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再讀《長恨歌》,唐玄宗楊玉環的,在天比翼雙飛,在地相攜連理,天長地久,永不分離

再讀《長恨歌》,唐玄宗楊玉環的,在天比翼雙飛,在地相攜連理,天長地久,永不分離

中唐詩人白居易用一首樂府長篇《長恨歌》,寫盡了大唐皇帝唐玄宗與貴妃楊玉環的愛情故事。在「七夕」那個充滿愛情詩意的夜晚,唐玄宗和楊貴妃在長生殿約會,半夜時兩人低聲盟誓:在天比翼雙飛,在地相攜連理,天長地久,永不分離。

公元740年,楊玉環被詔進宮,不久之後正式冊封為貴妃,從此開始了與玄宗食則同席、寢則同榻的專寵生活。「三千寵愛在一身」就是高度概括。有人說玄宗之所以愛楊貴妃,那是因貴妃的貌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事實上,在楊貴妃與玄宗一同生活的十五年間,對楊貴妃一直是比較專一的,可以說將其全部的感情、愛心都寄托在楊貴妃身上。他之所以對楊貴妃如此醉心,應該說,主要的原因是兩人在感情上、志趣上的情投意合。

天寶十載秋,七夕之夜,玄宗與貴妃憑肩而立,因仰天感於牛郎織女重逢的悲歡場面,誓言要世世結為夫妻。其抱首嗚咽的畫面令人動容,於是有了白居易詩中所述「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愛情佳話。唐玄宗還效仿民間,在皇宮搭建高台拜月祭雙星(牛郎星和織女星),並組織宮女在月光下穿針乞巧,突出七夕節的「乞愛」和「乞巧」元素。但不可否認的是,唐玄宗為了美人,的確誤了江山,一場浩劫正在醞釀當中。

公元756年,「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一場聲勢浩大的政變,促使繁盛的大唐王朝由此走向衰敗,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公元743年後,安祿山兼任三個地方節度使,總攬境內文武諸事,李隆基十分寵信他。安祿山來朝,李隆基命玉環的姐妹與他結拜為兄妹,楊玉環為了籠絡安祿山,把這個比自己大20來歲的人認做乾兒子,經常在宮中賜宴安祿山,讓他跳舞以解悶。安祿山表面上憨憨的,但內心卻藏著陰謀。

7月14日,安祿山統領的叛軍大舉攻入長安,接到密報的李隆基連夜帶領嬪妃以及貼身禁軍倉皇出逃。李隆基率領的逃亡隊伍來到陝西境內的馬嵬坡。就在這時,隨行的將士突然起義反叛,當朝宰相楊國忠被亂軍殺死。隨後,叛亂的將士將憤怒的矛頭指向李隆基最為寵愛的女人——楊玉環身上,「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已經70多歲的李隆基以淚洗面,「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回到長安,玄宗想祭供貴妃,要改葬,後因政局而罷,於是讓人畫了貴妃的像掛在殿中,朝夕與之相伴。對於宮中的一草、一木、一房、一院都令其觸景傷情,睹物思人。「芙蓉如畫柳如眉,對此如何不垂淚」。

這時有個叫楊通的道士從蜀地來,知道上皇因想念楊貴妃而不能釋懷,就對玄宗推薦方士李少君。李少君運用法術將唐玄宗引到太虛幻境中,七月七日除夕夜,唐玄宗在長生殿看了最後一眼楊玉環,兩人互訴衷腸,抱頭痛哭,相約一起共赴黃泉。「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之後唐玄宗神情恍惚,日漸消瘦,在這樣孤獨傷感的思念中,日漸衰老,幾年就追隨楊玉環而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醉愛逍遙 的精彩文章:

讀北周歷史宇文直,浮薄詭詐,貪狠無賴
豐腴胖美楊貴妃,帶你了解四大美女之一楊貴妃的身段有多迷人
被「粉絲」看死的衛玠,可不僅僅是中看那麼簡單,他可還有你想不到的本事
花簇最大,苦等 百年,花開一次,就為那短短的絢麗,一生的孤獨,美麗的綻放
發明「開襠褲」的漢靈帝劉宏,奇葩玩法真堪稱史上第一流玩家

TAG:醉愛逍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