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美的航母大戰,為什麼日本航母損失最大?
一些資料說過,日軍不重視飛行員的救護,日軍飛行員也以為戰死沙場是光榮的事,在那段時間裡,索羅門群島上空幾乎每天都有空戰,雙方的戰機在這片湛藍的天空中拚死鏖戰,動輒上百架次的大空戰也時有發生。在歷時六個月的瓜達爾卡納爾島爭奪戰中,日軍就損失飛機893架、飛行員2362名。
隨著索羅門群島的海空大戰逐漸進入白熱化,日軍的損失也直線上升,最終在整個索羅門群島海空戰中,日軍總共損失飛機7096架,這一數字相當於日本在開戰時2172架作戰飛機的三倍以上,這是日本脆弱的航空工業根本無法彌補的。同時,日軍還損失了7186名飛行員,相比之下日軍在中途島戰役的慘敗中,美軍包括了空戰和隨艦沉沒僅僅只損失了110名飛行員。
7000餘名飛行員的損失,更是比7000架飛機損失更難以補充的,正因為短時間裡損失了如此大量的飛行員,巨大的飛行員數量缺口迫使日本海軍只能大大縮短了後備飛行員的訓練時間,而訓練嚴重時間不足的「菜鳥」飛行員在空戰中的損耗速度就更快了,從而產生了飛行員越不足,後備訓練時間越縮短,訓練時間越縮短,飛行員的損耗越快的惡性循環。因此,索羅門群島的海空大戰絕對可以說是榨乾了日本海軍航空兵本來就不太富餘的力量。
日軍的零式飛行員如果在飛機中彈的第一時間不迅速跳傘,只要稍一猶豫就必然是死路一條,再加上日軍對飛行員的戰場救護也遠沒有美軍重視,美軍每次大規模空戰行動,都會派出潛艇、驅逐艦和水上飛機專門負責對跳傘的落水飛行員進行救護,所以日軍被擊落戰鬥機的飛行員生還率很低,隨著大量飛機的損失,還同時損失了大量寶貴的飛行員,這就使日軍的空中力量迅速被消耗,在廣闊的太平洋上喪失了制空權,也就喪失了制海權,當零式逐漸淪落為執行「神風特攻」的自殺飛機時,日本帝國的失敗也就無法避免了。


※日本是工業強國,為什麼造不出大飛機?
※日本擁有核技術,為什麼不敢造原子彈?
※中國現在的北斗這麼牛,為什麼手機定位卻還用美國的GPS呢?
※日本的人口密度是中國的2.5倍,為什麼住的卻是獨棟小樓?
※導彈沒有翅膀卻可以長時間飛行,為什麼不會掉下來?
TAG:獨家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