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英雄遲暮:1996年YF-23戰鬥機被拆解後拖往博物館

英雄遲暮:1996年YF-23戰鬥機被拆解後拖往博物館

YF-23戰機是由美國諾斯洛普與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兩家公司共同設計,競標先進戰術戰鬥機(ATF)合約的機型。美國空軍於1991年4月23日宣布YF-22獲選優勝。YF-23一共只有生產兩架原型機。1996 年夏,YF-23 PAV-2號原型機被拆解後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拖往加利福尼亞州霍索恩市的西方飛行博物館。

拆解後正在轉運的YF-23 PAV-2號原型機。

1985年美國空軍提出接替F-15的新一代戰鬥機設計需求案,由各家公司提出各自的紙上設計草案。1986年美國空軍宣布將挑選最有潛力的兩種設計在展示/驗證(Demostration/Validation,Dem/Val)階段進行為期48個月的原型機設計與試飛項目。同年7月,美國空軍選出洛克希德與諾斯洛普兩家進入下一階段的競爭,並且建議落選的三家公司與優勝者組成設計團隊以分攤設計工作,成本與損失。諾斯洛普選擇與麥克唐納 - 道格拉斯聯合與洛克西德,通用動力以及波音公司的團隊分庭抗禮。

YF-23的第一架原型機於1990年6月23日出廠,8月27日進行第一次試飛,YF-22第一架要到8月29日才出廠。9月29日進行第一次試飛。YF-23於9月18日第5次試飛時在不使用後燃器下達到1.43馬赫的超音速巡航紀錄,YF-22則是在11月3日達到1.58馬赫。YF-23第二架原型機於9月29日出廠。兩架原型機分別使用不同的發動機:一號原型機使用普惠YF119,二號原型機則是奇異YF120,與YF-22剛好顛倒。

YF-23原型機設計概念與YF-22有很大的不同,除了採用許多現有的零組件之外,YF-23的試飛計劃裡面並未包括試射空對空導彈與驗證高攻角飛行能力,多是以風洞測試蒐集與驗證資料。根據測試的結果顯示,YF-23沒有攻角限制,飛機能夠自任何螺旋(Spin)輕易恢復穩定飛行,只有當導彈艙門呈開啟狀態時會有困難。

YF-23一共進行50次,總計65小時的試飛項目,最大空速達到1.5馬赫,最大負載達到7G,最大攻角達到25度。

YF-23與YF-22的各項性能比較目前仍是機密,不過根據外界的觀察,YF-23的飛行速度較高。雖然沒有向量噴嘴和水平控制面,後機身結構反而比較簡單,重量也較輕。YF-23與YF-22在大部分的飛行包絡線範圍下的性能差距不大,YF-22隻有在低速下的控制性略勝一籌。

兩款飛機都採用內置彈艙,必要時可以在機翼下另外攜帶武裝。但是YF-23的量產型將需要延長機身以加入另外一個彈艙。設計團隊皆宣稱這兩種飛機都沒有攻角限制,同時都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鯤鵬講武堂 的精彩文章:

1952年的今天打響了抗美援朝最慘烈的一戰上甘嶺戰役
蘇聯軍工的狂想477工程擁有兩台發動機四條履帶的科幻坦克
我們曾經是戰士 沉眠太平洋海底的二戰戰機殘骸
安奇奧攤頭的噩夢 德軍使用的法制施耐德列車炮
世界第一枚可實戰氫彈的投擲過程 喪鐘為誰而鳴

TAG:鯤鵬講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