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印度立國基礎慘遭動搖,質疑遊客行為

印度立國基礎慘遭動搖,質疑遊客行為

印度目前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大國,而且人口仍然在飛速增長,眼看就要成為世界人口第一的國家。但是印度的糧食產量卻低的可憐,雖然國土面積50%以上為耕地-----僅次於美國是世界上耕地面積第二大的國家,但是糧食產量卻僅有中國的一半。在人口與中國接近,糧食產量是中國一半的情況下,照理說印度應該非常缺少糧食。即使糧食產量是印度的兩倍,中國目前每年仍要進口大量的糧食,除了滿足溫飽,還要解決人民肉類、酒類以及工業的糧食使用,照理說印度應該更缺糧食。但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印度居然是個糧食出口大國,甚至靠印度大米的出口衝擊了2014年的泰國政府大米收購計劃,間接導致泰國前總理英拉下台。更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印度居然還是肉類的出口大國,牛肉出口總量僅次於美國等世界上少數幾個人少地多的發達國家。

是什麼形成了印度這一怪異現象呢?明明應該缺乏糧食,結果不僅出口糧食,還出口肉類。這就不得不提到印度的立國基礎了,數千年前一位印度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創立佛教,而印度教作為目前印度國教也是建立在佛教的基礎之上的。佛祖和印度教特別推崇辟穀和絕食,釋迦牟尼更是相傳在菩提樹下餓死,從而成佛。而印度近代歷史更是與絕食密不可分,印度的獨立來源於20世紀中期轟轟烈烈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該運動的領導者印度精神領袖聖雄甘地先後3次絕食,反抗英國殖民主義甘地前後兩次共絕食半年。為了抗議印度和巴基斯坦圍繞克什米爾的戰爭,甘地在1948年1月13日進行人生中的最後一次絕食,1月30日絕食中的他被一位印度教徒開槍打死。但是甘地的絕食一定程度上喚醒了印度精英階層的民族意識,為印度的和平獨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絕食從古至今都是印度立國的基礎,沒有絕食,也就談不上印度這個國家。所以這也就不難理解,印度為什麼糧食產量那麼低,供養這麼多人口的同時,居然可以成為糧食和牛肉的出口大國。目前印度國內最少有5億印度教徒認為自己最終可以完全擺脫糧食,最少有2億人每天在為此進行嘗試。莫迪政府甚至成立「護牛隊」保護牛類,護牛殺人的現象屢屢出現,就是為了防止印度百姓拿牛開葷,影響農業部收益。

但是最近一些鄰國赴印度旅遊的人,卻讓莫迪政府深深的恐慌。上個月一個鄰國年輕小伙在印度公開請500位乞討者吃飯,每人一張餅一碗肉湯,並且進行了網路直播,一度形成了印度境內旅遊者跟風。但是印度官方的憂慮也不無道理,因為旅遊者不可能永遠為這些印度人的伙食買單,卻造成他們的食量急劇提升。一塊印度飛餅本來足夠這些印度成年男子一周伙食,現在他們僅一天就需要吃3張餅!長此以往,印度的糧食狀況將會飛速滑向危險,由此帶來的亡國風險也隨之而來,印度的立國基礎遭到了嚴重的動搖,難怪這些鄰國遊客的行為受到了質疑。

印度孟買的很多家庭,通常選擇將家中僅剩的糧食分成兩份,牛一份,身下的一份全家分。印度的城市和農村相比別國少了很多的喧囂,隨著今年以來經濟的迅速下滑,印度的許多民眾必須持續保持安靜,採取合適的坐姿,才能夠減少能量的消耗,降低對糧食的需求。在這種環境下,印度這些年科技發展迅速,尤其是信息科技和電影藝術方面,印度甚至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在軍事科技方面,大量購買美俄武器,採購金額僅有沙特等少數國家能夠媲美,而且今年3月份印度還推出了登陸月球的時間表。正所謂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古不二 的精彩文章:

30萬印度遠征軍奔赴日本,安倍這回失算了
普京曾3次申請加入北約,歐盟今令土耳其絕望
中東正在做一件無恥的事情,將被釘上恥辱柱
歐盟圍堵美元,如今自身難保
聯合國一組織遭重創,美國日本以色列一起出手

TAG:自古不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