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的想法不能滿足,哭鬧耍賴,這樣來處理

孩子的想法不能滿足,哭鬧耍賴,這樣來處理

第一次哭鬧只是因為情緒

如果孩子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想要東西得不到滿足,會感覺受挫,情緒失控而哭鬧。

這時候,如果處理不當,為了讓孩子不哭而滿足他的想法。孩子會發現原來「哭鬧」可以作為交換的籌碼。

下一次,他會用哭的更厲害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慢慢的哭鬧成了達到「目的」的手段

這樣的情況久了,孩子會為了達到目的而哭鬧。

這樣的情況,孩子會不停的升級自己的哭的級別。因為他會覺得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是因為,「我哭的還不夠厲害」。

如果這時候滿足他,只會惡性循環,變本加厲。等到一些無法滿足的需求時,只會束手無策。

三個階段來處理

1、第一階段,先安撫孩子的情緒

雖然想要的不一定可以滿足,但是孩子的情緒是可以理解和安慰的,這時候需要共情了。

安撫情緒需要把握主動

安撫的時機非常關鍵,首先要把握好開始的時機,如果等到負面情緒崩潰,共情所花費的精力會成倍增長,甚至於孩子會關閉了自己的感官,聽不進、看不到。只有等孩子的能量耗盡,才能重新開始正常的溝通。再者要審時度勢,正確的判斷周圍的環境。

我們需要第一時間開始與孩子「共情」,不需要正面直接回絕孩子的要求,不否定孩子的感受,所有帶有「不行」「不可以」「不對」的詞語先不要出現。

避開可不可以這樣刺激性的問題,先來關注孩子的感受和情緒。

從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事情

接納與投入是共情的關鍵基礎,我們需要放棄成人的評價,試著從孩子的視角看問題。

比如想要東西,我們需要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這個問題:

「你希望得到一個有趣的玩具,這樣就可以跟爸爸一起玩星球大戰了?」

「你希望吃一片蜂蜜蛋糕,你現在覺得有點餓了?」

當孩子發現你在理解他,情緒也就會緩解很多。

孩子的表達能力比較弱,情緒化的時候更難以說出自己的感受。孩子會覺得自己不被理解,不被認可,會增加與父母的對抗性。這時候,我們也可以幫助他們去說出他們的感受。

「你現在覺得很失望,有些傷心了。」

使用身體語言

身體的語言更能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和愛,更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接納和認可。所以,蹲下身子、平視、撫摸、擁抱都是不錯的選擇。

2、讓孩子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如何去解決問題

情緒的處理是最重要的部分,等孩子平靜下來可以聽我們說話的時候,我們可以把發生了什麼說給孩子聽,同時也告訴孩子如何在不得到的情況下,解決自己的問題。或者告訴孩子何時可以得到他想要的物品。

「雖然爸爸也希望可以滿足你的想法,不過家裡的玩具已經很多了,所以我們來看看不買這個玩具怎麼來玩我們希望的遊戲吧。」

「雖然爸爸也希望可以滿足你的想法,不過現在已經很晚了,不能買好吃的蛋糕了,下個周我們可以一起去蛋糕店仔細挑選我們喜歡的口味吧。」

3、引導孩子梳理自己的情緒

一切都平靜下來,可以帶孩子回顧發生的一切,讓孩子回顧自己的情緒,教給孩子一些疏導情緒的方法,比如深呼吸,安靜的待一會。

不要覺得孩子不懂,這些從體驗中得到的方法,孩子學習的很快。

就這樣,疏解情緒,引導孩子解決問題,梳理情緒管理的過程,三階段方法解決孩子哭鬧,培養孩子如何去解決問題,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情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