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倪元璐書學王羲之、顏真卿、蘇軾,書法以險寓正,風格奇倔剛毅

倪元璐書學王羲之、顏真卿、蘇軾,書法以險寓正,風格奇倔剛毅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號鴻寶,浙江上虞(今紹興市上虞區)人,明末官員、書法家。明天啟二年(1622)進士,歷官至戶、禮兩部尚書,書、畫俱工。

倪元璐書法靈秀神妙,行草尤極超逸,最得王右軍、顏魯公和蘇東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筆鋒棱四露中見蒼渾,並時雜有渴筆與濃墨相映成趣,結字奇側多變,書風奇偉,後人對他有"筆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勢足、意足、韻足"之"三足"的稱譽。他突破了明末柔媚的書風,創造了具有強烈個性的書法,與黃道周、王鐸鼎足而立,並稱"明末書壇三株樹",又於王鐸、傅山、黃道周、張瑞圖並稱"晚明五大家",成為明末書風的代表。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師,元璐自縊殉節,卒年五十二。弘光時,追贈少保、吏部尚書,謚文正,清廷賜謚文貞。著有《倪文貞集》。

倪元璐書畫俱工。其書法學顏真卿。清吳德璇《初月樓論書隨筆》評曰:「明人中學魯公者,無過倪文公。」其書深得魯公厚實勁健之筆意,而更為勁峭,結體趨於扁方,呈欹側之勢,以險寓正,風格奇倔剛毅,於明末自成一格。行草書用筆蒼古勁爽,結字跌宕奇逸,章法字距茂密,行距寬疏,注重節奏變化,書法以氣骨見長。

秦祖永《桐陰論畫》中說:「元璐書法靈秀神妙,行草尤極超逸。」康有為曾評:「明人無不能行書,倪鴻寶新理異態尤多。」傳世作品有《舞鶴賦卷》、《行書詩軸》、《金山詩軸》等。著有《兒意內外儀》、《倪文貞集》。

他的書法受顏魯公、蘇東坡影響而絕不為成法所拘,往往縱筆疾書,隨心所欲。但天份既高,學養又富,故能觸類旁通,風標獨領,雖縱橫使轉,看似絕不經意,但聲情並茂,氣韻優雅,個人風格十分強烈。

觀倪元璐作品,大多彰顯出老拙之意態,表現出稚拙之趣。由於晚明尊碑意識產生,對倪元璐書風的形成有著巨大的影響,致使倪元璐對二王帖學的傳統模式由親和到冷落再到反叛。同時,也使明代書法從優美走到了壯美。

「拙」,與工巧相對應,不求工穩平整、精美與含蓄的美。倪元璐書風相較於其它任何時代更突出尚質與尚意的特點,不斤斤計較於技法的完美與精細,只求精神與神采,表現出「大巧若拙」之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晉堂書法 的精彩文章:

一個開飛機的書法家王道國
全國第四屆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作品搶先看
近距離拍攝的王鐸書法真跡,筆法一覽無餘
筆法健勁、古拙質樸的黃道周書法欣賞
毛澤東主席親筆信封書法欣賞

TAG:晉堂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