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探秘太極:「收住中路,往開里打」

探秘太極:「收住中路,往開里打」

【太極】中國最受歡迎的太極文化類公眾號

文丨陳雄

編輯丨鹿鳴

大江之上一根繩鎖橫江飛渡,借著勢能,延著橫江索一路盪向對岸,這叫蹓索。如果把人的二胯比作二岸的山峰,襠下就是萬丈大河,垂索即中軸,橫索即纖制中軸的左右之盤,人從此岸靠勢能盪向彼岸的過程即中軸運動方式。

可以看出以下幾點:

第一,中軸是垂緊的,越緊越有勢,故人在出發一瞬間有向下盪力的動作,為的是提高勢能的加速度

第二,橫江索必須繃緊,鬆了垂索,即中定無以為定

第三,中軸的移動並非簡單的平移,而是由高向低,由低向高的運動,俗稱逢轉必沉,以開代轉。而且中軸的運動特性是盪!

所以,太極拳運動其實質就是以中軸為核心,四肢百骸為繃緊橫索的勢能運動,即守往中路,往開里打拳。

我們先說這根中軸:

她是一根下巴垂向腳跟的無形線,當你打拳時確切感知這根線的存在,而且無處不在,動靜都在,招招都在,無時無刻,象蹓索的垂索一樣,從一個點盪向另一個點,這是何等的難啊!難的是中軸的產生並非靠意識想像出來的。

中軸靠四肢百骸的鬆開、抽緊、向心歸集而成的一個確實存在的中心軸。好比雜技演員頂缸,無論頭與缸哪個點接觸,缸的垂軸對於雜技頂缸人來說一目了然,確實存在,這完全有別於虛擬的太極所謂的中定勁,是真實存在,而且要刻意守往的。

最後要忘了她,只想著我渡江而去也!

我們回到幾百年前的一個場景。吳全佑依依不捨地送恩師楊露禪歸里,長亭變短亭,夕陽西下,師說不能再送了,回吧!全佑請師臨別贈言。楊師只說了八個字:「守住中路,往開里打」。可見全佑當時的拳藝當處在關鍵的中軸形成階段,露褝師一語點破夢中人,此八字何值千斤?

楊露禪給吳全佑的這八字臨別贈言太重要了,揭示了太極拳的本質特徵,也是太極的最後一層窗糊紙。這八字決充滿了辨證的相生相剋的陰陽相濟關係,也包涵了實踐論的體悟哲學,不到火候,點了白點,火候一到,一語醒人,水火相濟,方能登堂入室,探索太極的秘密。這裡有二層意思。往開里打,即放開或鬆開手腳往四下里盪或貼出去,也即人的陽面往外往開里朝外發散,包括命門和脖子也要往後貼靠。換而言之,陰面極力膨脹充氣。

第二層意思守中。往開里打不是說陽面往四下里無邊無際的不規則發散,它受制於中、中定軸!而中軸是一根無形的凖繩,她的形成又要靠四下發散的均衡向心力得以形成。簡單地說以鼻尖為中心線把人一切二,那麼左面陰面向四下里發散的張力要與右面相等,這樣二股張力的分解線自然體悟到一根中分軸,而左右張力均衡即謂平!顯然這根中分線由左右張力而得以形成,她是繃緊的,倒過來她又作為太極運動的凖繩,無論空體內彭漲是壓扁還是橄欖形,中軸都是繃緊,兩邊均等,這樣才會體悟到中軸的存在,時時刻刻、分分秒秒想這根軸,意守此線,心不傍騖,方有所得!

順便說一下。有朋友問太極意怎麼用?意守中軸,太極是動功,動中求靜,靜即意靜,守是也,楊澄甫給兒子起名楊守中,此靜守中軸何等重要!而班候兩手過膝,實際上是長期往開里打,肩根脫開,手相對拉長的結果。氣功是靜中求動,體不動,意要動,和太極相反。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微信公眾號 微信:taijichanyi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太極道解·道德經·家國同構
煉太極拳怎麼獲得能量?
零基礎的人這樣練太極,准沒錯!(一)
太極圈「怪」現象 揭秘商場外的他們
少林護法直言好尷尬,太極功夫遇到觀眾,怎麼不管用了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