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鐵軍雄風,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鐵軍雄風,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南通鐵軍的傑作之一——呼倫貝爾市的滿洲里國門。

【人物名片】

高銘 內蒙古呼倫貝爾人,南通市建築業協會秘書長。

尹振宗 內蒙古包頭人,南通安裝集團總工程師。

郝峰 內蒙古錫林郭勒人,從事新能源建設行業,曾因工作多次來往於南通與內蒙古兩地。

聽說本報「新南通人贊新南通」系列報道正尋找來自內蒙古大草原的「騎士」,熱心讀者一口氣給我們推薦了三個人:來自呼倫貝爾的高銘、來自錫林郭勒的郝峰、來自包頭的尹振宗。巧合的是,他們不約而同提到了一個共同的關鍵詞:南通鐵軍。

專家請進來學技術,企業走出去拓市場

10月11日,我們在南通市圖書館報告廳找到高銘時,她正在為組織好南通市裝配式建築專題講座而場內外忙碌。身為南通市建築業協會秘書長,她見證了我市建築業深化改革、轉型升級、管理創新的步履鏗鏘。在她眼中,南通鐵軍通過實施重內涵、重效益的集約型增長方式,正在形成有南通特色的產業新格局。

為什麼邀請中國建築業協會會長這樣高級別的專家來授課,高銘感覺從協會角度為南通眾多建築企業做好「蓄後勁」的服務正是題中應有之義;至於把主題定位裝配式建築,也為我市建築產業轉型的節奏踩准了鼓點。

「目前,全市已建和在建的採用裝配式方式施工的建築面積突破100萬平米。」高銘對此如數家珍,「擁有3個省級建築產業現代化示範城市,中南、龍信、華新3個國家級住宅產業化基地以及政務中心綜合樓、中南世紀花城、龍信老年公寓等6大代表性項目。」據介紹,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思路,我市對裝配式建築提出「兩個強制性比例」的雙控要求,即「在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中以4%~5%的遞增安排裝配式建築項目用地」,把「預製裝配率」「成品房比例」納入土地出讓特別規定。令南通鐵軍倍感自豪的是,中南集團部分項目已實現建築材料90%以上工廠化製造,龍信集團的柱、梁等構件生產水平已達日本、新加坡等發達國家水平。

建築業協會不僅把外地專家請進來,還積極組織南通鐵軍「走出去」感受世界的脈搏。今年6月,高銘和一眾鐵軍悍將南渡東盟馬不停蹄,用11天時間考察了泰國、寮國、柬埔寨的建築市場,掌握相關政策、尋求合作商機,此行收穫頗豐。

毫不誇張地說,建築業是我市各行業中最早走向市場,實施外向開拓的產業。為幫助企業更好地走出去,我市制訂出台了《南通市加快推進建築企業「走出去」的實施意見》,充分發揮有對外經營簽約權企業作用,加強與國外公司的合資合作和與部屬大企業的聯營,以外援項目為切入點,引導企業逐步由勞務輸出為主向工程總承包過渡,採取工程總承包、聯合承建和提供勞務並舉的辦法。

「鼓勵在境外施工多年的建築企業在海外投資辦企業,擴大海外業務,通過以合資、合作或者投資收購等方式,在當地註冊等手段,實施本土化經營,有效利用當地資源拓展業務領域,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高銘手頭有一組數據:「十二五」期間累計出境施工人數11萬人,完成營業額40億美元,做到既佔領市場,又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學習國外的先進理念和管理經驗;南通建築隊伍遍及40餘個國家和地區,成功開闢非洲、中東等市場,2016年完成境外產值約15億美元,預計今年將突破16億美元。

精品工程各地開花,魯班大獎一騎絕塵

金秋時節,尹振宗顧不得嗅一嗅通城桂子香,連續奔波在北京、河北等地,開拓市場、承攬業務。這位學不會南通話的「老南通」,對第二故鄉的情感真摯篤厚,也把自己近30年在建築安裝專業上不斷攀高的研究成果,悉數貢獻給南通建築業的騰飛。

1988年歲末,尹振宗從包頭來到南通工作,開始在南通建築總公司建築機械廠,1991年調入南通安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普通技術人員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尹振宗在南通建築百舸爭流的浪潮中找到了事業的方向,並用青春、汗水和智慧,成長為這一領域的專家級人才。

高銘向我們推薦她的內蒙古老鄉尹振宗時,特彆強調了「魯班獎評委」這一身份。從評委的視角看,南通建築企業長期以來紮實推進精品工程戰略,魯班獎獲獎總數始終穩居全國設區市榜首。魯班獎為中國建設工程最高獎,始評於1987年。1988年,由我市承建的拉薩飯店項目摘得全市乃至全省首個魯班獎。截至2016年底,南通建築鐵軍已捧回91座魯班獎「小金人」。身為中國安裝協會專家庫中的一員,尹振宗經常應邀參加各種科技成果鑒定活動,對建築業科技創新的感觸尤為豐富。「地方政府鼓勵建築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發揮主體作用,積極進軍綠色建築、節能建築、智能建築等領域,推動建築業由勞務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值得欣喜的是,我市建築業在保持房建領域優勢的同時,積極向軌道交通、公路、橋樑、隧道、工業設備安裝、市政等領域發展,向綜合性大土木拓展,2016年,非房建類建築總產值近1000億元,年均增速達19.4%。

馳騁塞外草原氈鄉,南通鐵軍吸粉無數

「每一次來到南通,都感覺變化很大。」郝峰笑稱南通猶如「女大十八變」,即便他頻繁來往於南通與錫林郭勒兩地之間,還是驚詫於南通城裡新通的高架路、新建的綠地公園,「會有種迷了路的感覺。」

從呼和浩特到呼倫貝爾,從赤峰到包頭……如果你是一個南通人遠赴塞外,絕不會感到孤單。因為,每個城市都有鐵軍的腳手架林立,路邊酒館也時常能聞聽鄉音。郝峰告訴記者,內蒙古人對南通這座千里之外的城市並不陌生,貼在南通人身上的標籤是:吃苦耐勞、勤勞智慧、會蓋房子。

郝峰掰起手指數數,南通人在內蒙古建造起來的地標不勝枚舉:內蒙古航空大廈,2002年捧獲南通第31個魯班獎;內蒙古博物館,2009年捧獲南通第57個魯班獎;內蒙古廣播電視數字傳媒中心,2015年捧獲南通第84個魯班獎;位於呼倫貝爾市的滿洲里國門,南通人將之建造得莊嚴大氣,揚我國威,成為草原游必刷的旅遊打卡地……數以萬計的江海兒女征戰塞外,在內蒙大地矗立起一個個經典之作,見證著南通鐵軍在塞外草原建功立業、不斷叱吒風雲的赫赫威名!

記者朱蓓寧 朱暉斌

南通鐵軍承建的內蒙古博物院(館)榮獲魯班獎。

【南通實踐】

建設全國一流現代建築強市

南通建築業是我市的支柱產業。近年來,南通建築業實現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完成了由建築大市向建築強市的跨越,在全市經濟圈中是最具活力、最有影響、最具特色的經濟板塊之一。目前,建築隊伍遍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

據統計,全市共有2150家建築企業,其中特級資質企業15家,一級企業205家,均居省內第一、國內領先。「十二五」期間,全市建築業總產值累計達到23000億元,年均增長16.4%,高於全國平均增速2.7個百分點。2016年,全市建築業總產值近7000億元,利稅總額約400億元,建築業對全市GDP的貢獻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每年上繳的地稅的稅收佔全市地稅收入的18%以上。建築業從業人員達到了160萬人以上,解決了大量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在建築經濟總量、施工生產能力、工程質量水平、市場佔有率等方面,南通都處於江蘇省領先地位,居全國地市級前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海晚報網 的精彩文章:

以介紹對象為由索要男方彩禮錢 專業婚騙團伙兩年騙得28萬
如皋雙節旅遊收入增幅超五成 「特色民宿」成新亮點
讀者國慶長假體驗圖書館「智慧空間」
南通旅遊招商推介會簽約7項目 投資總額250億
啟東檢方批捕一起跨省電信詐騙案

TAG:江海晚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