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寒易除,一濕難去!中醫:這6件事讓你濕氣纏身
你有沒有發現,身邊總有一些人每天像打雞血一樣,精神煥發、紅光滿面,而自己卻總是萎靡不振、沒有精神,皮膚也暗淡無光,就連上個廁所都不痛快,去醫院檢查幾乎各項指標都正常,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這滿身的小毛病,在中醫學中被稱作「濕氣」,說到濕氣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很多人上廁所,會發現自己大便溏稀不成形,需要很多手紙才能擦乾淨,有時候還會腹瀉,肚子脹脹的,臉上、頭上都冒著油光,身上像穿了一身沒有晾乾的衣服一樣,真可謂大病沒有,小病一身!那我們該怎麼辦才能祛除這些濕氣呢?我們生活中哪些行為會讓濕氣上身呢?
第一個,洗頭後用毛巾捂著,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如果洗完頭一直用毛巾捂著,很容易導致濕邪入侵,建議洗完頭後儘快用毛巾擦乾或是用吹風機吹乾。
第二個,貪吃生冷,這個大家都知道,生冷寒涼的食物會影響我們身體氣機升降,讓水濕無法運化,滯留在胃腸道中,誘發食欲不振、腹瀉、腹痛等癥狀。
第三個,吹空調,流汗本身是散濕特別好的途徑,但是很多人喜歡吹空調,甚至晚上也要開著空調入睡,這些都會導致濕氣很難散出體外。
第四個,晚上九點以後洗澡,晚上九點屬於「太陰之時」,這個時候陽氣伏於體內,體表就會失去保護,身體低於濕邪的能力也最弱。
第五個,過度酗酒,長期飲酒容易導致濕氣聚集,脾胃功能失調。
第六個,久坐不動,久坐不動最傷脾,而脾主肌肉,主運化水濕,如果缺乏運動很容易導致濕氣運化不順。
下面教大家一個祛濕養脾的好方法,那就是經常按摩豐隆、足三里、脾俞這三個穴位,豐隆穴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足三里很多人都知道,位於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往下約四指寬處,而脾俞穴位於位於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每天按摩這三個穴位50-100下,可以起到很好的祛濕養脾的效果。


※「濕氣」是女性健康的大隱患!悉心調理是關鍵
※大便惡臭說明你濕氣太重了!注意4個細節,早日排除濕氣!
※濕氣重身體虛?泡腳時放一把不值錢的它,濕氣一掃而光,全家適用
※預防濕氣的最佳時節,每天一杯,讓你告別痘痘,神清氣爽
※肚子減不了,大腿瘦不下,每天堅持喝點「它」,排除十年濕氣,一身輕鬆
TAG: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