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懷瑾老師:要想事業成功家庭美滿,就要「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南懷瑾老師:要想事業成功家庭美滿,就要「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同人。先嚎啕而後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同人」也是卦名,是由天火兩卦組成的,叫天火同人。明朝有一幅名畫,畫得大地都是火,山林也燒起來了,現在還存在故宮,就是天火同人的卦象。「先嚎啕而後笑」,是同人九五爻的爻辭。

九五爻的位置很好,是帝王的位置,不能再高了,再高就是太上皇了,那就完了,無路好走了。九五爻得其位、得其時。拿卦來講,每一卦的第二爻、第五爻都是好的,什麼道理呢?第二爻為內卦的三爻之中,第五爻是外卦的三爻之中,所以人生一切最好的就是得其時、得其位。位就是空間,宇宙間的一切,脫離不開時位,不得時位,什麼都沒有用。這裡所謂的時,意思就是運氣。光有運氣,沒有位也不行,等於人家請客吃飯,請帖上請到你,你跑錯地方了,那個房間沒你的座位,照樣吃不到東西,所以不但要得其時,還要得其位。

同人卦的錯卦是地水師,由於立場相對,觀點也就兩樣,現象也就整個變了。所以一個長官的看法,與部下的看法絕對兩樣,父母的觀念與子女的觀念也不同。這不是代溝,我國沒有代溝這個名詞。由於立場兩樣,觀點也就各異,中間沒有什麼溝不溝的。這是一般人跟著外國人亂講,這只是角度問題,不是代不代、溝不溝的問題。

同人卦九五爻,得其位,可是周公的爻辭是「先嚎啕而後笑」。像我們看到老朋友,大聲地叫起來,然後兩人相抱在一起就跳起來,又叫又笑,就是這麼個現象。所以學《易經》最好會畫漫畫,每一個故事的卦象,都把它畫下來,便又是另外一番境界了。

我們學《易經》看一個卦,要從多方面去看它。譬如這個天火同人卦。一提到天火同人卦,便要馬上想到它的綜卦是什麼?錯卦是什麼?至少綜卦錯卦要知道。交互卦又是什麼?乃至交互卦的錯綜複雜又是什麼?每一卦、每一件事情、每一句話、每一個現象一來,便要多方面去看它。過去常說的八面玲瓏還不夠,學《易》的人要有十面的觀點。因為觀點不同,立場就不同,角度不同,觀點就兩樣。這是大家要注意的。

同人卦的錯卦是什麼?綜卦是什麼?一提到同人就知道了。這樣一來,你的卦就很熟了,習慣了你也就用不著看卦啦!乃至把方位也搞熟了,講一句,你就知道那個方向了。同人的錯綜卦是:

天火同人錯卦 地水師。

天火同人綜卦 火天大有。

所謂君子與小人的差別,沒有絕對的界限。君子隨時可以變成小人,小人有時候也會有君子之道,所謂盜亦有道。以此道理來看,世界上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人,是很難分別出來的。好人有時會很壞,因為好人那個好太好了,好得讓你受不了,比壞人還令你難過。因為他是個好人,很固執、很呆板。這時候你叫他轉彎,他轉不了彎的,那比壞人還難辦。所以古人常說,寧可用真小人,不敢用假君子。假君子比真小人還要難處,真小人還好辦。所以君子與小人是卦中的代號,好與壞很難辨別。不像小孩子們看電視連續劇,好人、壞人,一看就知道。我們只能從他的言行中去辨識理解了。

孔子對君子之道所下的斷語是「出、處、語、默」四個字。真正人生的問題就是出、處的問題,古人常說,人生最難的是出處問題。尤其是在動亂的時候,政爭激烈的時候,你出不出山?這一步很難。出處問題是人生的第一步,看你怎麼站。人生第一步很難啊!這要有高度的智慧才行。我們研究三國諸葛亮的本傳,知道曹操也在拉他,東吳也想用他,很多人都在拉他,但他卻高卧隆中不出來。第一步看準了再站出來,這就是出的問題;不對了便回去,這便是處。所以君子之道的出處,該進該退?該說不該說?不該說時一個屁都不放;該說的時候雖千萬人吾往矣!丟了性命也不在乎,非講不可。所以語默之間、出處之間,都是相對的。這就是錯卦、綜卦的道理。

出處問題太難了!孔子只講了八個字:「或出或處,或默或語。」「或」是假定之詞,假定應該出來,或不該出來。像現在競選民意代表,應不應該出來競選?這中間作決定很難,就是或出或處,或默或語的問題。下邊孔子講出一個道理來了。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這兩句話,小孩子們都會說,就是出在這裡。只要兩個人同心協力,「利」不是利害的利,是鋒利的利,像刀子那麼快、那麼利,連黃金都切得斷。所以團結同心共事業,就是同人卦。後世為了加強它的意義,就把同人的人,改為仁義的仁,所以我們現在把同事也叫做同仁。

比如股東合夥做生意,二人同心,其利就斷金,相反地不同心就完了。尤其是夫妻呀,朋友呀,兩個人利害相同,同心協力,什麼困難都可以克服。所以「同心之言」,同一個思想,同一個觀點的話,「其臭如蘭」。這個臭不是香臭的臭,不作形容詞講,臭就是味道。同心之言,那種味道像蘭花一樣,永遠清香的。這也就是形容同人卦九五爻的爻辭,「先嚎啕而後笑」的境界。

「先嚎啕而後笑」,也是形容人快要凍死的情形。到了北方冬天下雪,假使兩個人走路,一個人衣服穿得少,凍得他發抖,大聲「嘎……」地叫起來,你趕快要準備了,甚至你可以幫助他,把他掐死也可以,因為他就要死啦!他的樣子看到好像在笑,實際上是凍得他神經都在發抖。凍死的人都是笑面孔,這是常識。這個現象,也是物極必反,高興到極點會哭,傷心到極點沒有眼淚會笑。大家觀察精神病人,有了這種情形就很嚴重,幾乎沒有辦法救了,除了藥師佛來。孔子以同人卦這一爻的爻辭,作了以上的引伸。

*****

舜為什麼為中國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為他有優秀的幹部。領袖固然重要,幹部更重要。換言之,幹部難得,領袖也難當。舜當時平定天下,留萬古美名,靠他有禹、稷、契、皋陶、伯益五個好乾部,天下就大治了。我們要特別注意,僅僅五個人就可以把天下治好。我們研究歷史,可以發現無論古今中外,任何一代,真正平定天下的,不過是幾個人而已。漢高祖靠手裡的三傑,張良、蕭何、陳平而已。韓信還只是戰將,不算在內。當然漢高祖也能幹,很懂得採納意見。漢光武中興所謂雲台二十八將,還不是中心人物,真正中心人物也不過幾個人。外國歷史,義大利復興三傑,也只三個人。每一個時代的治亂,最高思想的決策,幾個人而已。

豈止是國家大事,據我個人的經驗所見,所體會的,不說大的,說小的,大公司的老闆,我認識的也蠻多,曾看到他窮的時候,也看到他現在的發達,如舊小說上所說的「眼看他起高樓」的,也不過兩三個人替他動腦筋,鬼搞鬼搞就搞起來了,不到十幾年,擁有千萬財產的都有;個人事業也是如此。所以人生難得是知己。個人事業也好,國家大事也好,連一兩個知己好友都沒有,就免談了。如果兩夫婦意見還不和的更困難了。所以孔子這個話是有深意的。《易經》上說:「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兩個人志同道合,心性完全一致,真正的同志,這股精神力量可以無堅不摧。

《易經系傳別講》

----------

《易經》的道理告訴我們,像一架天秤一樣,那一頭重,這一頭就高起來;這一頭重,那一頭就高起來,不能均衡,幾乎沒有一個時間是均衡的。均衡是最好的狀態,但是很少,就以我們自己的心身來說也是如此。我們心理方面的思想,沒有一個時候是均衡的,不是心裡不舒服,就是思想在混亂。一般人說打坐修道,什麼叫作「道」?能經常保持心身的均衡就是道。那麼打坐,又何必閉起眼睛、盤起兩條腿裝模作樣呢?我們知道打坐的目的,也是求得身心的均衡,如果身心不是均衡,打坐也沒有用。大家都有幾十年的經驗,每天不是情緒不好,就是身體不舒服,過分高興也不是均衡,身體絕對沒有一點毛病,心理絕對平和的狀態,生活一百年也難得有十天到達這種境界。這些都說明了,剛柔時刻都在相摩,因此就產生了大宇宙間八卦相盪的道理。

這個道理,推於人事,我們也可了解,人與人之相處,不管是在一個團體或一個家庭,不可能永遠沒有摩擦,因為「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這個宇宙的法則,都是兩個彼此不同的現象在矛盾、在摩擦,才產生那麼許許多多不同的現象。一切人事也都不能離開這個道理。我們學了《易經》的好處,就是對於人事的處理會有更好的原則,例如對方發了脾氣,就會勸他不要動怒,等一等再說,等他的這一爻變了,變卦了,他不氣了,再談下去,又是另一卦的現象了。學通了《易經》的人,對別人在發脾氣,自己覺得沒有什麼,他火發得天大,那是「火天大有」,讓他發去,發過了以後,反過來「天火同人」,兩人還是好兄弟,算了,不要吵了,學通了《易經》,用之於人事,便無往不適了。

*****

「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中國有兩句老話:「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兩個好朋友,尤其兩夫妻,很難得一千天里不吵架,沒有一朵花開到一百天不凋謝的。我們古人看歷史看得多麼通,最好的時候就是壞的開始,所以泰卦下面,就是否卦。我們看中國歷史的漢朝、唐朝,看西方歷史的羅馬時代,鼎盛的時候,就衰敗下去。家庭也是一樣,興旺的時候,兒女媳婦都驕貴起來了,太驕貴就是泰到極點,否就來了,否到極點泰來了。不但人是如此,歷史也是一樣,社會發展也是一樣,看通了人生,如此而已。餓了吃,吃了脹,脹完了大便,通了又餓,又吃,就這麼一回事,一切都是循環。

「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否,壞到極點就要好了。倒楣到極點的時代就是否卦,可是人不會永遠倒媚。「物不可以終否」,失敗是成功之母,就是這個道理。「故受之以同人」,否卦下面是同人卦,人遇到倒媚的時候,就要交朋友,交志同道合的人,重新來創業,這是大同思想,自由平等的原則。

「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找志同道合的人,要「與人同者」替我想,也替你想,沒有自私佔有,欲自私只有公眾的大自私,為團體而自私,為國家而自私,為天下而自私,這就是「與人同者」。能夠有這樣的胸襟,就「物必歸焉」,天下萬物都向同人集中了。所以同人卦下面就是大有卦,就是說公正廉明的人,就有很多朋友,很多部下擁護,所以同人的綜卦,就是大有,所有好的都集中在一起。

《易經雜說》

******

(新書預售)《圓覺經略說》(東方出版社)。識別下圖二維碼進入購買頁面。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老師:快要成功時反而最危險,一般人都是這個時候失敗了
南懷瑾老師:事到臨頭才能看出一個人的修為
南懷瑾老師:現在很多人熱衷禪修,應懂得如何行香
第五年的中秋節——月圓之夜,思念之光、懷念恩師!
「少林昇陽益氣十二大式」 ,解修行人遺精漏丹之困擾

TAG: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