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強紫砂「紀念壺」,你知道嗎?
紀念壺,就是為某種紀年意義而特別製作、生產的茶壺。一般來說,紀念壺的數量有限,且有一定的文化意義,也有收藏價值。
史上最強,最有價值的紀念壺,當屬顧景舟於1946年為江蘇省農民銀行定製的,「全國省級銀行第六次座談會」所做的紀念壺。
當時,江蘇的省會設在鎮江,全國農民銀行擬在這裡召開第六次省級銀行座談會。要發100把大亨仿鼓壺為紀念品,且要高檔。100把大亨仿鼓壺,是個大單子,通過徐祖純、周志祿先生,這一重任落在顧景舟肩上。
周志祿要求,以民國壺藝名家汪寶根的「一捺底」式為樣。顧景舟與沈孝鹿再度搭檔,沈做顧景舟的下手,100把壺,一個月交貨,夜以繼日,件件精良。
壺上書法,徐祖純請來吳同構書寫,此公乃明代宜興名流吳頤山後人。壺之一面隸書「座有蘭言」,刻字者諸葛勛,為當時陶刻名手。壺之底款,為顧景舟方印和閑章「足吾所好玩而老焉」。
這樣一個重量級的組合,在紫砂歷史上,是個不可複製的孤本。通過做這100把壺,奠定了日後「顧氏仿鼓」的堅實基礎,之後顧景舟再也沒有一次性做過如此大批量的茶壺。
我們再來看一下其他珍貴的紫砂紀念壺。
民國年間,程壽珍為紀念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獲獎而做的掇球壺,底印「八十二老人作此茗壺,巴拿馬和國貨物品展覽會曾得優獎」字樣。
俞國良的朱泥大傳爐壺,底印「江蘇全省物品展覽會特等獎狀,俞國良,民國念六年,時年六十四。」
呂堯臣以奧運會鳥巢體育場為題材,設計製作的奧運鳥巢壺。
汪成瓊為杭州G20峰會創作的日月同輝壺。
對於喜歡收藏紀念壺的朋友,要看設計的水準與製作的質量,以及附著其上的文化含量的高低,發行量也要注意一下。


※秋意漸濃,喝哪些茶調理脾胃心肺?秋季飲茶養生指南
※一把好壺成全了好茶,一泡好茶成就了好壺
※當你還傻傻地說分不清泥料時,看完這篇圖文就全明白了
※江蘇省首屆鄉土人才傳統技藝技能大賽總決賽結果出來了啦
※仿古壺——顧景舟 VS 邵大亨
TAG:沉迷學習不可自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