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把紫砂壺,向世界詮釋了中國傳統手工的美!
點擊視頻觀看
井欄壺在歷史上由來已久,從清代沿用至今,因實用、有品位而深受大家喜愛。
井欄壺是紫砂壺的傳統款式之一,實際是仿照水井石欄圈的形式所制,可以說是源於生活的經典之作。
GIF/1318K
手工鋪砂·複雜工藝
何謂鋪砂?
潤砂堂的徐昇老師這樣解釋道,「鋪砂是制壺過程中一項很複雜的工藝,在原有的手工拍身桶泥片的基礎上,隨意撒上一些段泥的粗顆粒砂,然後再修一遍明針。」
徐晟 潤砂堂堂主
這樣一來,製成的壺蓋裡面就會與表面完全不同,內部絲毫沒有砂質感,多了一絲古樸精緻,且能使泥料在養成後的層次感非常棒,手感比起普通紫砂壺也會更勝一籌。
陳腐5年以上·原礦老紫泥
這款鋪砂如意井欄壺,選用了陳腐5年以上的黃龍山原礦老紫泥,成品色澤渾厚飽滿。
宜興黃龍山的礦脈中,好的紫砂泥料含鐵質成分較高,顆粒較大,用於製作紫砂壺再合適不過。
陳腐5年以上的泥料更是與新泥截然不同,所成之壺,沉穩端莊,日久使用,泡茶養壺,漸露鋒芒!
這款紫砂壺是潤砂堂特地邀請吳達老師操刀,一起開發及監製的全新作品。
吳達老師是國家級的助理工藝師,這次與潤砂堂的合作可以稱為強強聯手,他們共同賦予了作品強烈的生命力、感染力。
吳達(坐) 國家級助理工藝師
沉穩大氣·寓意如意
這款紫砂壺藉助傳統器型,在蓋扭呈現出了一個如意形態,細緻的裝飾使得整個壺在沉穩低調之餘,又寓意著事事如意,期望給愛壺之人多些美好祝願。
口蓋圓潤寬大,便於投茶與倒茶,尤其適用於沖泡一些干茶條索粗大的茶葉,如白牡丹、古樹生普等。
內部容量很大,與口徑相應,比例協調,適合人多熱鬧的時候使用,五人以上也可一道添茶。
值得一提的是,壺蓋用的是嵌蓋工藝,通轉時便能感覺到它的平整光滑,全無銳感,由此可見其工藝到位。
徐晟老師對這款壺可謂是讚不絕口,「直流的炮嘴與壺把搭配非常到位,顯得很有張力。」
壺嘴似炮,出水凌厲迅速、自然流暢,有圓集柱30cm水花不散;壺把小巧勾勒,符合人體工學,拿取方便,十分順手。
GIF/1060K
壺底款章清晰有致,壺身內壁及蓋里均有「吳達」印章。
此壺內壁鋪砂沉穩大氣,內外兼具器宇不凡,泡養一周左右便會十分油潤,這一次在茶香記推出,是首次面向全國!
因為技術困難,成品數量稀少,首批只有十餘把,徐晟老師特意從中精選了八把上乘之作,在茶香記上架面世,可謂非常難得!
鋪砂如意井欄壺,傳統藝術之美~


※上了年紀的老花磚,再現江湖
※百年老樅水仙:吳三地出產的老樅,為什麼獨樹一幟,與眾不同?
※泡茶有講究,手把手教你沖泡普洱熟茶
※心中有景,喝茶時也能花開滿徑
※你所寵愛的「大紅袍」,到底是什麼?
TAG:茶香記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