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大漏斗菌來了
大家好,我是蘑法兄弟之長條
今天給大家要介紹的主角
或許你從來都沒有聽說過哦
不信的話
跟隨長條我一起來看看
大杯香菇
下凹成斗漏,高柄似杯擎
虔敬承甘露,虛杯向大空
奇形非鬼賜,美味豈天生
揚酒香一路,榮枯任雨風
基本資料
大杯香菇(《中國大型真菌》)又稱巨大香菇、巨大韌傘、大漏斗菌、大斗菇、大漏斗菇,其拉丁學名為Lentinula giganteus Berk.,該菌的異名有:巨大埋生韌傘、巨大小杯菌、斑狀韌傘、長根韌傘、巨大革耳。俗名豬肚菌、筍菇(福建)、斗菇(浙江南部)。
屬擔子菌亞門,層菌綱,無隔擔子菌亞綱,傘菌目,白蘑科,香菇屬(斗菇屬,Lentinula)。
形態特徵
子實體中至大型,單生或群生,罕叢生。菌蓋寬10-25cm,大者可達30-39cm;初扁半球形至近扁平,中央下凹,展開後呈淺漏斗狀,潮濕時黏,有絲質絨毛;菌肉白色,較厚,肉質至半肉質,略有氣味。菌褐延生,稍密,較寬,不等長,有分寸,白色至淺黃白色。菌柄中生或稍偏生,圓柱狀,地上部分長7-9cm,粗1.2-5.2cm,與菌蓋同色,表面具絨毛,中實至鬆軟,白色,基部略粗。孢子橢圓形,光滑無色;孢子印白色。
夏秋季在常綠闊葉林地下30cm或更深埋木上生出,單生或叢生。在福建南屏熱帶雨林保護區,大杯香菇發生在夏、秋高溫、潮濕季節,林內氣溫20-25℃,林緣外周氣溫高達38℃。
在斯里蘭卡,大杯香菇多生於草叢間的地面上,從地下32cm或更深的埋木上長出。在國外文獻中出現過一些大杯香菇巨型子實體的記錄,最大的個體菌蓋直徑可達30cm。在廣州所采標本,菌蓋直徑達39cm,鮮重達600g,創世界記錄。
產地分布
廣東、香港、海南、福建、浙江省區以及亞洲、大洋洲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營養價值
大杯香菇子實體碩大肥厚,清脆鮮嫩,風味獨特,因其口感清脆似竹筍,滑膩如豬肚,故產地俗稱「筍菇」、「豬肚菌」。大杯菌傘菌蓋的食用價值更優於菌柄,其蛋白質含量高於大多數?習見的食用菌,甚至比一些名貴的食用菌如灰樹花、鬆口蘑的蛋白質含量還要高。據測定大杯香菇、香菇、雙孢菇、草菇、平菇、竹蓀、灰樹花和鬆口菇的蛋白質含量%分別占干物質的37.8、17.5、26、30、10.5、18.5、21.8、20.1。
菌蓋中的氨基酸含量占干物質的16.5%以上,其中必須氨基酸占氨基酸總量的45%,高於大多數食用菌,尤以亮氨酸和異亮氨酸的含量最為豐富;菌蓋中粗脂肪的含量高達11.4%,菌柄較高含轉化糖,在食用菌中不常見,還含有多種人體必須的礦物元素,特別是鈷、鉬和鋅等,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利。


※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青蛙菌……記住他不是青蛙
※你見過仙女的天然舞池么?
※你聽說過豬耳嗎?
※榆耳 森林食品之王
※白鱗傘的「同胞兄弟」小翹來了
TAG:蘑法兄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