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寶寶洗手的正確方法!

給寶寶洗手的正確方法!

給寶寶洗手的正確方法

手足口高發期,勤洗手是有效的防病途徑,經常洗手還可預防各種消化道疾病。因此很多家長多很注重給孩子洗手,但洗手也講究方法,洗得不對可能反而有損健康。

什麼時候該洗手?

一般來說,在下列情況下,一定要敦促和幫助孩子洗凈雙手:

每次吃飯前,或接觸食物以前;

上衛生間前後;

與動物嬉戲後;

戶外活動後或外出回家後;

咳嗽、打噴嚏、擤鼻涕後;

雙手有明顯的污漬時;

與病人接觸後。

怎樣洗手最有效?疾控中心推薦六步洗手法。

第一步:用乾淨的流動水打濕雙手;

第二步:雙手塗抹上肥皂;

第三步:雙手手掌相對搓揉,產生豐富的泡沫;

第四步:雙手充分搓揉20秒,確保手腕、手背、指間及指甲縫都洗到;

第五步:用流動水徹底沖洗乾淨手上的泡沫;

第六步:用紙巾或毛巾擦乾雙手,或用熱風機吹乾雙手。

擦手不能代替洗手

很多家長帶孩子外出都喜歡帶濕紙巾,在飯前或出入公共場所後,隨時拿來擦手。使用消毒毛巾、紙巾或免洗消毒劑擦手,確實可以消滅手上的細菌,清潔雙手,但留存於手上的消毒劑顆粒有可能被吃進消化道內,形成慢性消毒劑食入現象。而且濕紙巾含有多種添加劑,過度接觸可能造成皮膚過敏。所以,用濕紙巾擦手並不能代替洗手。

用肥皂洗手除菌能力最強

現在很多家長喜歡準備洗手液,但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大學附屬醫院的一項研究發現,與用消毒泡沫、消毒濕巾擦拭等凈手方式相比,傳統的用肥皂和水洗手的方法除菌效力最強。如果沒有水和肥皂,可使用含酒精(含酒精60%以上)的免洗洗手液,這種洗手液可迅速減少手上的細菌,但並不能消除所有類型的細菌。

過度洗手當心「洗」出皮炎

雖然勤洗手能防病,但並不意味著要頻繁無節制的洗手。所謂的勤洗手,不是隔一段時間就去洗一次手,而是孩子在吃飯前,大小便後,以及接觸了髒東西例如泥巴、沙子、髒水等之後再洗手。如果洗手太勤或使用鹼性太強的洗手液反覆洗手,反而可能導致孩子小手皴裂,出現了皮炎,甚至還可能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

家長抱孩子前應先洗手

家長在外出過程中,手觸摸各種物品,包括錢幣、地鐵扶手、電梯扶手等,細菌都會在手上安營紮寨。如果此時抱寶寶,摸寶寶,細菌就會轉移到寶寶身上,如果寶寶吃手、揉眼睛,細菌就會跑到寶寶體內興風作浪。家長外出回家、便後、點鈔後、摸過寵物後,一定要先洗手再抱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疝氣寶寶越來越多,媽媽們該預防時沒做好,護理可要到位了
就算不用烤箱,也能做出如此誘人的披薩來?做法簡單,無麵粉無雞蛋,軟嫩香甜連小寶寶也嚼得動!
謝娜張傑幫朋友照看孩子,提前體驗奶爸奶媽,為寶寶做準備,好用心的夫妻倆
為何牛肉不叫cow meat非得叫beef?英國人:寶寶也很無奈啊
五個媽媽、五個寶寶,看到第三個,已經淚如雨下!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