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船上想跟聲吶員一桌吃飯?排隊申請也未必有機會
聲吶是水面艦艇和反潛直升機搜索潛艇的唯一有效工具,而使用這一工具偵聽和尋找潛艇的人就是聲吶兵。
聲吶搜索潛艇的方法一般分為主動和被動兩種。主動聲吶自身發出聲波,聲波碰到潛艇外殼之後發生反射,再由聲吶的接收端通過接收反射波來辨識這是個什麼目標;被動聲吶則是完全的沉默者,它是單純依靠截獲潛艇本身發出的高中低頻雜訊來確定目標性質和位置。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先進驅逐艦的艦載聲吶一般都同時具備主動模式和被動工作模式。
早期軍艦上使用的聲吶都是安裝在船體內或者一個可以在一兩米距離內收放的整流罩裡面,這種情況下艦艇主機輔機等設備輻射的雜訊和艦艇本身的航行雜訊交織在一起,對遠處傳來的回聲構成了比較嚴重的干擾,如果在信號處理技術上做得不夠好,就將大大降低聲吶的信噪比,從而縮短了艦艇發現和定位敵方潛艇的距離。二戰的無數例子告訴我們,發現距離短往往意味著這種水中對抗的勝負可能發生變化,死掉的將很有可能是驅護艦而不是潛艇。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戰後英美蘇等國研製了很多種拖曳式聲吶,目前分為水下拖曳式被動陣列聲吶(TASS)和變深聲吶(VDS)兩大類,這些拖曳聲吶尤其是TASS當然是越長越好,要儘可能遠離艦艇自身雜訊,這將極大的改善聲吶工作環境從而擴展對潛搜索距離。
在聲吶使用模擬信號的時代,聲吶站如論如何改進,也只能具備非常簡單的對水聲初步分析的功能,水中目標的偵聽和種類識別精度幾乎仍然是完全由聲吶員的素質能力決定。直白點說,也就只有老司機才能從聽起來沒什麼的雜訊中很快發現異常,並且揪住敵方潛艇或發過來發現敵方水面艦,這中間細微的差別,在教科書上很難完全加以描述,甚至加拿大海軍的資深聲吶員們曾經結成幾個別人難以涉足的小團體,被其他潛艇兵戲稱為「巫師部落」。
下圖為加拿大海軍的一名「巫師」——哈利法克斯級護衛艦上的資深聲吶員。
到了今天,數字化的聲波處理技術已經可以部分地替代聲吶員來識別目標,主要的實現手段時分析聲吶站顯示屏上的聲波輪廓,聲波輪廓當然是越清晰越好,經過軟體和資料庫中存貯的既有情報相比對,在幾千分之一秒內軟體就能識別出目標類型,而且比人類更強的是功能足夠強大的軟體和硬體結合在一起,將可以同時對幾千個乃至幾萬個目標的特徵進行同時分析。這是數字化聲波處理在輔助決策上遠遠超出人類的地方。
雖然使用軟體可以快速和準確地比對和識別目標,並能使其可視化,但是水聲情報目前對於軟體來說還是過於複雜了,軟體只能在追蹤和識別上提供輔助作用,對於目前軟體難以分析的部分,最後把關並作出判斷的還是聲吶員。人的感覺在目前階段面臨著分析模式複雜和運算量極大的瓶頸,還是是軟體難以模仿和超越的。
水面反潛艦艇的聲吶員以往從事的基本都是純粹的深海反潛,除了水聲數據和水中目標情況之外,他們對本艦作戰環境並沒有多大了解,即便敵人投下的滑翔炸彈距離本艦不到20公里了,如果沒有艦上警報系統的提示恐怕他們也還是一無所知。今天也一樣,聲吶員一般不知道本艦周圍有沒有水上目標,而且他們平時也根本沒機會通過了解航海數據掌握本艦的具體位置換句話說,聲吶員是在一種以本艦為原點的矢量系統中思考問題的,就連水深數據等也是詢問作戰指揮中心(CIC)後才知道。
下圖為美軍伯克級驅逐艦DDG 92蒙森號上的CIC里的聲吶官戰位。
在淺海反潛中,作戰環境對搜索、探測、識別等有著決定性影響。所以,聲吶員必須對作戰環境有著充分的認識,眼光不能只盯在聲吶顯示屏上,還要把海底地形等與任務有關的信息通過海圖標註出來 ;一些必要的補充情報要從資料庫導出,以圖表的形式在顯示屏上標示,才能實現戰場監視可視化。
巫師們(劃掉)聲吶員們的傳統技能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根據預測搜索距離選擇一種最合適的搜索模式,通過聽辨回聲和觀看CRT顯示屏找出和定位目標。不過到了數字化時代,聲吶員面臨一項更重要的選擇,那就是在最短時間內決策 TASS 和 VDS 最合適的探測深度(根據航速確定拖曳纜長度),在這之後才是選擇搜索模式,另外還需要選取減少雜音的合適計算程序和最合適的係數。
下圖為皇家海軍特拉法爾加級潛艇鋒利號(S-91 HMS Trenchant)的聲吶員們在岸上設施接受使用新型聲吶顯控台的培訓。
不管數字聲吶的性能有多麼牛叉,對作戰能否完全發揮作用,其關鍵要素依舊掌握在巫師們手中。今天的反潛作戰信息已經被整合到作戰情報中心(CIC),但全世界數量眾多的驅護艦上的聲吶員依舊不能直接瀏覽CIC其他戰位所收集的信息,比如水深、水面海況、本艦艦位等。當然了,這裡說的好像如果聲吶員不能掌握戰場環境就不可能打贏淺海反潛戰一樣,其實,反潛戰和其他作戰一樣,都是大家在比爛的過程,誰落後不堪的地方少一點,愚蠢的錯誤犯得少一點就能贏,對手的潛艇聲吶兵也往往同樣無法獲得淺海海區的作戰環境情報,那就看誰能首先把這些信息整合給聲吶員。
下圖為2015年拍攝的052C型艦150長春號的聲吶員戰位
在反潛戰方面,我國海軍因為屬於後發的海軍力量反倒佔據了一點便宜,那就是老裝備的數量少技術極端落後,往往連升級的價值也不具備,新艦艇的大批服役使我軍研製的新型反潛戰系統可以快速部署到一線部分,不必像歐洲海軍那樣通過反反覆復的各種升級手段打補丁。但是,我軍在深海反潛方面所取得的一點經驗,在淺海反潛方面仍然處於追趕階段,相信雖然短期內不會有實戰鍛煉的機會,但通過同友軍的演習和自身的演練,依然能夠在一段時期之後綜合和完善出我軍的一整套反潛戰術,並取得後發先至的競爭優勢。
不過,還是得培訓出世界上最出色的聲吶員。
全文完


※艦炮還有用嗎,戰列艦級的主炮到底還能不能復興?
※覆蓋長三角和山東遼寧,韓國彈道導彈威脅同樣不可小覷
※中國雖已購買多架卡-31預警機,但性能限制使其毫無機會登上航母正式服務
※美國水兵每天工作14小時,工作狀態猶如酒駕
※穿女裝不正常?naive,這才是西方海軍傳統!
TAG:雷曼軍事現代艦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