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連城!陝西歷史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1、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陝歷博唯有兩件文物是從不出境展出的,其中一件就是這個。銀壺上的馬為舞馬,它是一種經過專門訓練,表演馬舞的馬。安史之亂以後,「舞馬」技藝逐漸失傳,僅以文字形式流傳於世。此壺被發現後,成為唯一能證明唐玄宗生日宴會上舞馬銜杯祝壽的實物資料。
2、鴛鴦蓮瓣紋金碗。陝西歷史博物館珍藏有一件唐代鴛鴦蓮瓣紋刻花金碗,1970年陝西西安何家村窖藏內出土,共出兩件,代表了盛唐時期我國北方金銀器製作的高度成就。從現在掌握的資料看,這是唐代金銀器中僅見的最堂皇的金碗。金碗多為皇帝所使用,由此可知鴛鴦蓮瓣紋金碗的珍貴。
3、鑲金獸首瑪瑙杯。是陝歷博不能出境展出的珍貴文物之一。杯形呈角狀獸首獸似牛,卻生兩隻彎曲的羚羊角,裝飾奇特。嘴部鑲金帽,眼、耳、鼻皆刻劃細微精確。從選材、設計到工藝,是至今所見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
4、唐三彩載樂駝。這組舞樂俑,從其形態、風格分析,可以確定是盛唐時的作品,樂俑所用的樂器基本上都是胡樂,而舞樂者均是穿著漢人衣冠的漢族。所載舞樂俑多達八人,不僅陣容龐大,而且樂器齊全,三彩釉的鮮明色調,別創一格而引起轟動。
5、皇后之璽。皇后之璽理論上比皇帝之璽下一等,但中國歷史上有幾個很牛的女人,漢呂后,唐武后,清西太后,與她們的相關的文物顯然價值連城。與劉邦共定天下,臨朝稱制十六年、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垂簾聽政的女人,呂雉的一生可謂石破天驚的傳奇。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國寶級文物「皇后之璽」,正是呂后和漢王朝跌宕起伏歷史的實物見證。
6、鎏金銀竹節銅熏爐。我國古代有焚香的習俗,或燃香潔室或熏衣染被。西漢時期,漢武帝就曾把一個鎏金銀竹節銅熏爐當做禮物賞賜給他的姐姐陽信長公主,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漢朝大將衛青的妻子平陽長公主。1981年,這件帝王的禮物在陝西興平縣茂陵出土,雖然經歷千年但仍然熠熠生輝。收藏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這件,也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件鎏金銀竹節銅熏爐,堪稱鎮館之寶。
7、青釉提梁倒灌壺。古陶瓷一直是世人關注的焦點,其中蜚聲中外的耀州窯青瓷也在國際拍賣市場上屢次拍出數百萬美元的天價。陝西歷史博物館館藏的五代青釉提梁倒灌壺,更是耀瓷中至精至美的瑰寶,它集「三王」的靈氣、霸氣、美艷於一身,可謂巧奪天工,很可能是宮廷貢品。
8、鸚鵡紋提梁銀罐。是迄今已知唐代銀罐中最大氣和精美的一件。銀罐上鏨刻的鸚鵡振翅欲飛,鮮活而豐滿,恰好與圓渾的外型,飽滿的團花相配,給人以富貴喜慶的感覺。
9、黑釉油滴碗。油滴,是宋代黑釉瓷的特殊品種之一,特點是在烏黑的釉面上呈現銀灰色金屬光澤的小圓點,狀如夜空的星辰,又似一滴滴晶瑩的油珠,十分美麗。這件是迄今所見同類器物中體量最大的一件。
10、彩繪雁魚銅燈。西漢,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整個燈為一隻鴻雁回首銜魚的形狀。燈盤燈罩能夠轉動開合,不僅可以擋風,還可以調節光線的明暗度和照射方向。最令人驚嘆的是,它還暗藏一個防治污染的巧妙「機關」!燈的油煙會順著大雁頸部導入大雁的腹內,腹內盛有清水,煙會溶於水中。其凈化空氣的原理和河北滿城漢墓的長信宮燈是一樣的。


※全世界最危險的10大建築:陝西佔2個
※國慶陝西10大擁擠景點 八個是民俗村
※十一袁家村人氣爆棚 遊客日均超20萬
※國慶永興坊人山人海 每天賣五千隻豬蹄
※華山現絕美雲海 遊客霧中穿越長空棧道
TAG:大旅行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