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鹿晗讓你意外嗎?

鹿晗讓你意外嗎?

上個周日,鹿晗公布戀情,微博伺服器因這條不足二十字的微博短暫癱瘓。這不是鹿晗第一次讓我們驚訝,他曾因單條微博評論數高達?100,252,605 條而創下吉尼斯記錄。在編輯部的選題會中,帶有鹿晗這個名字的流量和數據讓我們頻頻咋舌,為此我們邀請了採訪並撰寫《鹿晗的粉絲帝國》的 GQ 主筆,兩位對鹿晗沒有任何了解的作者以及兩位鹿晗粉絲,他們為我們呈現了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見,我們也試著在矛盾中去理解,「鹿晗」怎麼意外闖入了我們的生活,又帶給我們怎樣的思考?

鹿晗讓你意外嗎?

何瑫

GQ主筆,《鹿晗的粉絲帝國》作者

兩年前為了做《粉絲帝國》的選題,集中採訪了一批鹿晗的粉絲。當時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個點是,面對「如果偶像有了女朋友,你會怎麼想」這個問題時,鹿飯們的反應很出乎我的意料。

上一代人也不乏追星族。但是我在採訪中感受到的一個很大的差異在於,70後或者80後的粉絲,他們對偶像通常還是有一定訴求的,他們還是說,我喜歡這個人,希望能得到一些回饋,希望能和這個人見面,女生喜歡男明星,如果明星結婚了就很受打擊,恨這個人,要在這個人身上滿足男女情感的需求。

但是很多鹿飯不這麼想。她們認為這種想法把她們對鹿晗的情感矮化了,世俗化了。她們會把自己對鹿晗的情感不斷崇高化,覺得這比「崇拜」、「欣賞」、「愛慕」更深刻更高級,其他的念頭會破壞它的「純潔性」。「鹿晗對我們來說就是指引人生方向的一盞明燈。」

兩年過去了,鹿晗發布那條微博後,當時接受採訪的一位粉絲站站長第一時間在微博上宣布脫粉。

鹿晗宣布戀情的微博一度使微博伺服器陷入癱瘓。

馬路

單讀好基友

首先說明我沒有閱讀任何相關報導、文章(朋友們在社交網路的談論讓我有一些了解),我不是鹿晗的目標受眾,也不覺得所謂「鹿晗現象」有任何觀察、分析的價值,只能簡單說兩點。

「鹿唅現象」之所以和以往「四大天王」或者更晚一些的偶像之類的不同主要是網路賦予的「鹿飯」自組織的可能性,以前的瘋狂粉絲們只能小規模地組織,而如今經過近年來社交網路的不斷增長,網路使用者的組織能力也隨之不斷升級,產生了這個似乎很不同的「鹿晗現象」。本質上和悠久的追星現象沒有區別。人們需要歸屬感,在一個沒有宗教傳統的國度更是會迷戀所有類宗教的替代品。

另外,看到有人評論說鹿晗的粉絲種種非理性表現讓他很難不歧視女性云云,我表示 WTF ,歷史上的絕大多數暴力都是年輕男性造成。說近點,戰狼的粉絲中各個年齡段的男性的無腦、痴狂比起「鹿飯」怕是可怕多了。

寧要鹿黨,不要狼黨。

lol

前鹿晗粉,但戀情公布前已轉路人

首先說說我是怎麼從路人轉粉再轉路人的。

我之前完全不追星,但在去年「人生低谷期」的一天,突然發現,聽鹿晗的歌能讓我抑鬱的心情好起來。鹿晗本人一直致力於傳播正能量,而我也十分驚訝於鹿晗的粉絲們的自我約束力和彪悍的行動力,畢竟偶像與粉絲都是相互影響的。去年鹿晗一直很努力地接大牌代言、接電視劇、出新歌,確實使我不斷暗示自己「不要灰心我也要努力」。從那之後,我就這樣作為一個路人粉默默地關注著鹿晗的消息,會因為他接了新的高端代言而興奮,也會因為網上莫名其妙的黑子而氣憤。

就這樣一直到一兩個月前,興許是過了「熱戀期」,開始留意到他演技的不足、音樂作品質量的下降,而且對部分鹿飯攻擊其他藝人(尤其鹿晗的節目搭檔迪麗熱巴)的行為感到不滿。而當初他對我的滿滿的正能量的支持也不再像開始時那樣明顯。此時我已經找不到繼續高度關注鹿晗的意義了。我依然很感激他在我最頹廢的時候出現在我的認知里,以耀眼的姿態為我樹立了一個模範,一定程度上幫我找回了持續拼搏的狀態。

然後是關於鹿晗公布戀情這件事的看法。

單就公布戀情這件事情本身來說,我覺得是值得肯定的。談戀愛本就是戀人之間的事,直接坦誠地公開既是對自己對姑娘負責,也對粉絲有個交代(我記得鹿晗當初說過談戀愛不會藏著而會直接公開)。作為一個以顏值和人設起家,藉助粉絲經濟紅到現象級的偶像,此番不顧行業潛規則選擇踐行對粉絲的諾言,也讓人看到了他不甘於停留在一個頂級偶像的定位而希望有朝一日以實力示於人前的決心。

雖然之前我就已經不再是他的粉絲,但希望鹿晗能挺過這次的全網黑(樹大招風,畢竟人氣這麼高,能挺過去積極影響也許會更大),讓各大偶像數不勝數的「女友粉」們都清醒些,也讓藝人們(不論業務水平高低)看到不被粉絲經濟潛規則綁架的希望。我沒怎麼關注過關曉彤的作品,所以對業務水平(演技)不做評價。關於這兩個人在一起,實在是跟我沒什麼關係,他們開心就好……

鹿晗演唱會上,因1731人同時戴上鹿角刷新吉尼斯紀錄

@YourSong_鹿

#鹿晗#超級話題粉絲大咖,微博娛樂博主

作為鹿飯我們自然是希望鹿晗可以幸福開心。他以這樣的方式對外公布有點意外,但是很坦蕩。因為鹿晗以前在採訪的時候說過有女朋友會第一時間告訴粉絲,不會藏著掖著,而且公布那條(微博的)評論中,根據跑男兄弟的評論可以看出來他們都是不知情的,所以他沒有偷瞞,很坦蕩。因為鹿晗最近一直在拍戲嘛,我們都以為他一直忙於工作沒有時間考慮這些,因戲生情有點意外。

就像這次鹿晗周五微博我那條熱評一樣,該在的都在呢。如果脫飯的只是因為鹿晗有女朋友了那也沒什麼好說的,就是希望她們不要回踩。2015 年 7 月 10 日是鹿晗發的第一個星期五微博,之後每周五就都會發微博,這是「鹿家」不成文的規定,從沒失約過,他堅持了兩年了。

這周鹿晗的「星期五微博」下的熱門評論

我從 2013 年 4 月 7 日開始喜歡他,到今天 1651 天。我一般就是在(#鹿晗#)話題里安利一些鹿晗作品歌曲之類,因為我們覺得大部分路人想要了解鹿晗的話都會去他的微博或者他的話題里,不是說做什麼工作,就是給他做數據,他可是話題 TOP1。前兩天有點害怕星期五的約定,但其實根本不用擔心,他還在啊,他很在乎粉絲的感受。比如在拍甜蜜暴擊的時候,粉絲去探班應援,送一些吃的,他真的主動出來見粉絲,還特別害羞地和大家說這是我粉絲送的。所以吧,如果是真愛粉的話喜歡的是鹿晗本身而不是鹿晗單身。

我覺得不追星的人是不會了解這種感覺的,與其說喜歡他堅持了多久,不如說已經成為習慣了。我不能說我的生活有他沒他有什麼不一樣,但是有他覺得整個世界都是善良的。

蕭軼

單讀編輯

作為 89 年出生的准九零後,是在選題會上才知道鹿晗、張藝興和 EXO 等是如何紅起來的。那場選題會,從最初談到這些明星時感到無比無聊,到最後被普及了一遍包括 SNH48 等在內的當下明星時,卻又發現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同時,也隱隱感覺自己躲在書堆中似乎越發像個「無論魏晉,不知有漢」的桃源中人,真可謂因書而自絕於人民……

走在地鐵里,踏入電梯內,打開網頁,隨處可見這些人,儘管與我天天見面,但我實在不知這些人是如何火起來的。他們的歌似乎我從來沒聽過,他們的電影電視劇我也從來沒看過,然而就這麼地似乎破土而出瞬間就火起來了。猶記得某次在公交車上,見車載屏幕上播放麥當勞廣告時,我與朋友嘀咕了一句「這人是男的還是女的」,本是無意冒犯的純粹求證心態,卻在公交車上被旁邊一群初中女生罵了一頓:不許這麼詆毀我們家鹿晗!

我還有一位出版社編輯朋友,曾在朋友圈拍攝了一堆影像,拍攝對象是北京各處地鐵內部場景,無論他指向哪個方位拍攝,也無論他如何採取避免的視角,他的攝像頭都無法逃離吳亦凡的存在。該組照片,其名之曰「逃離吳亦凡」。這組影像,讓我想起了當年一部電影《尋找周杰倫》。「尋找」與「逃離」,構成了一組對比辭彙,似乎隱約地代表了兩代明星的社會存在方式。

在選題會之後,我查閱了相關的新聞報道及評論,似乎明白了這兩代明星之間的區別,甚至吳亦凡、鹿晗這一代人還不能稱之為明星。鹿晗這一代的身份有別於周杰倫那一代,區別在於偶像這一身份。周杰倫那一代似乎稱之為明星更為合適,但明顯尚未抵達偶像的身份。從趙薇那一代到鹿晗那一代,明顯地存在著裂變感,身份的賜予似乎更多地藉助於粉絲力量的形塑,一種更為徹底的市場化運轉方式?感覺二者之間背後的力量開始發生了重大變革,似乎粉絲的力量正在逐漸增強,更接近於日韓的明星製造工業化生產模式。

日本超人氣女團 AKB48 「握手會」盛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娛樂方式與情感投射,就像民國時期黃酒為上,而四九年後則白酒天下。溯流而上,從革命英雄到硬漢男人,從老幹部風到小鮮肉包,明星面孔隨著時代而變化,背後有著時代的印記,也有著生活的指向。隨著我們與時代品味之間的隔閡加重,真的說明我們正在慢慢變老,畢竟我們不能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畢竟,時代更迭,明星也好,偶像也罷,一切堅固的東西都將煙消雲散,一切神聖的東西都將被褻瀆,人們終於不得不冷靜地直面他們生活的真實狀況和相互關係。也如以賽亞·柏林所言:「關於人類事務的所有核心都源於個人困境:柏拉圖如此,康德、休謨、斯賓諾莎、弗洛伊德、馬克思等等也無不如此……我興高采烈而又漫無目的的外表與我心中始終不肯平靜的焦慮不安之間的差距實在太奇怪了。」然而,無論如何,依然對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充滿鄉愁。

如果粉絲們通過抱團築像來確定自己的身份感,那麼不追星的我又該如何去安放自我呢?明星隨時代而更迭,似乎被拋棄得如此無情而決絕,他們的紅極一時與黯然落幕,就已註定著這種身份感的確定是如此的虛幻。既然一切都將煙消雲散,一切都將面臨褻瀆,為了在時代與社會中更好地安放自我,我寧願選擇那些較之於其他稍加堅固的事物作為參照坐標,或許更能給予自身安全感——他們是納博科夫、漢娜·阿倫特、布羅茨基等被人談論得更為長久的歷史坐標們……因為,明星們是獻給有限的大多數,而那些歷史坐標們則是獻給無限的少數人……

GIF/1K

單讀出品,轉載請至後台詢問

無條件歡迎分享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關注單讀海外賬號

instagramowmagazine

facebookOWmagazine

識別圖中二維碼,購買全新上市的《單讀15:我們的黃金時代》

這本書我覺得o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單讀 的精彩文章:

他在宿醉中闖入大海
本想成為科恩,卻拿到了諾獎
七個人聊七個詞語
天才的編輯是怎樣的?
香港有嘻哈 單讀

TAG:單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