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醫經方故事連載我們不應生疏卻生疏了的一味好葯
澤漆湯使用要點:
1.脈沉而咳(脈不沉,但證相合,不必拘泥於脈);
2.舌質紅或郁紅,舌面見小紅點,苔白膩或黃膩,一般較厚;
3.咽部充血,扁桃體多有腫大;
4.雙肺呼吸音不清或較低,有時可聞及濕羅音;
5.頜下淋巴結或頸後淋巴結可捫及腫大;
6.眼結合膜常見充血;
7.部分患者面色青黃無光澤;
8.分泌物如鼻涕、痰,常較粘稠而發黃;
9.咳嗽常遷延日久,或時發時止;
10.咳嗽時間常在凌晨或早上起床過後。
澤漆湯方解:澤漆湯實際上是小柴胡湯的變方。小柴胡去柴胡、大棗,加桂枝、澤漆、白前、紫參,並以澤漆為君葯。既然是小柴胡湯的變方,其病機仍不離少陽,如果「少陽鬱熱、水氣不利」皆可以使用澤漆湯。
澤漆是個利水葯,《本經》言其治:大腹水氣,四肢面目浮腫。民間常用來治療淋巴結結核,說明這個葯對淋巴系統有很高的選擇性。白前主「胸脅逆氣、咳嗽上氣、呼吸欲絕」,紫參即石見穿,有清熱利濕、祛痰止咳、活血散結的作用。桂枝助心力,通血脈,有利於肺內水氣吸收和消散。
五朵雲學名又叫澤漆,這本是我們不應該生疏卻生疏了的一味好葯。
在《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中的澤漆湯是治療水積肺痿的主方,據有關人員的考證,此證類似現代的肺癌,為難治也。由於張仲景「脈沉者,澤漆湯主之」這一條論述的太簡略,所以這個方劑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就連澤漆這味葯也不為中醫所熟知。還以為澤漆是一味難於尋找的葯,其實不然。
澤漆,俗稱五朵雲,貓眼草,為大戟科植物澤漆的全草,生於山溝、路旁、荒野及濕地。我國除西藏外,各地均有分布。味辛、苦,性微寒。有行水消腫,化痰止咳。解毒殺蟲之功。
《神農本草經》謂:「主皮膚熱,大腹水氣,四肢面目浮腫,丈夫陰氣不足。」
《名醫別錄》謂:「利大小腸,明目輕身。」
《醫林纂要》謂:「瀉肺降氣,行水去熱。」說明澤漆是一味瀉肺降氣行水而略具補性的葯。
至少也如《本草匯言》所謂:「主治功力與大戟同,較之大戟,澤漆稍和緩而不甚傷元氣也。」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澤漆不僅有鎮咳祛痰作用,而且有抗癌作用。臨床上常有用澤漆治療淋巴肉瘤和宮頸癌的經驗報道。對於正虛邪實的惡性腫瘤胸水來說,以瀉肺降氣,行水去熱而見長的澤漆且以高出桂枝正常用量的16倍(3兩:3斤),作為主葯實在是千古妙用。雖然書稱有毒,實際上「毒性較小,小鼠灌胃125g/kg亦未致死」(《現代中藥學大辭典》)。
37、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本條論述太陽病的轉歸,三種轉歸有兩種用脈像作為辨證的指征。
第一種:將好的辨證,其中,脈細與嗜卧是要點,太陽傷寒由浮緊變為浮細,浮表證還在,細提示邪氣已經衰退,得知表證將解除,疾病將愈表現。
第二種:太陽轉少陽,胸脅是少陽經脈循行部位,經氣不利的表現,為少陽指證。
第三種:脈但浮,與前面相對,脈像沒有變化,還在表證,繼續用麻黃湯發汗。
脈浮細:辨證的相對性及動態性問題。
脈細:主血虛,當歸四逆,脈細欲絕,變法:脈細者,此為陽微結。
細屬於小脈,與大相對。內經:大則病進,那可以說小則病退。如287、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脈暴微與細類同,提示寒邪慢慢衰退。
38、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
論述傷寒證兼內熱煩躁的治療,脈緊,身痛,無汗三大證具備,為太陽傷寒重症,煩躁,屬於熱證,寒邪閉郁過重,陽氣內郁化熱,熱擾心胸,外寒內熱為病機特點。
麻黃倍用六兩,發汗力最峻猛,表裡具實,後面提出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的禁忌,脈微弱為里虛,汗出惡風為表虛,表虛里虛都不可用大青龍,若用,會陽芒陰竭。
傷寒論方
大青龍湯 7味 麻黃六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薑三兩(切),大棗十枚(擘),石膏如雞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葯,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復服,汗多亡陽遂(一作逆)。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金匱要略12 痰飲咳嗽
23、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本方備用麻黃,加石膏,生薑,大棗,加生薑加大開表發汗力量以散外寒,加石膏辛寒清透鬱熱除煩熱,重用草,棗,和中扶正,防麻黃過汗傷正,防石膏過寒傷中。
疑惑:這裡前面太陽中風的含義到底想提示什麼?明明白白的傷寒,為什麼還要冠以太陽中風?
39、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
論述大青龍湯的變法辨證,38條是大青龍的正局,39是變法。
傷寒失治日久,寒邪鬱閉過重,如果夾有濕邪的話,營衛會更加的滯澀,這是脈不是浮緊的,而是迂緩滯澀有力,身體不是疼的,而是困重。
與少陰陽虛寒化的寒濕相鑒別,少陰可以出現脈浮緩,但一定是虛弱的,可以出現身體重,但一定有蜷卧的,關鍵還是屬於虛證,神衰疲倦屬於呈持續性,一般不會乍有輕時,只有太陽病才會有寒濕郁肌奏和營衛出入玄腑的波動,邪氣進退表裡之間,隨著陽氣的盛衰而時有輕重。
疑惑:
緩脈的含義?
發之與主之區別?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傷寒論學習:82條-91條
※我的中醫經方故事連載吳茱萸湯治療反覆一年頭痛案
※我的中醫經方故事連載如意黑白散治療白癜風
※我的中醫經方故事連載大柴胡湯治療腹痛
※傷寒論學習:76條-78條
TAG:佳明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