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WeRead《你的行為出賣了你-探索肢體語言的奧秘》 Camille

WeRead《你的行為出賣了你-探索肢體語言的奧秘》 Camille

人們把肢體語言分類為社會科學的一種。因為肢體語言是又稱身體語言,是表示使用身體運動或動作來代替或輔助聲音、口頭言語或其他交流方式進行交流的一種方式的一個術語。

肢體語言的特點:

1,無意識性:人們與自己不喜歡的人站在一起時,保持的距離比與自己喜歡的人要遠一些;有心事的時候,不自覺地就會給人憂心忡忡的感覺。弗洛伊德曾經說過,沒有人可以隱藏秘密,假如他的嘴唇不會說話,則他會用指尖說話。一個人的肢體語言更多的是一種對外界刺激的直接反應,基本都是無意識的反應。

2,情境性:與語言溝通一樣,非語言溝通也展開於特定的語境中。情境左右著肢體語言的含義。相同的肢體語言在不同的情境中會有不同的意義。同樣是拍桌子,可能是「拍案而起」,表示怒不可遏;也有可能是「拍案叫絕」,表示讚賞至極。

3,可信性:當某人說他毫不畏懼的時候,他的手卻在發抖,那麼我們更相信他是在害怕英國心理學家,阿蓋依爾等人研究,當語言信號與非語言信號所代表的意義不一樣時,人們相信的是非語言所代表的意義。由於語言信息受理性意識的控制,容易作假,肢體語言則不同,肢體語言大都發自內心深處,極難壓抑和掩蓋。

4,個性化:一個人的肢體語言,同說話人的性格,氣質是緊密相關的。爽朗敏捷的人同內向穩重的人的手勢和表情肯定是有明顯差異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肢體語言,它體現了個性特徵。人們時常從一個人的形體表現來解讀他的個性。

一般來說,我們肢體語言的方式可以分為以下六種:廣域信號(包括我們的舉止和身體擺動的方式)身體語言(用身體軀幹在我們無語時表達的情感)微觀動作(手指,鼻子等微觀部位做出來的動作,小到瞳孔的放大與收縮)面部動作(也就是我們的面目表情)空間行為(你與別人的距離)觸覺(擁抱,握手,接吻等接觸性動作)

說在前面:現實中,肢體語言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現的意義雖然有很多共性,但同時也有很大的不同,因為性別,年齡,閱歷,性格,心態等都是可以影響肢體語言的重要因素。我們在分析別人的肢體語言的時候,千萬不能簡單就一個表情或者一個姿勢來判斷別人的真實意圖,一定要把這個人各方面的因素聯繫到這些表情和動作上再下結論。

(廣域信號&身體語言)因為我們渴望了解別人,所以我們需要傾聽,可僅僅用耳朵還是不夠的,在人們進行交流的過程中,35%的社會信息是通過語言傳遞的,其餘65%的信息是通過非語言手段傳遞的。所以很多高水平的傾聽者在與人交流時就算不開口也會輕鬆讓別人懂的自己要表達的想法。

1,表示開放的肢體語言

研究者認為人體之間相隔的間距同他們的親疏程度有關。有時從人體與人體之間所形成的角度,能傳達出許多他們之間關係和所持態度的無聲信號。例如大多數講英語的國家,在正常的社交活動中,一般相互交流的兩個人站立時,身體所形成的角度為90度。這個角度向我們表明了他們二者之間的相互關係並非是最親密的朋友,他們的交談也不屬於親密的或私人性質的談話。因為他們站立時身體所形成的角度暗示出第三者的邀請,也就是說,第三者隨時可以進入空出的一角,加入他們的談話。

2,表示不感興趣的肢體語言

人們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候會情緒緊張,注意力分散或感到枯燥無味時會情緒鬆懈。交談的一方在談話過程中或聽眾在演講進程中,減少微笑或點頭的次數,眼睛不看著發言者,心不在焉,腦袋扭向另一個方向,都暗示了當事者的厭煩心理。對於這些情緒的流露,東方聽眾比西方國家的聽眾要顯得節制並含蓄很多。

3,撒謊的肢體語言

人們撒謊時通常用指尖兒輕輕的觸摸幾下眼角,揉眼,或看天花板和地板,這樣就可以避開對方的盯視。揉眼的原因是大腦試圖阻止「醜事」進入眼帘而做出的一種無意識的努力。撒謊時,人們手上的小動作都是為了掩飾心裡的不安,比如摸鼻子。

還有很多種廣域信號,比如如何看出一個人是否願意與你交談,是否排斥你,這包括背對對話者,用手背往外扇動,推,趕,等等。還有表示一個人鍾情的肢體語言,表示隱忍的肢體語言,這些我都不再一一舉例,有興趣的話,我們一會可以私下交流。

下面給大家說幾個其他國家在肢體語言上一些運用的錦集:

日本人盛行鞠躬,日本人認為揚眉是輕佻不莊重的行為,保加利亞人搖頭表示同意,點頭表示反對。瑞典人交談時習慣於頻送秋波,在肯亞的洛人部落,女婿與丈母娘講話必須背對背或用眼盯著說話者周圍的東西。在中國古代,公認的君子形態便是「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卧如弓」即便是今天,這種標準依然適用,受人們所崇尚。

(微觀動作)我們可以通過眼神的表達,把自己的心理變化,學識,品德,情操,性格,審美觀等毫不掩飾的呈現給他人,我們可以識別不同的眼神,眼睛注視的方向,注視時間的長短,來了解一個人的思維,情緒,感情,願望,喜愛或厭惡,贊成或反對,誠實或虛偽等。

眼神在溝通中有四種功能:愛憎功能,威嚇功能,補償功能和顯示地位的功能。解釋一下補償功能,是指兩個人在面對面交談,一般的規矩是說者看對方的次數要少於聽者,這樣便於說者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要表達的思想內容上。如果地位高的人與地位低的人談話,那麼地位高的人投於對方的視線,往往多於對方投來的視線。所以在我們與別人交談的時候,別人的眼神或多或少已經給了我們暗示,能不能體會別人的意圖,眼神起著關鍵作用。

在別人回答你提出的問題時,通過觀察他的眼球運動,你可以判斷出他是在自己的記憶里尋找答案還是在構建答案。如果一個人在回憶某件事的時候,他的眼球會向左側移動,如果一個人在醞釀,策劃或在編造一件事的時候,他的眼球就會向右移動。這種眼球運動被稱為「典型的眼球運動」,90%的人都符合這個規律,還有10%的人則剛好相反。還有,當你對某些事情感興趣時,或者是當你看見你喜歡的人的時候,你的瞳孔則會放大,瞳孔放大的人更具有吸引力;當人們走神的時候,瞳孔就會收縮。瞳孔的信息是無法用意志控制的。

(面部表情)在人的身體中,面部表情是肢體語言中最重要,最豐富也最具有表現力的一種。研究者指出,在人類70萬種肢體語言中,我們的臉部可以做出大約25萬種不同的表情。隨便總結一下,人可以有哭的表情,悲傷和痛苦的表情,憂鬱,擔心和絕望的表情,笑的表情,高興,喜悅的表情,柔情,愛意,反省,思索,失神,不平,決斷,怨恨而激怒,憤怒,輕侮,傲慢,輕蔑,謙卑,驚異,驚愕,恐怖,慚愧,羞辱,過失,心虛等。

表情的作用:協調強化(是指在交際過程中,用表情配合話語,表情所傳遞出的信息與話語的內容一致,從而使語言更加鮮明突出)彌補暗示(在交際過程中,有時不便說話,有時話語的力量達不到,有時嘴上說的與心理想的不一樣,在這樣的場合,人們往往用表情來補充暗示出自己內心的思想感情)威脅震懾(嚴肅的表情,如鐵青著臉,怒目而視,會給對方形成一種壓力,產生畏懼心理)但是,表情是可以偽裝的。雖然一個人的微妙心理經常會從面部表情上展現出來,但表裡不一的現象有時也會發生的。所以演員可以表演,人為了掩飾自己的心理動態,甚至讓表情與內心正好相反。

(空間行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無論男女老少,都有不同程度的所有權慾望。這是由於一個人的「自我」,是包括與其生活工作有關的各種人和物組成的一個整體。「所有」的東西與自己是一體。年輕人在眾目睽睽之下摟背挎腰,這是在表明她們彼此為對方所有。小孩子的玩具,書包,文具都是他們的「私有財產」,別人若想動用,必須先得到她們的「允許」才行。所有權體語在人類的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目的可歸為兩類:一類是當事者想通過權體語向他人表明他對某人或某物的擁有權,暗示他人不能擅自動用;另一方面是處於虛榮心的滿足,當事者想通過所有權體語向他人暗示,自己佔有了某種物體而感到驕傲。此外,我們也可以從空間距離大致判斷出人的心理距離。

關於肢體語言最後一個觸覺方面,我就一筆帶過了,比如握手方式的不同能顯現出不同的性格和傳遞不同的信息,至於接吻,擁抱,以及什麼接觸性動作什麼感覺,大家就自己體會。我們可以私下討論。

男女因為生理不同,神態形貌以至於性格,思想,情緒,舉止,言行及服飾各自不同。如果一個團體里男女都有,男人說話的時間比較長,而且經常發言。女性則經常較少談話,或者只是兩個人之間互相的交談。在交談中,男性打斷女性談話的次數遠遠高於女性打斷男性談話的次數。據統計,96%的插話是權利和支配的表現,也就是說插嘴的人獲得了交談的控制權,成為了交談的支配者。女性還具有使用某些不同語調的傾向。女性大多使用驚訝,難以料及的,愉悅溫和的語調,女性這一音調的特色,有助於表達其無限寬廣,細膩的感情。但是,這也使女性的言談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聲調也尖聲細氣。

總結一下,人們對肢體語言的研究,在很小的細節上會不斷的進行自我調節,從而最終實現自我完善。我們總是通過肢體語言試圖操控別人,我們也會因此約束自己那些容易暴露自己的心態的行為習慣。所以有時,為了在社交方面更加有成就,我們需要更加敏銳的感知別人的需求和慾望。還需要指出的是,肢體語言和文字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千萬不要把一個人的肢體語言和他的有聲音的語言剝離開來進行理解,只有綜合觀察,我們才能獲得更準確的信息。為什麼你總是處處被動?為什麼你總是受制於人?為什麼你總慢別人半拍?現在你該有答案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WeRead書會 的精彩文章:

TAG:WeRead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