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從裡到外都是寶,還能治療這麼多疾病呢!
秋季一到,就預示著吃橘子的季節又到了。因為大家的喜好不同,有人偏愛吃酸一點的,有的人偏愛吃甜一點的。所以從初秋一直到深秋都會有橘子售賣。初秋的橘子皮是青色的,當然相對來說會酸一些。越到深秋橘子皮越黃,而果肉也會甜一些。小時候吃橘子,大人都會告訴你,不要吃太多了,容易上火。小孩兒這些道理是聽不進去的,只有自己嘗到苦頭了,才會真正明白這些道理。所以後來事實也證明確實如此,橘子吃多了,嘴唇容易上火脫皮、鼻腔里也會火辣辣的疼,有時候扁桃體都會跟著發炎。
橘子是浪費不了的,當橘子還是青色的時候,人們會把吃完後剩下的皮晒乾,人們稱這種皮為青皮。而橘子成熟變黃後剝下來晒乾的皮稱為陳皮。民間常常用陳皮燉肉,老一輩的很多人都說陳皮燉肉能健脾行氣助消化,也說青皮有同樣的作用。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對的,青皮和陳皮雖然都為橘子皮,但它們的具體作用卻相差很多。
從歸經上來說,陳皮歸脾、肺經,青皮歸肝、膽、胃經。陳皮和青皮雖然都可助消化,陳皮重在理氣健脾,治療因脾胃氣滯所導致的脘腹脹痛,或是因脾虛濕困所導致的腹脹和食欲不振。而青皮重在消積化滯,治療因吃太多不能消化所引起的胃脘部脹痛。也可治因肝氣鬱結太過、肝鬱乘脾所導致的脘腹脹痛。總的來說,陳皮重在治療虛證,而青皮入肝經重在行氣治療實證。
除此之外,陳皮還可燥濕化痰,治療痰濕壅滯所引起的痰濕咳嗽、胸悶氣促等。痰濕壅滯所導致的咳嗽,咳痰的時候往往色白量多。治療這種咳嗽可用陳皮配伍半夏、茯苓使用。
不止橘子皮是葯,橘葉、橘絡、橘核都是葯。橘葉的功效和青皮相似,都可疏肝行氣,治療因肝氣鬱結所導致的脅肋疼痛。橘絡是附在橘子上的那一層白色的東西。可行氣通絡、化痰止咳。治療因痰多氣滯引起的脅肋疼痛和痰多咳嗽。橘肉裡面的橘核也是一味葯,可行氣散結止痛。對於氣滯所引起的乳房脹痛和結塊效果是很好的。
由此看來,秋季買橘子吃還是很划算的,一樣都不會浪費。要是近段時間有什麼煩心事,心裡不舒服,又不知該怎麼釋放心情的話,不妨買一點橘子吃(得連著橘絡一同吃下),用青皮泡水喝,幫你疏疏肝氣,緩解一下你抑鬱的心情。但橘子吃多了是會上火的喲,所以不要吃多了。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像小時候的我一樣,自己先試試,驗證一下,到底會不會上火。
【本文由「本草世界」新媒體原創出品,作者緩緩歸,圖片來源於網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使用】


※不想陷入愛情卻無法自拔,這是愛情上癮
※「欣欣向蓉」的套路是金錢的陷阱,而離婚可能也與信用分數有關
※國家法定傳染病「艾滋病」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自我護理1
※男人也有低潮期,你懂他的心事嗎?
TAG:觸點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