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IMF報告:亞洲及中國將繼續引領全球經濟增長

IMF報告:亞洲及中國將繼續引領全球經濟增長

(原標題:IMF報告指出:亞洲及中國將繼續引領全球經濟增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華盛頓10月15日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針對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地區經濟展望:2017年10月最新預測》指出,亞洲及太平洋地區今年、明年經濟增長預期分別為5.6%、5.5%,亞洲及中國以其強勁的增速將繼續引領全球經濟增長。

報告強調,亞洲強有力的消費和投資及好於預期的外部需求等因素推動了經濟增長的回升。與此同時,由於目前仍然面臨種種風險,包括中國的信貸快速增長、保護主義不斷抬頭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將使各經濟體政策制定者繼續加快改革步伐。

IMF亞太部主任李昌鏞表示,亞洲經濟增長勢頭保持強勁,因而處於一種有利地位。該地區的利好因素為實施各項結構性改革和解決各種脆弱性問題提供了機遇。

目前,亞洲的金融形勢也較為有利,這得益於今年上半年資本的大規模流入。雖然對經濟增長前景的預測已經上調,但是今年的通貨膨脹率卻被下調至2.3%,相較今年4月份的預測,下調了0.6個百分點,主要是因為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及本幣升值。

不過,亞洲經濟增長強勁但並不均衡,該地區經濟增長的總體回升可歸因於中國、日本、韓國及東盟各國經濟增長強於預期,這幫助抵消了澳大利亞和印度增長前景的減弱。特別是中國,作為該地區最大的經濟體,今年的經濟增長有望達到6.8%,明年為6.5%。

對中國今年經濟增速的上調,反映了中國上半年基礎設施支出依然強勁有力,以及房地產部門抵禦風險的能力。中國具備在未來3年至5年維持強勁經濟增長的潛力。

報告指出,亞洲經濟增長未來所面對的風險與挑戰並存。從積極方面看,受益於信心增強和更有利的市場條件,中國的經濟增長和日本的周期性復甦可能會比預期更為強勁和持久。然而,全球金融環境突然收緊可能引發破壞性的資本外流,這尤其會影響到亞洲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削弱其增長前景。亞洲經濟體由於其貿易開放度和與全球價值鏈的融合,特別容易受到保護主義的影響,若全球轉向實行內向型政策,就可能抑制亞洲的出口並減少該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四季度市場流動性將保持總體平穩
睡覺就是美容!堅持8個小習慣,再也不失眠!
吸一口煙等於接觸 78 種致癌物!這 4 個小知識能幫你戒煙
婦科術後的「流食免奶」到底是什麼?
熱水泡腳治療「老寒腿」?小心越泡越嚴重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