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到底該不該吃肉?只要把握三個要點,就可以放心吃肉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病症,同高血脂、糖尿病一起被認為是中老年多發病。這一類患者平時的飲食要非常注意,一不留神就有可能升高血壓。高血壓患者進入了「多事之秋」。不少人因為飲食起居調理不當,出現血壓升高,甚至引發心腦血管併發症。心血管科名中醫指出,高血壓患者分為不同的證型,而每一種類型在降溫、飲食、運動等方面均有不同之處,注意這些生活細節,更容易平穩度秋。
高血壓患者到底該不該吃肉?
(動物)肉是人體動物蛋白的來源之一,裡面含有人體不能合成、必須由外界獲得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以供人體合成自身需要的蛋白質。人體缺乏蛋白質也不好,也會加重動脈硬化,適當的補充奶、魚、肉(瘦肉)、蛋、大豆製品不可或缺。而且好像沒有哪本教科書和高血壓防治指南說過高血壓患者不能吃肉,只是讓患者均衡飲食,控制油脂、膽固醇攝入。因此,高血壓患者不要誤解,高血壓患者是可以吃肉的。
高血壓患者到底該不該吃肉?只要把握三個要點,就可以放心吃肉
1、少吃肉
肉類是我們膳食中蛋白質最主要的來源,根據種屬的不同,肉類分為:畜肉類、禽肉類、水產類。而控制高血壓,我們不能僅僅盯住舒張壓和收縮壓兩個數據,還要關注血糖和血脂,因為這」哥仨是難兄難弟」經常搭著伴出現。
還好,這三種慢病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控制膳食總熱量和膳食脂肪總量,少吃脂肪含量高、膽固醇含量高、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畜肉,多選擇去皮禽肉、膽固醇含量低的水產品。您可能會告訴我世界衛生組織WHO說了:在飲食中不限制膽固醇攝入。很抱歉,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仍然需要控制膳食中膽固醇的攝入量。
2、吃好肉
什麼是好肉?上一條已經說的很明白了,此處有勞上翻複習一下。好肉首先不是腌漬的肉類,在新鮮的肉類中脂肪含量少、膽固醇含量少的豬牛羊裡脊或後腿的(每百克中膽固醇含量55毫克左右,在肉類中屬於較低的水平)瘦肉依然是好肉,但每天的攝入量推薦為50克,不宜過多。
此外,動物的血和去皮雞胸肉、雞腿肉或鴨肉都可以選擇;膽固醇含量低的魚肉等肉類可以放心選擇。上述禽類和水產品每天的推薦攝入總量最好不超過100克。在魚肉中,海水魚中鈉含量一般比淡水魚高,在烹制的時候需要記住少放鹽。以下表中黃花魚和武昌魚為例,含鈉的比例大約為3:1,而高鉀低鈉飲食是高血壓患者的膳食原則第一條!
3、會吃肉
會吃肉更重要,即使是好肉,不會吃也可能更糟糕。比如魚肉,首先應該避免煎炸,選擇以水或蒸汽作為烹調傳熱的方式,清蒸、清燉、侉燉、涮、汆都可以,以免膽固醇氧化更進一步損傷心血管,影響血壓、血脂和健康。


※血管堵了別犯愁!餐桌上的幾款靚湯,常喝清血管,高血壓的快存!
※高血壓最怕這5種「鎮壓劑」,每天吃一點,血壓一降再降
※高血壓傷害內髒的6種表現
※科普:早知早預防!高血壓病患到彌留之際都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得了這個病
※營養過剩導致高血壓,降血壓為什麼還要補充營養?
TAG: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