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寒氣乃萬病之根源,小編告訴你體內有寒氣的表現,教你如何去寒氣

寒氣乃萬病之根源,小編告訴你體內有寒氣的表現,教你如何去寒氣

寒氣是現代社會極少使用的一個名詞,感冒及其所帶來的痛苦感受則為每一個人熟知。寒氣是感冒的真正罪魁禍首之一,看似毫不起眼,然而貽害無窮,為許多疾病理下了伏筆。古往今來,真正的名老中醫都非常重視寒氣的防治,著名的中醫典籍《傷寒雜病論》雖然包羅世間疾病,卻以「傷寒雜病」統之、就走這個原因。因此,要想從根本上保持人體健康,就得從排寒扶陽入手,寒氣是萬病的根子。

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結、收引特性的外邪,稱為寒邪。

體內有寒氣的特徵:

面色發白、發青、發暗、發黑代表體內可能有寒。顏色越是發暗,就代表寒濕越重。

舌苔發白,代表體內有寒濕。

反覆的口腔潰瘍,代表體內有寒。

口臭時舌苔發白,代表體內有寒。

咳嗽時痰是稀白的,代表體內有寒。

流清鼻涕,代表體內有寒。

流出的汗是涼汗,代表體內有寒。

愛打噴嚏,特別是早上起來,遇風噴嚏不斷,代表體內有寒。

感冒發熱時渾身感覺冷,代表體內有寒。

經常腹痛、腹瀉,代表體內有寒。

臉上長痘和斑,代表體內有寒。

長濕疹、牛皮癬、白癜風,代表體內有寒。

手、腳長年冰冷,代表體內有寒。 *腳踝浮腫,代表腎虛、腎寒。

四肢關節疼痛、頸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癥狀,代表體內有寒濕。疼痛部位越多,時間越長,代表體內寒濕越重。

寒氣聚於皮膚便形成粉刺,嚴重則鬱結成痤瘡。

生活中我們見到的許多疾病,都是由寒氣引起的。換句話說,寒氣是許多病的根子。分析這些疾病的在狀,就能找到寒氣的影子;祛除寒氣,就能達到治病治本的目的。小編給你介紹幾個,驅寒偏方。

體內寒氣多的人應多食具有補氣、補血、補腎的性平、溫熱類食物,可多食一些具有補腎陽虛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雞肉,根據「春夏養陽」的法則,夏日三伏,每一伏可食用羊肉附子湯一次,配合天地陽旺之時,以壯補人體之陽。還可以吃韭菜、泥鰍來進行食補。

1.姜

中醫認為,姜是助陽之品,於是自古以來中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語。姜具有加快人體新陳代謝、通經絡等作用,因此,姜常被用於男性保健,可以起到助陽的作用,對腎虛陽痿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如果男性常感胃寒、食欲不振,可以經常含服鮮薑片,刺激胃液分泌,促進消化。乾薑溫中散寒,健胃活血,枸杞子滋補肝腎,益精明目,配合食用可以治療由於腎陽虛引起的陽痿、畏寒肢冷、腰疼、腰膝酸軟、倦怠等,對於去寒是最經濟最好的上上品。

2.懸灸

懸灸是艾灸的一種,是一種毫無創傷且具有獨特養生、保健、美容功能的灸法新技術。它有著千年的文化底蘊,是傳統中醫進行內病外治的最佳方法,是純自然的一種療法。它以中醫「元氣」學說為源泉,經絡理論為基礎,結合現代中西醫養生觀念,用蘄艾為主要原料,配上多種草本植物製成的懸灸艾條,在人體皮膚上方進行邊點穴,邊懸空施灸的方法。在懸灸的過程中,施灸者能真切的感到被灸者得「氣」後,在體內所產生的一系列感測運行的生理變化。

3.三伏貼

三伏貼,又名天灸,是一種傳統中醫治療法,源自於清朝。結合針灸、經絡與中藥學,以中藥直接貼敷於穴位,經由中藥對穴位產生微面積化學性、熱性刺激,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中醫學觀點認為,在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貼敷,可以治療多種反覆發作及過敏性病症,如鼻炎、氣管炎、咽炎、哮喘;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腸炎、潰瘍病、慢性腹泄;小兒厭食、遺尿;虛寒頭痛、頸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經等。若連續貼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夠明顯減輕癥狀,減少發病率。

4.多運動

經常運動、經常體力勞動及做家務的人,會感到體內的熱量大。這是因為運動生熱,起到了驅散寒濕的作用。但是,如果只是注重運動而體內的血液不足,運動後就會疲乏,抵抗力下降,寒濕會乘虛而入,身體仍會虛弱多病。常說的「夏練三伏」,並不是讓大家不分時間、地點、情況地去鍛煉。夏天人體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鍛煉方式必須量力而行,最好進行一些「低調」的運動,既能起到鍛煉效果,又不至於出現不適。這樣既能起到鍛煉身體,又能去除體內寒氣的功效。

5.祛寒藥酒 (超級管用)

取花椒50克,放入250毫升白酒(55度)中浸泡。整粒的花椒要浸泡一周後再使用,如果把花椒放入粉碎機里打成粉狀,泡1~2天就可以用了。(花椒要到超市買質量好一些的,不要買路邊小攤位上出售的花椒粉,以防假冒偽劣,影響療效。)

花椒性溫,溫中散寒能除六腑寒冷,並能通血脈、調關節、暖腰膝。用花椒酒擦在疼痛的部位,上下來回搓,搓熱後可以直接用清艾條熏,也可以捂上熱水袋,注意不要燙傷,可隔著衣服捂,這種方法對治療腰痛﹑膝關節腫痛﹑肩周炎等效果不錯。

6.快速祛寒濕法

1.將生薑切成很薄的薄片,上鍋蒸熱、蒸軟後待用。

2.夏季用6~8根清艾條(冬天用8~10根),到文具商店買一個大夾子,夾住艾條,或用膠帶將艾條捆成一排,點燃。

3.將蒸好的薑片貼在後背上(如上圖)。點燃的成排艾條,保持離薑片半寸到一寸的距離,上下慢慢移動。通常熏30~40分鐘。當感到疼痛時可試著離遠一些。在初熏時,有的人會感到很明顯的燙、痛,那是因為經絡不通,大量的熱不能很快散掉。如果背後的經絡是暢通的,即便整排艾條離後背很近也不會感到痛,只會有溫暖舒適的感覺。熏完後拿掉薑片,只要是薑片下的皮膚上是濕的,而且生薑片也是濕的,就說明身體內的寒濕重。而身體內寒濕少的人,在用大量的清艾條熏烤幾十分鐘後,生薑片應該是乾脆的,皮膚上也是乾爽的。

4.在小腹及肚臍的周圍都貼上薑片(如後圖),上下熏20~30分鐘。

5.在雙小腿的外側、內側,從腳踝至膝部上下、來回各熏30~50下。(如後圖)

一般經過一個小時左右的全身艾熏後,所有人都會因為艾灸的溫熱使血液循環加快,全身溫暖、舒適、放鬆,臉上及手上因寒濕重、經絡淤堵造成的暗灰色都會很明顯的減退,臉色變得明快、光澤一些。

全身熏艾條的方法活血明顯,身體內血少的人熏後會出現胸悶、心慌、頭暈等不適。所以,年紀大的以及有嚴重疾病的人都不適宜熏,特別是不能熏背部及腿,要熏只能熏小腹至肚臍。身體虛弱的如要熏每次熏的時間都要減少。用做保健只能一個月熏一次,冬季是收藏的季節,最好不做全身的艾熏,只做腹部的艾熏為好。因使用的艾條多,煙大,最好在廚房的抽油煙機旁邊治療,這樣可以將煙及時抽走。

避免寒氣入體的方法:

避免在下雨天淋雨

避免受到風寒,注意保暖

合理健康的飲食

遠離潮濕的環境

小編寫的可能有疏漏之處,親們歡迎批評指正,小編是新手,幫助小編轉發一下,小編將很感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