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沒那麼簡單!「門當戶對」的擇偶觀真的已經過時了嗎?

沒那麼簡單!「門當戶對」的擇偶觀真的已經過時了嗎?

自古以來甚至是直到現在,人們提到婚姻大事時都會認為婚姻雙方要講究門當戶對,認為只有門當戶對才能保證婚姻的幸福美滿,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也有觀點認為門當戶對是舊時代的文化糟粕應該予以摒棄,那麼門當戶對的擇偶觀在今天看來真的已經過時了嗎?

提到門當戶對,很多人都會說這是古代一種擇偶觀念,指舊時男女雙方家庭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情況等家庭情況大致相當,很適合結親。其實不然,所謂「門當戶對」最初是指古代大門建築中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門當」作為古代民居建築中大門建築的組成部分,是一種用於鎮宅的建築裝飾,也就是門前的石墩兒,常見的造型有石獅子、石鼓等多種樣式。「戶對」是指置於門楣上的圓形木雕短柱,由於它位於門戶之上,且取雙數,有的一對,有的兩對等故名「戶對」。「戶對」為什麼要用圓柱形呢?因為它代表了人們生殖崇拜中重男丁的觀念,意在祈求人氣旺盛、香火永續。

在古代,各階層等級森嚴,因此「門當」和「戶對」也是極為講究的,通過「門當」的形狀以及雕刻的紋飾,就能了解一戶人家所從事的行當,比如用獅子形一般是官府或皇族、石鼓鐫刻花卉圖案一般為經商世家、用木質方門墩或門枕石則是普通民宅等;至於「戶對」,則是越多越好,越多代表社會地位越高。因此舊時人們在兒女定親之前,一般都暗暗派人到對方家的門前看一看,通過「門當」和「戶對」,就能大致了解對方的家庭情況。因此,「門當」、「戶對」常常同呼並稱,後來漸漸演變成了社會觀念中男女婚嫁衡量條件的常用語。

現如今,男女之間有了充分的戀愛自由,很多人認為門當戶對的觀念已經變得不重要了,對父母經常拿門當戶對的說法阻礙自己的愛情表示不以為然。但門當戶對的觀念真的過時了嗎?恐怕未必!男婚女嫁,自古就有門當戶對之說,這個觀念已流傳了幾千年,能在百姓心中流傳數千年說明是有一定道理的,否則也不可能流傳下來。要知道愛情偏向於浪漫的理想,而婚姻則更多意味著承擔現實。誠然,在當代社會中,我們完全承認戀愛應當自由,只是若站在更加現實的角度,相似的成長環境、教育程度、相近的生活態度更可能帶來穩定美滿的婚姻關係。當「書畫琴棋詩酒花」隨時間的流逝變更,「柴米油鹽醬醋茶」成為生活不變的一部分,對生活的認知與態度差異巨大的兩個人,又怎能輕易經受住時間與平淡生活的考驗,實現曾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諾言? 圓滿的婚姻固然應有深沉的愛做基石,但在愛情的基礎上,若有「門當戶對」,則更利於婚姻關係穩定、長久、幸福地維持。

(全文完)

轉載請註明「來源:百科解密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科觀察 的精彩文章:

以胖為美的楊玉環到底多重?能跳掌上舞的趙飛燕又多輕?
她是金庸的夢中情人,卻拒絕了他的追求嫁做商人婦
請美國黑人吃西瓜=種族歧視?美國消防員小哥心塞被解僱
唐朝出現「人肉取暖機」 將手放在美女的懷中取暖
她開創了娘子軍 替父親打下江山 是歷史上唯一一個以軍禮下葬的女子

TAG:百科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