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西遊記居然有這麼多版本,字數也差這麼多?

西遊記居然有這麼多版本,字數也差這麼多?

我們都知道今天現存最早的《西遊記》刻本是明萬曆二十年的世德堂本《西遊記》,但他為什麼很快就在中國失傳了?甚至很長時間都不知道這部書的存在,原因雖然很多,但歸結起來,原因基本就兩條,一是政府,二是市場。

從政府角度說,我們知道《西遊記》在內容上有映射嘉靖皇帝之嫌,書中塑造了一個自由叛逆的孫悟空形象,甚至公然說出「皇帝輪流做,今天到我家」這樣的狂言。想想這樣一部書,能夠出版發行,必是有後台保護,有人推動,這個估計勢力還不小,陳元之《序》中就說「出自王府」,有這樣的後台,縱然政府沒有明確查抄,但想來也不會大張旗鼓的鼓勵發行,應該都是偷偷流傳,傳播的圈子很小,估計就是王公貴族,這是明本《西遊記》最後消失的一個很重要原因。

再說市場,就像今天許多製作優良的正版最後卻被盜版擠沒了。

西遊記居然有這麼多版本,字數也差這麼多?

▲世德堂本西遊記插圖

首先「世德堂本」是不是正版書呢,現在我們認為也不是,也是盜版、翻印,就像某購物網站上就有很多這樣的翻印書。當時金陵世德堂得到了一部《西遊記》,當時連這本書的作者是誰都不知道(當然也有可能是知道裝不知道,畢竟這部書的內容有些犯禁),但認為這本書寫的很好,將來一定會大賣,所以就出版了,可見「世德堂本」都不是《西遊記》的初版。

不過「世德堂本」翻印的時候是不是忠於原稿,其實很難回答,今天我們許多報紙、雜誌、出版社在一些時候,為了發行的需要,也會做少量的修改。反正世德堂本是我們現在能見到的最早的,當正版永遠沒有了,盜版也就成了正版。

西遊記居然有這麼多版本,字數也差這麼多?

▲《新鐫全像西遊記傳》

後來我們又發現了另外兩個明代刊本的《西遊記》,都是在世德堂本《西遊記》的基礎上,刪節而成的,一個是《新鐫全像西遊記傳》(又叫《鼎鍥京本全像西遊記》)。書題「清白堂楊閩齋梓行」,故學界簡稱其為「楊閩齋本」,共46萬字。另一個叫《唐僧西遊記》。學界簡稱為「唐僧本」。此本今存兩本,共42萬字。這兩個版本我們又可以算作是對世德堂本的盜版,是盜版的盜版,而且還是刪節版。

情況類似於國內上映的一些電影,一部100分鐘的影片,愣被某總局剪成了80分鐘,電影院上映時為了多拍場次,又剪成了70分鐘,而那部100分鐘的底片,後來丟了,只剩下被剪過的80分鐘和70分鐘的,甚至都不知道最初是100分鐘的,以為最開始就是80分鐘呢。

單從字數上看,「楊閩齋本」和「唐僧本」都是40多萬字,但二者卻相差4萬多字。假如沒有「世德堂本」,現在就拿這兩部作對比,問你說「哪個是原著?哪個《西遊記》是真的?」

怎麼判斷?可以說兩個都是原著,但兩個又都不是!在世界文學史上可能也沒有像《西遊記》這麼複雜的作品了。在我們沒有發現世德堂本的情況下,根本不知道這兩個哪是原著。就像一個人生了兩個兒子,但爸爸已經死了,問你「哪個兒子長得更像他爸爸?」我們只能說「靠,我連他爸爸長什麼樣都沒見過,我知道誰長的像?」

西遊記居然有這麼多版本,字數也差這麼多?

▲台灣天一出版社影印世德堂本《西遊記》

其中,唐僧本未見刻印年代,楊閩齋本刻於萬曆三十一年(1603)。這兩個版本和世德堂本屬於同一系統,都題「華陽洞天主人校」,附陳元之《序》,二十卷,一百回,皆有殘缺,這兩部書都沒有「唐僧出世」,也就是沒有「陳光蕊、殷溫嬌」的故事,屬追逐利潤的趕製品,是看到了世德堂本的商機,跟風盜版,藉機撈一筆,因質量不佳,故發行後不久,即在國內堙沒不傳了。直到近代著名學者孫楷第於1931年赴日本訪書時,在日本內閣文庫發現了楊閩齋本,又在日本帝國圖書館發現了唐僧本。

我們知道古典名著許多都有點評本,像《毛宗崗批三國演義》、《脂硯齋批紅樓夢》、《金聖嘆批金瓶梅》,《西遊記》也一樣有點評本,那就是「李卓吾批評《西遊記》」。

西遊記居然有這麼多版本,字數也差這麼多?

▲明代刻本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插圖

不僅是世德堂本的《西遊記》失傳了,就連以此為底本的點評本「李卓吾批評《西遊記》」後來也失傳了。李卓吾即李贄,福建泉州晉江人,明後期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但評點並非出自李卓吾之手,而是由於李卓吾推崇通俗小說,當時的通俗小說評點本冠以李卓吾先生的大名,容易打開銷路。

這個版本印刷的插圖在所有的明代版本中,是最為精美,有圖二百幅,此書也是現今所知最早對《西遊記》小說進行系統性評點之作。是內容接近世德堂本的較早刊本,李評本也未詳述唐僧出世故事,含世德堂本的所有詩詞偈語,還改動了世德堂本的少量錯訛和不合理情節。但到了清代,就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之後在國內失傳了。

後發現在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英國大英博物館和日本內閣文庫收藏有李評本,但都是殘本,不全。直到解放後,國內發現了流散於民間的兩部《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後來分別收藏於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和河南省圖書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5年出版時還沒有發現國內的這兩部李評本,到了1980年再次整理時,才從當時的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即今天的國家博物館借得,作為校核的依據。

西遊記居然有這麼多版本,字數也差這麼多?

▲李卓吾批評本西遊記

自此,現在所知的明刊本《西遊記》共「世德堂本、楊閩齋本、唐僧本、李評本」四個版本,之後的結局是全部在中國失傳,都是直到上世紀三十年代才陸續被重新發現。

那我們想問為什麼會失傳呢?市場上正版書為什麼打不過盜版書?是正版印刷不好、紙張不好、內容不好嗎?肯定不是,我們知道正版書比盜版書,一個字——貴。

世德堂本作為現存《西遊記》小說最早的百回本,約62萬字。它是木刻本,幾乎沒有錯別字、病句,缺損也少,刻印也精美,紙張也較好。根據今藏於日本內閣文庫的明代小說《新鐫陳眉公先生評點春秋列國志傳》價格紋銀一兩,《新刻鐘伯敬先生批評封神演義》價格紋銀二兩,可以猜測世德堂本《西遊記》在當時肯定是比較昂貴。與《西遊記》同時期創作的《金瓶梅》里,侯林兒與陳敬濟在酒館裡點了「四盤四碟,兩大坐壺時興橄欖酒」,以及「三碗溫面」,總共才花了「一錢三分半銀子」。世德堂本《西遊記》字數更多,價格肯定更貴,八個菜一桌,至少要二十桌的錢,才能買一部小說,普通的讀書人根本買不起這樣的書。

西遊記居然有這麼多版本,字數也差這麼多?

▲明萬曆年間的石猴圖

這樣在保留基本故事情節,以降低價格,讓你能用很少的價格就能讓你看所謂的「西遊記」,何樂而不為呢?這就有了《西遊記》的兩種簡本:《西遊記傳》也叫「楊致和本」,注意名字里多了一個「傳」字;和《唐三藏西遊釋厄傳》,也叫「朱鼎臣本」。

世德堂本《西遊記》洋洋六十餘萬言,夾雜大量與情節不甚關聯的詩詞偈語,有些如「漁樵對詩」,頗有作者賣弄之嫌。

別看《西遊記傳》只比《西遊記》多了一個「傳」字,這其中差別可大了。《西遊記傳》是瞄準收入較低的讀書人,只追求情節生動有趣,詩詞偈語有時都跳過不看,索性就刪繁就簡,只突出了故事情節。《西遊記傳》把世德堂本的一百回,生生縮合為四卷四十一回,把60餘萬字,縮為僅7萬字。還把名字起的這麼的像,是不是有點今天「康師傅」和「康帥傅」的意思,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誰分的清《西遊記》和《西遊記傳》的區別。

西遊記居然有這麼多版本,字數也差這麼多?

▲朱鼎臣(明代) 唐三藏西遊釋厄傳 插圖

不過《西遊記傳》保留了世德堂本《西遊記》的重要內容,價格便宜,滿足了廣大讀書人的需求。為降低成本,還把版面設計成上圖下文。插圖狹長,約為版面的三分之一。每幅插圖的兩旁各有兩個小字的說明,如「進瓜」、「唐王」等,提示插圖涉及的正文內容。插圖的數量大增,使小說盡量通俗易懂,迎合了文化水平較低的市民的需要。相當於一個正版遊戲,一共十關,盜版時,把中間的什麼小怪、迷宮、動畫全刪了,直接就打是boss,同時還降低了過關難度,所以發行量大,流傳廣泛。

《西遊記傳》的初刻約在萬曆年間,初刻本不存,現存明刻本一種和清刊本數種。正因為價格便宜、有圖有字,後來這7萬字的《西遊記傳》竟成為唯一國內能見到的明代版本。看來「便宜才是硬道理」,老百姓看的就是上來就是「啪啪啪」。

《唐三藏西遊釋厄傳》約刻於萬曆年間,具體時間不祥。與《西遊記傳》類似,也是上圖下文,圖佔了三分之一版面。只是圖的兩旁變成了四個字的情節說明,如:「天地生成」,「石猴拜名」。分十卷六十九則(不叫回),全書字數約13萬字。比世德堂本字數少不少,價格也便宜很多,比《西遊記傳》又多了不少,多在哪裡呢?多的最多的部分,也就是這部書最大的買點,作者增添了「唐僧出身」的故事,也就是講了「陳光蕊、殷溫嬌」夫妻二人的故事,這在世德堂本里沒有,等於用更少的價格,看了比世德堂本更多的內容。

西遊記居然有這麼多版本,字數也差這麼多?

▲《唐三藏西遊釋厄傳》

不過,關於世德堂本《西遊記》、《西遊記傳》、《唐三藏西遊釋厄傳》三本的順序學術界還有爭議,有人認為是先有《西遊記傳》、《唐三藏西遊釋厄傳》,然後世德堂本《西遊記》再增加而成的。

為了好賣,為了吸引讀者,不同時代,不同的出版商,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你能刪改,我為什麼不能刪改,你能增加內容,我為什麼不能增加內容,你能配圖,我為什麼不能配圖,你能點評,我為什麼不能點評,你能便宜,我比你更便宜。

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了好賣,為了騙讀者掏錢,連小說的名字也都不像我們今天那樣叫《西遊記》,這三個字的名字,而是有各種名字,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不同的書呢,內容也不盡相同,有些甚至區別較大。

西遊記居然有這麼多版本,字數也差這麼多?

▲《西遊記》彩繪插圖

《西遊記》雖是明朝人寫的,但進入清朝,明本就都失傳了,有也是《西遊記傳》。

所以,從明代到清代迄至民國,甚至是今天,雖然有很多人都可以說「我看過小說《西遊記》」,但實際上每個人看的《西遊記》實際上都不一樣,不僅字數不同,而且內容上都有很大差異。

世德堂本62萬字,楊閩齋本46萬字,唐僧本40萬字,李評本是世德堂本的點評本,《西遊記傳》7萬字,《唐三藏西遊釋厄傳》13萬字。

當有「專家」再點評、解密《西遊記》時,你先問問他看的《西遊記》有多少字?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王劍

本文由百度知道日報作者原創,未經同意嚴禁轉載,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江浙話聽起來跟日語很像?
聰明媽媽會引導孩子自己做決定,寶寶也能獨當一面
戰爭泥濘里倖存的老虎們:現存德軍虎式坦克縱覽
古裝劇里的毒藥們,真的都能成功害人嗎?
此人讓明朝續命二百年,天下人都知道他被冤殺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