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親子關係建立4個技巧
據2017年9月19日發布的一項《2017國民家庭親子關係報告》顯示:
親子溝通:59%雙獨父母會親吻孩子,說「我愛你」
親子陪伴:54.9%雙獨家庭陪伴孩子時「非常耐心」或「比較耐心」
職場或全職媽媽做決定時,都願意聽取孩子意見
近3成全職媽媽更認為「非常需要」徵詢孩子意見,與孩子意見不一時,42%的80後父母、34.6%的90後父母會與孩子共同決定
不過,父母們也要避免走向另一個極端,就是「寵溺教育」,因為過分溺愛帶給孩子的危害也是不容小視的。要維護良好的親子關係,父母應該牢牢掌握以下技巧:
1.記住自己的角色:父母
父母的職責是保護自己的孩子,同時幫助他準備好長大成人。比成為孩子的朋友更加重要的,是父母要成為一名領導者和一位充滿耐心的老師。
①不當「法官」,學做「律師」
孩子有什麼問題,不要迫不及待地當起「法官」,判定錯誤並且實施懲罰,而是要像「律師」對待自己的當事人一樣,了解其內心需求,並始終以維護其合法權利為惟一宗旨。
②不當「裁判」,學做「拉拉隊」
在人生競技場,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無法替代孩子,也不該自作主張去當「裁判」,而應該給予孩子一種「拉拉隊」的力量,善於發現和讚美孩子,還要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失敗,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戰友。這樣更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③不當「馴獸師」,學做「鏡子」
孩子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戰勝自己,但他們通常只能依據他人的反饋來認識自己,這時父母的「反饋」作用即鏡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馴獸師」,學做「鏡子」,才能幫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識,才能讓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權威」,轉而和父母溝通。
2.親子溝通的技巧
留出一定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例如用餐和休閑時。別太嘮叨,多聽孩子說,當孩子「安全」的訴說對象。
在孩子做了正確的決定或事情時,要抓住時機表揚。讚揚會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決定和成功是受到重視的,同時他們的能力也得到肯定。
遇到問題,不要急於發火,身體力行地教給孩子如何控制情緒和壓力。清楚地告訴孩子你對他的期望,並保持一致性,讓孩子有「法」可依,這樣他們就會更明確自己應該如何做。
3.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私人領地
父母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平衡好與孩子保持親密關係的同時,給予孩子一定空間和私人領地之間的平衡。
這的確不容易做到。但是這對越來越獨立的子女而言,是必需的。
不要時時盯著孩子,事事替孩子做主,給孩子一些私人空間,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和權利,讓他自由選擇自己的夥伴、朋友,做想做的事。
在這樣的親子關係當中,給孩子空間,就是給自己空間,當他明白你也有退讓的時候,孩子會更明白,所謂愛和信任是什麼。
4.做真人,不要做超人
想讓你的孩子成為值得信賴、有責任心和愛心的人,父母就應該做好表率,讓孩子在生活中經常能看到你身上的這些閃光點。
如果發現自己有錯誤和缺點要承認,在適當的時候,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歉意。
告訴孩子,父母跟他們一樣,正在努力做一個更好的人。
來源:張博士快樂家


※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50段語錄,父母需要一天讀一遍
※常對孩子說這7句話,孩子將來必成大器!
※0-3歲寶寶發展圖譜
※如何培育孩子陽光心態?
※7條法則教會孩子時間管理
TAG:積極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