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含胸駝背的體式治療
看
名字,你懂我嗎?
養生調理 專業技術 學習交流 的最佳平台
一、關於脊柱的生理彎曲
人體脊柱是由4個生理彎曲構成,如下圖側面觀:脊柱的四個生理彎曲:即頸曲、胸曲、腰曲及骶曲,頸曲凸向前、胸曲凸向後、腰曲凸向前、骶曲凸向後。
生理彎曲的形成:
新生兒剛出生時的胸椎生理曲度是凸向後,最大限度的擴展胸腔來保護心臟、肺臟等重要器官,骶椎生理曲度是凸向後,最大限度盆腔對內臟器官容量。新生兒在出生時頸椎呈稍凸前,三個月時學會抬頭看前面時就形成了永久性的頸椎凸前生理彎曲,來保持頭部在軀幹上的平衡。18個月以後當新生兒學會走路時也就形成永久性的腰椎凸前生理曲度,來保持軀幹在骶部上的直立。這就形成了人類脊柱特徵的4個生理彎曲的結構,由兩個原發性後凸和兩個繼發性前凸。
二、關於胸椎曲度變大對身體各個層面的影響
1)對體態的影響
含胸駝背是典型的胸椎曲度變大的外在表現。現在的駝背已經逐步年輕化,在各中學、小學生屢見不鮮;還有一些久坐的上班人群比如:久坐長期伏案工作及使用電腦和開車的司機等人群胸椎總是處於含胸駝背屈曲的狀態,加上缺乏運動鍛煉久而就出現了胸椎曲度過大後凸肩胛骨外翻的現象,而身體的結構牽一髮動全身,胸椎曲度的變化自然衍生了各種連鎖的結構性偏差。
含胸駝背在外形上看不僅不美觀,對於大多人來說也是為之困擾的,俗話說:背厚一公分人就顯老了3歲。
2)對器官功能的影響
從健康方面來講對於身心更是雙重摺磨,長期含胸駝背的人對於心臟是損傷非常的嚴重。長期駝背使得胸椎之間的椎間隙變得狹窄,胸椎就好像被綁住一樣,無法自由的呼吸到新鮮的氧氣,時間長了,心臟就會受到壓迫無法泵出充足血液供氧給身體,心臟病也就慢慢的產生。由於胸腔的塌陷也會造成呼吸模式的異常,呼吸表淺,氣不順,也會影響到心理層面,產生抑鬱的情緒,對待這類人群,也就是我們經常強調打開胸腔的原因。
從不良體態,到結構異常,到功能異常雖然是一個較慢長的演變過程,但是如果姿勢姿態不改變不重視,一旦形成,想要恢復到正常就非常之難。要想改變還得從思想意識上重視,選著正確的有效方法進行鍛煉糾正。同時要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保持覺知培養成良好的姿態。
三、影響胸椎曲度變大的肌肉分析
長期含胸駝背會出現肌肉張力的不平衡,從而影響身體姿勢總是處於不平衡姿勢。這樣不平衡姿態長期被固化時,某些地方肌肉長時間持續收縮變短緊張僵硬,另一些肌肉被動拉長虛弱無力,從而產生一些痛點。無論從力量性還是伸展性上檢查這些引起姿勢異常的肌肉都會出現問題,這些肌肉的功能受限最終影響到關節活動度或者活動範圍受限。
變短的肌肉如:胸大、小肌變短,肩胛提肌、上斜方肌、胸鎖乳突肌等等;
變長虛弱的肌肉如:菱形肌、前鋸肌,背闊肌、下斜方肌等等。
四、改善含胸駝背的治療體式
1)日常生活中的姿勢糾正
2)改善呼吸模式的練習:
練習方法之一:如下圖
仰卧屈膝,雙膝分開與髖同寬,(可以在大腿內夾一塊瑜伽磚能夠比較好的穩定骨盆)腳趾膝蓋朝向前方,調整骨盆一個中立位,保持脊柱自然生理曲度,雙肩遠立耳朵根,頭頸延長眼睛鼻尖平視天花板。(可以在頸部下卷一條毛巾合適自己高度位置支撐頸椎)
下面開始體會呼吸時胸腔三個維度上的變化,首先將右手掌心放於胸骨上可以將胸骨標示成(1),兩側肋骨標示為(2),左手掌心放在腹部上為(3)
當鼻腔吸氣時
1) 氣體進入胸腔下部體會左手掌心放在腹部微微外擴
2) 然後緊接著為兩側肋骨(2)向兩側擴張
3) 最後體會胸骨(1)上提
對於很多習慣吸氣腹部鼓肚子,但是兩側肋骨沒有擴張的人需要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肋骨的外擴上,防止腹部無控制的鼓漲。
呼氣時
1) 胸骨(1)兩側肋骨(2)順序向內向下沉降
2) 腹部(3)左右兩邊前後向脊柱中軸自然收縮
通過反覆練習喚醒沉睡已久從未工作過的呼吸肌肉。
練習方法之二:也可以在仰卧束角式背部支撐的體式下練習橫向呼吸,對於年紀比較大的人也可以選擇這種呼吸練習方式。
背部下抱枕支撐,頭部後方支撐抬高,對於胸椎曲度變大比較明顯的人,上胸椎和下頸部會有比較大的空間,用毛巾卷塞滿。手放在第7-10肋上,吸氣時對抗手下壓的力量,呼氣時整個背部下壓抱枕,腹部收向腰椎的方向。
3) 體式練習
仰卧山式變體肩胛骨下墊抱枕
① 仰卧位雙腿分開與髖同寬大腿夾磚,腳跟蹬牆調整骨盆中立位
② 在肩胛骨下墊抱枕,後腦勺下瑜伽磚或者毛巾支撐,讓肩頸有空間,頭頸延長,手向後伸展拉住椅子腳保持對抗微屈肘,肩膀下沉收住肩胛骨的外角,讓肩胛骨平貼於上背部。
通過呼吸配合練習,能夠很有效的擴展胸腔,激活呼吸肌,伸展身體前側變斷長時間不用肌肉。放鬆身體後側背部肌肉,改善肩、背部的疼痛。
仰卧山式下背部十字抱枕支撐
① 兩抱抌十字相交,托起整個背部,使脊柱在壓力最小狀態下充分伸展。
② 大腿內側夾磚,建立腿部內側力量,從腳後跟內側到小腿內側到大腿根部,使這個上提的力清晰的上傳到骨盆。
體式目的:1、打開胸腔,使肩胛骨平貼胸骨;2、充分伸展脊柱
觀察重點:1、胸腔前肋骨向上提升情況;2、肩胛骨平貼胸骨
調整方式:1、雙臂上舉,吸氣時收腹,胸腔上提,呼氣,肩胛下角內收貼向胸骨。2、頭後側支撐後仰,拉長側腰,充分延展脊柱。
站立山式之變體:
練習方法:
① 站立位雙腿分開與髖同寬,大腿內夾磚,兩腳內側可以放一塊瑜伽磚防止兩腳外八字
② 調整骨盆中立位,兩腳下踩地面,脊柱頭頂向天花板延長,眼睛平視前方
③ 一邊手伸展五指張開大臂發力推牆,微屈手肘調整肘眼指對前方,肩後旋在有控制伸展。感受胸部前側肌肉的拉伸,背部肌肉如菱形肌激活等。
④ 另一邊手可以叉腰保持肩膀下沉。
做完這一組兩次後可以變換手臂另一種方法練習:如圖下手臂向後伸同樣先保持微屈手肘大臂發力後有控制伸張。
通過練習一段時間後的改變:
瀉血療法、經筋療法、X型療法、倪海廈視頻、JT叔叔中醫、原始點、艾灸療法、張秀勤刮痧、腹針療法、拉筋拍打、神手絕技...
上萬視頻資料不斷更新中
針灸刮痧拔罐刺血... 微信號:mmyixue |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
簡介 :養生館,美容院專業人員的最佳學習平台,學習資料、養生視頻、美容視頻等穴位查詢、穴位大全 閱讀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