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丟原則就不會丟臉

不丟原則就不會丟臉

臉面,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但是每個人都很在乎它。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呵護它,不讓自己在他人面前丟面子呢?一個很可取的途徑就是,從原則入手。

在電影《箭士柳白猿》中,於成惠老師扮演的是一位使槍高手,他沒有用劇組準備的槍桿,而是用了那根跟了自己三十年的槍桿,每次收工他都會親自帶回賓館房間。一次打戲辛苦,道具組長對他說:「您回去吧,我們幫您收著。」想第二天也是槍戲,於老師就隨手交給了對方。半夜,道具組員要完成「斷槍殘桿」的製作任務,在一排槍中,一眼看上了於老的槍,於是就把槍桿鋸了。第二天,於老師發現後,什麼也沒說,低頭撫摸了一陣子槍,就找人用釘子、鐵箍接上了這桿槍。助手嫌他悶不聲地吃了啞巴虧,於老師擺擺手說:「主要責任在我,如果我自己保管就沒事了。哦,現在你讓別人保管,出了事就賴別人,劇組的人會怎麼看你?理不直氣不壯,我張不開那個口。」

在眾多的槍桿中,於成惠老師的心愛之物不幸成為犧牲品。對此,於老師沒有一味指責道具組和當事人,而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認為事故的根源在自己身上,從而以大度和寬容贏得了眾人的尊敬。從這件事上我們可以看出,出現問題後於成惠老師如果不堅持公正的原則,歸責於己,大家就會因為他狹隘、偏私而瞧不起他,使其臉面受損。

2010年9月19日,陳志雲正式被廉署落案起訴涉嫌串謀貪污詐騙後,有不少藝人出於自保,紛紛與他劃清界線,其中有一些就是他一手捧紅的。可是,鄧健泓卻很擔心陳志雲,不但第一時間給陳志雲發去簡訊,鼓勵他勇敢面對,而且還要前去探望他。有朋友提醒他小心其中的利害關係,鄧健泓說:「他是我的恩師,沒有他就沒有我,我感激他,尊重他,我忘不了他對我的恩情。平時怎麼樣都說得過去,現在他遇到了困難,如果在這個節骨眼上我躲得遠遠的,就是忘恩負義。要我也跟別人那麼做,我丟不起那個人。」鄧健泓這份情義,使大家感嘆。

當提攜自己的恩師陳志雲落難後,鄧健泓心裡想的不是怎樣做才會有利於自己,而是馬上想到這時恩師最需要人的幫助,而自己必須知恩圖報,於是他在此關鍵時候伸出援助之手。陳志雲感受到了濃厚的友誼,而鄧健泓得到的,則是眾人的肅然敬意。可想而知,如果鄧健泓拋棄道義這一為人之本,和其他人一樣只求自保,對陳志雲置之不理、不聞不問,那麼在大家眼裡,他就是一個忘恩負義的小人,遭人唾棄。

公元559年,北齊文宣帝高洋去世。在治喪儀式上,大臣魏收嚎啕大哭、悲痛欲絕,而陽休之只是皺著眉頭,禮節性地表示了一下。楊遵彥與陽休之關係親近,就悄悄問他:「前天在天子的喪事上,魏少傅悲不自禁,你為什麼不痛哭流涕?」陽休之答道:「文宣帝在世時,魏收受知遇甚深,而我卻被當成平常人看待,假裝痛苦流淚,實在不是我的本願。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也像魏收那樣悲痛,別人一定會看出我的悲痛不是發自內心,從而嘲笑於我。我何必自取其辱呢?」聽說此事,大家對陽休之非常敬佩。

魏收因為文宣帝的去世而悲痛萬分,而陽休之卻沒表現出太大的傷痛。因為在陽休之看來,自己不過是和魏收一樣,真情流露。此舉彰顯了陽休之胸懷坦蕩,真誠自如,在人們心中寫下一個「大」字,受人尊重。反過來,如果陽休之置真誠的原則於不顧,裝模作樣地痛苦流淚,反倒會被當作一個沽名釣譽的虛偽小人而成為大家的笑料。

盧梭曾說,每一個正直的人都應該維護自己的尊嚴。其實,尊嚴對每個人都很重要。所以,我們要堅持公平、正義、真誠等為人處事的原則,去獲取和呵護那份可貴的自尊。否則,就會遭人非議、被人看扁、令人側目。記住,不丟原則就不會丟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演講與口才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人有「三心」,交際無阻
小心別人的負面情緒會害你
樂嘉:情感專家的幸福婚姻課堂
馬季巧比妙喻教導姜昆
第一個被裁的竟然是總裁

TAG:演講與口才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