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夢參老和尚:觀心的修法《三》

夢參老和尚:觀心的修法《三》

我們想要解脫,我們想要乾淨。你想要乾淨,你也不洗澡,也不洗臉,那怎麼會幹凈了;你要隨時光,隨時打整,才清潔得了。我們心裡的煩惱、心裡的垢染,你想頓斷,一下就清凈,像六祖大師一聞就開了大徹大悟,這要善根深厚。剛才我們有些道友就在研究開悟的契機,這要漸漸來,有漸悟,有頓悟。神秀大師的方法是「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是漸修,這個方法不是錯誤的。佛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漸修,一種是頓悟。頓悟,得從漸修來的。神秀大師是北方人,後來做國師,南能北秀,神秀大師是漸修的,就是我剛才所說的那個方法。南方就是惠能大師,像惠能大師那樣頓悟能有幾人呢?還是漸修的多。如果你根基深厚,你可以頓悟。有些人,無明來了或者是業障來了,他馬上就識破:「一切諸法如夢幻泡影!」他當時就放得下,不要經過很多過程。有些道友就不行了。一個煩惱了,好多天都克服不了。

還有,我們憶念煩惱。我這樣說,大家可能不相信,誰會憶念煩惱啊?你當然不會憶念煩惱,但是你想過去的事就是憶念煩惱。明明過去的事,他放不下,有時候又把它拉到現在,想起來:「哎呀!那件事我就是做錯了,我該那麼做、那麼做。」已經過去了,過去不存在了,你想起來就是煩惱。如果想起過去我得意的時候,很歡喜,歡喜本身也是煩惱。我們認為歡喜,但在佛教講,歡喜也是煩惱,叫留戀過去。你看不破、放不下,怎麼自在呢?這都是沒有智慧的表現。沒有智慧,你永遠不會自在的,永遠被煩惱所纏縛,你怎麼能得到解脫呢?

皈依三寶了,就像醫生來診脈,來檢查你的身體,用X光照,看你的毛病出在什麼地方。或者用外科切除手術,或是吃藥消除,你才能好。我們的佛所說的法,有些是方法,有些是藥味,你服了之後,業障就能逐漸消失。當你身體禮拜的時候,消除你的身業;當你觀想佛的時候,消除的意業。這叫消身口意三業,增長戒、定、慧,三業逐漸消除,智慧慢慢增長,你就解脫了。

反過來,如果你特別懶,不大動腦筋,就是不修觀,這叫不精進了,懈怠了。不修觀,你智慧生不起來;生不起智慧,你對治不了煩惱;對治不了,你認識不夠,內心便永遠不清凈。我們的心要是清凈了,一切煩惱也就清凈,大家必須多多觀察這個道理。《心經》上告訴我們,你要這樣觀察之後,就生起了般若智慧;有了般若智慧,再依般若智慧來修,再來看一切事物,事物本質就變了。

所以古人說:「觀山不是山,觀水不是水。」你最初看山是山、水是水,這是凡夫的見解。等你悟得了之後,觀山不是山,觀水不是水了。等到再進修,觀山還是山,觀水還是水,你就究竟成佛,還一切事物本來面目。你雖然知道是山,但是你看到的體,不是看山的相;所以看見一個人,你看見人的性,不看人的相,你就不分他男相、女相、好的、壞的;你以是非的觀點,知道是非,哪個對,哪個不對,但是你不起是非的觀念,這是絕對不同的。例如我們都知道念佛、念法、念僧是對的,碰見一個不念佛,不念法,不念僧的,乃至謗佛、謗法、謗僧的,你認為是不對。

我舉個例子,廣東的韶關有座丹霞山,以前住了一位丹霞祖師。他為了度化一個人,到一個地方去,那時天氣很冷。他是南方人,到了北方去,天氣很冷,他就把廟裡的木頭佛像,拿來劈了燒了。這是「丹霞劈佛」。大家認為這是對嗎?當然這是錯誤的,絕對不對的,但是丹霞祖師他這樣做是對的。在他劈佛像燒火的時候,廟裡的和尚說:「我怎麼把佛像燒了?」丹霞祖師說:「我沒有燒佛像!」「你剛才劈了燒了,你還不承認!」丹霞祖師說:「我不是燒佛像,我是在這裡找舍利!」他說:「木頭裡怎麼有舍利?」「木頭裡沒舍利,我再燒一個。」丹霞祖師要度他,因為他太執著了。

丹霞祖師是對機的。要是遇見我們,丹霞祖師不會領我們去燒佛像,他會領我們磕頭拜佛。但是面對那一個人,要領他拜佛,用不著你領他,他自己會拜,因為他拜得特別執著。直到因緣成熟,丹霞祖師這麼一燒,他那麼一說,就開悟了。

所以一切法,就看你怎麼用。如果你要用,得會觀,我們就是依著佛所教導的,從淺入深,從心裡頭一件一件的觀想,慢慢的來。當你煩惱的時候,你就容易解除;等你解除了,到究竟了,你越修越深入,你會頓然悟道。要不然,不是那個機,你給他說那個法,他得不到的。他知道這種道理,就知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真諦。

一說到皈依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這就深了。要是皈依現象的住世三寶,不管銅塑的、木雕泥塑的,這是很淺的。但是如果沒有淺的,達不到深的。你必須漸漸的降伏你的污染,漸漸的清除。漸漸的觀察,這樣你才能生起清凈的信心。

(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祁和暉教授:南懷瑾大師開放型學理思辨風範《下》
南懷瑾老師:如何才能安住?無所住即是住
祁和暉教授:南懷瑾大師開放型學理思辨風範《中》
夢參老和尚:觀心的修法《一》
夢參老和尚:觀心的修法《二》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