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國內的地方美食讓老外望而生畏,你吃過幾道?
【驚訝級】
| 兔頭|
手掌差不多大一個,腦殼帶著眼窩,還隱約看到小舌頭,齊刷刷擺在面前,的確很陰森,這但是萌萌的小兔子啊!不過,成都人愛它如至寶,開發了滷水、麻辣、五香、怪味、生炒等各種滋味,每年吃掉幾億個。
| 豬腦|
在火鍋里燙豬腦,店家會給你一個小方盒子掛在鍋沿上,便於抓取;而烤腦花,一般盛在小金屬碗里,麻辣口味配上粉膩的口感,十分過癮。兩廣愛燉品,一盅天麻燉豬腦真夠補了。
| 豆漿|
原本是綠豆澱粉的下腳料,居然變成了一道小吃。客觀評估是有輕微酸臭,說白了就是泔水味兒。考究的老北京,非得配上切得極細的醬菜,還要個焦圈作陪,方才幹熱乎地吃頓早餐。不過,現在的豆漿大都改良過。
【驚詫級】
| 折耳根|
第一次聞,十足的腥味撲鼻,完全符合它的另一個名字——魚腥草。西南各地都吃折耳根,貴州人愛吃白色根部,雲南人愛吃葉子,四川人則兼而食之,廣西人卻愛把根部切碎作為米粉的配料。
涼拌折耳根很常見,貴州人還拿它炒肉片,川中有種吃法,小腸湯里加折耳根,卻是十分搭。
| 旺雞蛋|
李碧華的《餃子》夠驚悚吧?旺雞蛋就是一種胚胎,它又名毛雞蛋,江浙一帶也稱喜蛋,福建漳州則叫雞仔胎,還有一種叫活珠子,不過它的確是民間醫治頭痛的偏方。在中越接壤的廣西,還有一種屈頭蛋,是鴨蛋的胚胎,剪碎後拌上調料吃,滋味不錯。
| 臭莧菜梗|
腌制鹹菜南北皆有,滋味也各異,但寧波人和紹興人卻偏愛臭菜。
【驚悚級】
| 軟的蟲,硬的蟲|
粵菜從來講究賣相,但食蟲文明可謂特殊。「和味龍虱桂花蟬」,前者形似蟑螂,去翅除腸後吃起來,居然有龍蝦感。還有豐滿的禾蟲,滋味也是甘香鮮美。
「三隻蚊子一盤菜」的雲南也毫不示弱。南部各州都愛吃蟲,竹蟲、蜂蛹、螞蚱、花蜘蛛……面對蟲子每個人都有心理障礙,但高純蛋白質在嘴裡爆裂的感覺,會讓你愛上它們。當然,別漏了傣家名菜螞蟻蛋,涼拌煎炸都可口。
| 老鼠干|
當然是田鼠做的,老鼠肉比豬肉可嫩多了,但是你下得了口嗎?在兩廣區域,也經常有烤田鼠,如果吃完再告訴你是啥,估量有人要跑衛生間了。
| 涼拌血肉|
如果你覺得朝鮮族的生拌牛肉算驚悚,那麼雲南公民又要笑了。無妨先到大理古城,趁早去吃個生皮:豬殺完後用火褪毛,然後趁著新鮮,連皮帶肉切絲或許切片吃。一路往南,到保山一早吃個紅生,豬裡脊肉切成肉茸,用水腌菜拌著吃。
昆明,如果剛好遇到春節,省城鄰近就有不少茹毛飲血處。富民人家裡,涼拌生豬血和生羊血是必備菜,聽說新鮮凝聚的豬血口感恰似果凍,記住吃進口中自拍一張看看。
| 撒撇和牛羊癟|
吃完大葷,當然要清清火,傣家人的「撒撇」值得一試。牛撒撇,將生牛肉剁成肉泥,佐以煮沸過濾的牛苦腸水,分配多種佐料,然後加米線拌和食之。相同的還有撒達魯(豬肉撒撇)和巴撒(魚肉撒撇)。
如果還要更上一層樓,那麼就去侗家領會一下牛羊癟。牛羊胃中尚未消化的草類液體和胃液過濾後煮沸成為「癟」,未煮之前臭草味,正煮之時牛糞味,入口之初微苦味,飯後才知菜香味。」
上面介紹的食物很多人望而生畏,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