成戶,柔弱的女子不能承擔一個家庭,作為藝術家也有色衰的那一天,所以只能嫁人。

知識女性

唐詩中女性作者約150多位,有名有姓的有80多位,湧現出薛濤、李冶、魚玄機等傑出女詩人。薛濤寫詩很有氣魄,如《籌邊樓》:「平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超出了一般女詩人寫詩以情感、家庭為主的範疇。但她其實是一個藝妓,女詩人只是她的另一個身份,不是獨立存在的。

此外還有著名的宋氏五姐妹。皇帝認為她們很有志向,於是召她們進宮,特開闢新的崗位「女先生」,教皇后、妃嬪、公主等。她們的地位很特別,經常參加一些會議。但是,她們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女性身份,寫了《女論語》,中國婦女作為賢妻良母的角色,就是從《女論語》開始的。

主婦

《新嫁娘詞》這樣寫道:「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嫁進來才三天時間,就鄭重其事,乾乾淨淨去做飯,不知道婆婆喜歡吃什麼,先讓小姑子來嘗。唐朝的新嫁娘,大概只有十三四歲而已,她要試著處理很多錯綜複雜的關係。所以白居易說過,「人生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主婦也不是好當的。

貧女

唐代給女兒的陪嫁要比兒子娶妻的錢多,所以如果沒錢,就連想當主婦也當不了。「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敢將十指誇偏巧,不把雙眉斗畫長。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沒錢只能為別人做嫁衣,貧女靠十指吃飯,年老時眼力不行就不能做了。手藝人當時是做不到自立的。

宗教女性

女性承擔著巨大的經濟壓力,如果你選擇不嫁人,可以選擇修行。

唐朝有許多宗教女性,唐朝的很多公主被送去當女道士,這是古代女性不選擇婚姻的另一個最主要的歸宿。

唐朝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女性投身宗教?一是出於信仰,二是因為唐朝沒有那麼好的社會保障體系。

儘管有著種種不得已,但是必須承認,唐朝女性的光彩是存在的。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女皇帝出現在唐朝。袁枚曾有一首詩寫上官婉兒:「論定詩人兩首詩,簪花人作大宗師。至今頭白衡文者,若個聰明似女兒?」上官婉兒是才女,知識女性的代表,不是說她寫了多少詩,而是唐朝搞賽詩會,她做總裁判。一個女性裁判天下詩人,有沒有光彩?有。不僅有政治光彩,還有文化光彩、藝術光彩。主婦有沒有光彩?有光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謳歌母親最廣為人知的篇章出現在唐代。

但是有光彩是一回事,被制約又是一回事。是什麼在制約女性?「拜別高堂日欲斜,紅巾拭淚貴新花。從來生處卻為客,今日隨夫始是家。」從這篇《崔氏夫人訓女文》中可看出,婦人從夫的大背景沒有變。古代對女人來說只有兩條路:父家和夫家,這是一個無法改變的現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被吐蕃帝國吊打的唐朝,邊境一度逼近長安
「侯門」深似海,「蕭郎」成路人?歷史上這個故事的真相是……
5句唯美詩詞,看古人如何賞秋
金丹送命(一):甘心殉身唐六主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