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五年內,將是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黃金時期
動漫產業被譽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未來三五年內,將是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黃金時期。重慶市(以下簡稱「我市」)動漫產業起步較晚,產業規模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研究發現,制約我省動漫產業發展的瓶頸是欠缺形成產業的市場環境、動漫人才短缺、企業缺少發展資金、缺乏本地動漫品牌、動漫產業鏈斷裂等問題。筆者認為,要想使我市動漫產業規模化、產業化、商品化,促進其快速成長和發展,當務之急是培育動漫市場,優化動漫教育。
一、動漫產業 (一)重慶動漫產業現狀 2009年在金融危機背景下,重慶的文化產業發展逆世上揚,全年實現增加值187.5億元,佔全市GDP比重近3%,連續5年保持增長,而動漫產業又是重慶文化產業發展重點扶持的項目。重慶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北部新區高新園動漫基地、西面沙坪壩區大學城數字娛樂基地、東面南岸茶園新區動漫基地、南面九龍坡區視美動漫產業及教學基地,從五大動漫基地我們可以看到,動漫產業的硬體建設已在重慶全面鋪開。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幫助中小動畫企業融資,重慶市已初步完成投融資平台的構建,2009年成立了「重慶宣傳文化發展基金會」「重慶文化產業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動漫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提高、資金問題得到了保障。 國內首家美國上市的動漫公司海集團宣布,將投資1000萬在重慶建動漫基地。這就意味著好萊塢大片的電影特技效果有可能放到重慶基地製作,《阿凡達》《飛屋環遊》等電影的頂尖動漫製作技術對於重慶的企業來說也就不再陌生和神秘。再加之重慶本土的視美、意動、享弘等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行業影響力的動漫公司發力,以及若干各具特色的工作室、民間社團、動漫媒體,如《漫天下》等的參與,以及政府主辦的「中國西部動漫文化節」作為一個整體營銷品牌的長期設立,重慶企業產品流和參與方共同搭建的中上游產業鏈效應初步顯現。
(二)存在主要問題 重慶動漫的「硬體」已在幾年內初步建立,現在需要重視和發展的是「軟體」。動漫人才作為「軟體引擎」,其培養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近年來動漫產業遭遇發展瓶頸,其中一個制約因素就是人才的缺乏。在動漫產業硬體建設開展得如火如荼時,大陸動漫電影的票房卻不盡如人意,動漫學界對中國動漫作品研究表露出幾點問題:1.中國動漫能製作高技術含量的3D動畫,但缺乏故事創意,使作品流於技術展示;2.作品質感不強,大陸動漫基本屬於一拍三、一拍四,甚至是一拍六,畫面十分粗糙;3.有好的故事創意,但不重視講故事的敘事方法和電影鏡頭語言,動漫作品未能抓住觀眾的眼球; 4.中國現代動漫文化符號缺失,導致各國文化雜糅,動畫作品形象、場景拼湊居多,原創甚少。 二、優化動漫教育 近幾年,我市各大院校相續增設了動漫專業。筆者認為,優化動漫教育,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雙證制教育,符合企業要求 由於動漫行業的設備投入大、軟體的更新快,學校有關動漫專業的設備投入並不完善,師資對新技術的掌握相對較晚,導致了現在學位教育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理想狀態是讓學位教育和職業教育相結合,即鼓勵學生在取得畢業證書的同時,也去考取技能型證書。
(二)加強校企合作,解決人才瓶頸 動漫企業更願意聘用有經驗的「實用型人才」,應鼓勵高校與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方式。可探索「訂單」式用人模式,由企業下人才培養訂單,學校按要求培養人才;也可探索簽約聯合辦學,學生的專業課教學、實習在企業實施,使學生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解決學與用脫節的問題。 (三)建立動漫培訓基地 高校擁有雄厚的硬體設備與師資力量,應投入資金成立動漫培訓中心,建立公共培育基地加大對社會青年的短期技能培訓。 (四)整合教育資源,構建教學基地,加快各個層次的人才培養 根據我省大中專院校設置動漫專業情況,建設培養高中低三個層次人才的動漫遊戲教學基地,在專業設置、師資互聘、教學設備共享、項目合作開發等方面加強合作。
(五)興辦民間動漫學校 利用民間資金和技術,創辦動漫專門學校、企業附屬學校、特設專業強化訓練學校等機構培養動漫人才。 (六)引進省外動漫產業人才 提高待遇,大量引進動漫人才,緩解我省當下動漫師資緊缺現狀。 三、增強動漫產業活力 動漫產業是一個包括創作、發行、播出、授權、衍生產品開發等環節的產業鏈,環環相扣。我市動漫產業要想進入發展的快車道,需通過增強各個環節的活力,大力開發衍生產品。(1)夯實動漫產業基礎,拓展動漫產業發展渠道。(2)探索融資方式,增強企業張力。(3)完善動漫商業化運營模式。動漫產業關聯社會的方方面面,只有努力培育社會動漫文化環境,整合現有社會動漫教育資源,深挖本土文化精髓,學習國內外成功產業鏈模式,動漫產業才能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