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最高時速達到70公里,也難逃人類的追殺圍剿
文:國際野生動物貿易研究組織
WWF
在海洋里,藍鰭金槍魚可說是無所畏懼的頂級掠食者!僅除了大白鯊、虎鯨是它的天敵。然而,即使它橫行海洋,卻難逃人類的口腹之網。全球的藍鰭金槍魚正在遭遇因消費需求持續升高導致過度捕撈的問題。
藍鰭金槍魚象徵著海洋生命的極限,如果它們的種群衰退,那麼將是來自大海深處的警告:人類正將海洋破壞殆盡!
網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年初有「金槍魚之王」之稱的日本壽司店老闆木村清(Kiyoshi Kimura),砸74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42萬元)天價拍下一條巨型藍鰭金槍魚。
除了在餐桌上見到紅色生魚片,恐怕見到藍鰭金槍魚真身的人並不多。我們常說的金槍魚,主要指金槍魚屬(Thunnus)的藍鰭金槍魚亞屬(T.Thunnus)和黃鰭金槍魚亞屬(T.Neothunnus)。
黃鰭金槍魚(Thunnus albacares)主要分布在赤道兩側的大洋中,遍布全球。藍鰭金槍魚分為太平洋藍鰭金槍魚(Thunnus orientalis)、大西洋藍鰭金槍魚(Thunnus thynnus)和南方藍鰭金槍魚(Thunnus maccoyii)。
網路
成年的南方藍鰭金槍魚,體長可超過2米,體重超過200千克,自然壽命可達20-40年。
藍鰭金槍魚是海洋中游速最快的魚類之一,最高時速可超過70千米/小時。在高速潛行中進化了億萬年之久,藍鰭金槍魚的動力鰭已完全骨化,其完美的流線體型充滿了速度感。
相比其他種類的金槍魚,藍鰭金槍魚只在水下200-300米範圍內活動,南方藍鰭金槍魚則可深潛至1000米以下覓食,且下潛速度極快,僅需幾分鐘就能至千米以下,如此完美的運動能力得益於其強大而獨特的循環代謝系統。
它們就像上帝創造的精密儀器,堅實的肌肉讓它們穿越海洋,航行數千英里,依靠半月形尾鰭的快速顫動來形成推進系統,利用新陳代謝的熱量使自身的體溫遠高於周圍的水溫,以每小時30千米的速度穿越冰冷的海域,彷彿專為航行而生。
NATUREPL.COM/DAVID FLEETHAM/WWF
由於金槍魚的鰓肌已經退化,必須通過游泳不斷讓水經過鰓來獲得氧氣。所以金槍魚的肉質和其他魚不同,肉色發紅,紋理清晰,肌肉緊緻,成為製作生魚片的優選食材。一尾上好的藍鰭金槍魚在東京築地市場往往售價超過10萬美金。
藍鰭金槍魚需要8-12年時間體長長至1.5米以上,才算髮育成熟。而現有捕撈量97%都是幼魚。對於未發育成熟的金槍魚過量捕撈,導致種群無法繼續繁衍、種群數量無法恢復。這是藍鰭金槍魚數量不斷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金槍魚成為日本料理的主菜不過百餘年。但北太平洋金槍魚類國際科學委員會(ISC)報告顯示,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種群數量已達到歷史最低,不足峰值的20%。
網路
南方藍鰭金槍魚種群數量由南方藍鰭金槍魚保護委員會(CCSBT)管理。CCSBT每年會為成員國及合作方設定南方藍鰭金槍魚年度總捕撈配額,但這兩種身份我國都不具備,根據市場交易情況顯示,我國又可被視為南方藍鰭金槍魚的終端消費國。
我國海關數據表明,2011年到2013年間,我國冷凍南方藍鰭金槍魚出口量約50.6噸,而同期進口量為34.3噸。我國在2014及2015年所進口及持有的南方藍鰭金槍魚超過100噸,數量是2013年的一倍多。這顯示我國對高價值金槍魚生魚片陡增需求。
南方藍鰭金槍魚的年捕撈量已超過其可持續發展的最大捕撈量,其正面臨著比大熊貓更為嚴峻的生存挑戰,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估為極度瀕危(CR)。
Michael Sutton /WWF
日本東京魚市場出售的南方藍鰭金槍魚
TRAFFIC從1993年開始參與藍鰭金槍魚管理。為了保護和管理僅存的藍鰭金槍魚種群,TRAFFIC認為掌握誰在捕撈販售,誰在消費,還有交易量等信息非常重要。
由於產卵資源生物量已非常低(5%),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TRAFFIC一直在支持推廣有約束力的、滿足可追溯要求的協議來將除了整魚之外的魚身體部分和衍生品納入規範。WWF和TRAFFIC願幫助中國企業合作夥伴減少其電子商務平台及物流體系中的環境風險,對在平台上交易的產品根據環境影響進行分類指導,確保收益穩定上升。
盡量減少消費藍鰭金槍魚。而當你想要購買,應當選擇可信的零售商或餐廳,並且了解商家是否擁有合法進口引進證件。這樣可以幫助合法漁民和商販遵循可持續捕撈規定從而打擊非法捕撈和入境的製品。
無論是陸地還是海洋,地球是一個有機整體。保護海洋生態平衡,有利於整個地球生態以及人類生活的平衡發展。


※凡間極品玫紅比藍雀,上帝的紅寶石
※讓氂牛成為治沙的一部分
※去西藏拍鳥攻略,著名鳥類生態攝影師親歷撰寫
※南極旅遊:探索世界盡頭,請帶上責任
※美得讓人發暈的蘑菇,你見過嗎?
TAG:自然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