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取穴 | 有了这个取穴心法,还会为找不准穴位抓狂?!

取穴 | 有了这个取穴心法,还会为找不准穴位抓狂?!

小编良心推荐:听王敬、张秀勤讲刮痧方法






小编导读


针灸名家杨甲三教授的取穴心法,简单实用,对我们掌握腧穴定位有很大的帮助。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手三阳经及任督二脉的取穴心法,快快收藏!



手三阳经取穴法



>

>

>

>


1.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穴:食指桡侧爪甲角的根部。


二间穴、三间穴:分别在第2掌指关节桡侧的前后。


合谷穴:第1、2掌骨相交处和虎口之间。

阳溪穴:在腕上桡侧两筋间(即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陷中。屈肘,掌心向胸。


曲池穴:屈肘纹头尽处,桡骨内侧。


由曲池穴到阳溪穴作1尺算(屈肘后,肘横纹到腕关节阳溪穴的长度缩短了)。


手三里穴:曲池下2寸,桡骨内侧。


上廉穴:曲池下3寸,桡骨内侧。


下廉穴:曲池下4寸,桡骨外侧。


偏历穴:阳溪上3寸,桡骨外侧。


温溜穴:阳溪上5寸,桡骨外侧。

肘髎穴:肱骨外上髁上1寸,肱骨外缘骨边。


手五里穴:肱骨外上髁上3寸,肱骨内缘骨边。


臂臑穴:三角肌前下缘与肱骨的交点处。


肩髃穴:肩峰前缘直下骨下凹陷处。


巨骨穴:锁骨肩峰与肩胛冈结合部的凹陷中。


天鼎穴:扶突穴下1寸,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汇合处。


扶突穴:平甲状软骨(即结喉),胸锁乳突肌的中间。


口禾髎穴:在人中穴旁0.5寸,对鼻翼内侧缘。


迎香穴:鼻翼外侧中点,鼻唇沟中。


[本经要点]

骨两边。


屈肘侧置体位,曲池、手三里、上廉在桡骨内侧;下廉、温强偏历在桡骨外侧。肘髎在肱骨外侧;手五里、臂臑在肱骨内侧。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

>

>

>


2.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穴:小指爪甲角的尺侧根部。


前谷穴和后溪穴:分别在第5掌指关节的前和后。


腕骨穴和阳谷穴:分别在三角骨的前和后。


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五穴都在赤白肉际上。

养老穴:手心向下体位,在尺骨小头高点当手心向胸时,转手则骨开处取穴。


支正穴:阳谷穴上5寸,尺骨内侧边上。


小海穴: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之间。


肩贞穴:腋后纹头直上1寸处。


臑俞穴:肩贞穴直上,肩胛冈的下缘取穴。


秉风穴、天宗穴、曲垣穴:肩胛冈中点上缘上1寸是秉风穴,下缘下1寸是天宗穴,内端上缘外1寸是曲垣穴。


肩外俞穴:第1胸椎棘突下缘旁开3寸处。


肩中俞穴:第1胸椎棘突上缘旁开2寸处。


天窗穴:平结喉,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取之。


天容穴: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取之。

颧髎穴:颧骨高点骨下取之。


听宫穴:耳屏前凹陷。


[本经要点]

肩胛冈中、端上下取。


肩胛冈中点上缘上1寸是秉风穴,下缘下1寸是天宗穴,外下缘内1寸是臑俞穴,内端上缘外1寸是曲垣穴。



手太阳小肠经腧穴

>

>

>

>


3.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穴:无名指尺侧爪甲角根部。


液门穴和中渚穴:分别在第4、5掌指关节的前后取。


阳池穴:腕背横纹上,当伸小指固有肌腱和指总伸肌腱之间取之。


外关穴:阳池上2寸,尺、桡骨之间。


支沟穴:阳池上3寸,尺、桡骨之间。


会宗穴:阳池上3寸,尺骨桡侧边。


三阳络穴:阳池上4寸,尺、桡骨之间。


四渎穴:阳池上7寸,尺、桡骨之间。


天井穴:尺骨鹰嘴直上1寸陷中。


清冷渊穴:尺骨鹰嘴直上2寸。


消泺穴和臑会穴:三角肌的后下缘与肱骨的交点处是臑会穴;臑会与清冷渊穴之间是消泺穴。


肩髎穴:锁骨肩峰后缘直下骨下凹陷取之。


天髎穴:肩胛骨的内上角端取之。


天牖穴:与下颌角平齐,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取之。


翳风穴:乳突的高点与下颌角连线的中间。


瘈脉穴:乳突的前下缘。


颅息穴:乳突的前上缘。


角孙穴:折耳,耳尖尽处取之。


耳门穴:屏上切迹前的凹陷中。


耳和髎穴:耳根前1寸取之。


丝竹空穴:眉外陷中。


[本经要点]

尺、桡两骨之间取外关、支沟、三阳络、四渎穴;会宗穴在尺骨桡侧边。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


【手三阳经分部小结】


①指尖部:爪甲角根取


商阳穴在食指桡侧爪甲角的根部。


关冲穴在无名指尺侧爪甲角的根部。


少泽穴在小指尺侧爪甲角的根部。


②掌指关节部:掌指关节前后取。


大肠经的二间穴、三间穴在第2掌指关节桡侧的前后取。


三焦经的液门穴、中渚穴分别在第4、5掌指关节的前后取。


小肠经的前谷穴、后溪穴分别在第5掌指关节尺侧的前后取。


③腕关节部:筋骨间取。


阳溪穴在大多角骨、桡骨、两筋间(即拇短伸肌腱和拇长伸肌腱之间)。


阳池穴在月骨、尺骨、两筋间(即伸小指固有肌腱和指总伸肌腱之间)。


阳谷穴在三角骨、尺骨之间。


④前臂部:骨边、骨间、骨两边。


小肠经的支正穴在尺骨内侧边缘。


三焦经的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五穴都在尺、桡两骨之间,会宗穴在尺骨桡侧边。


大肠经的偏历、温溜、下廉三穴在桡骨的外侧;上廉、手三里、曲池三穴在桡骨的内侧。


⑤肘关节部:纹头、肘尖(肘尖即尺骨鹰嘴)是标志。


曲池穴在屈肘纹头尽处。


小海穴在肘尖与肱骨内上髁之间。


天井穴在肘尖上1寸。


⑥上臂部:一肌一骨前后取。


一肌是指三角肌。一骨是指肱骨。


三角肌的前下缘与肱骨的交点是臂臑穴。


三角肌的后下缘与肱骨的交点是臑会穴。


⑦肩关节部:锁骨肩峰前后取。


锁骨肩峰的前缘直下骨下凹陷是肩髃穴;后缘直下骨下凹陷是肩髎穴。


⑧肩胛部:肩胛冈中、端上下取。


肩胛冈中点,冈上缘上1寸是秉风穴;冈下缘下1寸是天宗穴。


肩胛冈的外端下缘内1寸是臑俞穴;肩胛冈的内端上缘外1寸是曲垣穴。


⑨颈部:一结、一角、一条肌。


一结是指结喉(即甲状软骨)。一角是指下颌角。一条肌是指胸锁乳突肌。


平结喉,胸锁乳突肌的前缘是人迎穴,中间是扶突穴,后缘是天窗穴。


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前缘是天容穴,后缘是天牖穴。

任督脉取穴法

>

>

>

>


1.督脉取穴法




长强穴:尾骨端与肛门之间。


腰俞穴:骶骨裂孔处。


除第2、4、8、12、15椎下无穴外,其他都在两椎之间取穴(此处为方便记忆,将第1胸椎称为1椎,第2胸椎称为2椎……第1腰椎称为13椎,第2腰椎称为14椎,依此类推,第5腰椎称为17椎)。


由下而上分别是:


阳关穴:第16、17椎棘突间。


命门穴:第14、15椎棘突间。


悬枢穴:第13、14椎棘突间。


脊中穴:第11、12椎棘突问。


中枢穴:第10、11椎棘突间。


筋缩穴;第9、10椎棘突间。


至阳穴:第7、8椎棘突间。


灵台穴:第6、7椎棘突间。


神道穴:第5、6椎棘突间。


身柱穴:第3、4椎棘突间。


陶道穴:第1、2椎棘突间。


大椎穴: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间。


哑门穴:后发际中点,人发0.5寸。


风府穴:后发际中点,人发1寸。


脑户穴:枕骨粗隆上缘凹陷处。


强间穴:脑户穴上1.5寸。


后顶穴:百会穴后1.5寸。


百会穴:折耳,两耳尖连线与头中线相交处。


前顶穴和囟会穴:在百会穴前1.5寸和3寸处。


上星穴:入前发际1寸,头中线上。


神庭穴:人前发际0.5寸,头中线上。


素髎穴:鼻尖。


人中穴:鼻唇沟上1/3处。


兑端穴:上唇中点,黏膜与皮肤交点处。


龈交穴:上唇系带处。



督脉腧穴

>

>

>

>


2.任脉取穴法




会阴穴:在前后二阴之间。


耻骨联合上缘到肚脐是5寸。


下腹部穴位,各穴相距1寸,在腹中线上,唯有气海穴在脐下1.5寸。


由下而上分别是:


曲骨穴:耻骨联合上缘。


中极穴:曲骨穴上1寸。


关元穴:中极穴上1寸。


石门穴:关元穴上1寸。


气海穴:石门穴上0.5寸。


阴交穴:气海穴上0.5寸,石门穴上1寸。


神阙穴:肚脐正中。


神阙穴到胸骨体下缘是8寸。


上腹部8个穴位,各穴相距1寸,在腹中线上。


由下而上分别是:


水分穴:神阙穴上1寸。


下脘穴:水分穴上1寸。


建里穴:下脘穴上1寸。


中脘穴:建里穴上1寸,脐上4寸。


上脘穴:中脘穴上1寸。


巨阙穴:上脘穴上1寸。


鸠尾穴:巨阙穴上1寸。


中庭穴:鸠尾穴上1寸,胸骨体下缘。


胸部平肋间隙有4个穴位,每穴上下隔1肋,都在胸中线上。


由下而上分别是:


膻中穴:在两乳之间,平第4肋间隙。


玉堂穴:膻中穴上1肋。


紫宫穴:玉堂穴上1肋。


华盖穴:紫宫穴上1肋。


璇玑穴:华盖穴上1肋,胸骨上窝下1寸。


天突穴:胸骨上缘凹陷。


廉泉穴:结喉与下颌中间。


承浆穴:下唇下陷中。



任脉腧穴







#今日评论互动主题#



您在刮痧拔罐艾灸中有什么心得体会吗?


(欢迎大家在下方积极留言)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小淇(微信号:1355491207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刮痧拔罐艾灸图解 的精彩文章:

中药 | 最全中药歌诀,快收藏!
艾灸 | 艾灸高手必须掌握的几道题!(干货,请收藏!)
刮痧 | 秋天刮刮痧,健康又长寿

TAG:刮痧拔罐艾灸图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