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這些藥物的名字雖然少見,但是它的讀法十分簡單!

這些藥物的名字雖然少見,但是它的讀法十分簡單!

中藥大部分是來源於植物,這就使得人們在命名的時候,多選用草字頭或者木字旁的字來表示這些植物,而剩下的那一部分便是表音的。所以很多時候碰到我們不會讀的中藥用「長字讀一半,癟字讀一邊」的土方法,確實會歪打正著。

反倒是有時候因為不了解,反而比較小心謹慎,有的甚至「自創」讀法或按照自己方言的讀法去讀,這樣發音反而讀錯了。其實,中藥當中有也有不少藥物的名字是可這樣讀的。今天就為你介紹幾個。

山柰

這味葯很多人第一感覺是讀【nài】,但是仔細一看,「柰」字上面是個木子,而「奈」字上面應該是一個「大」字。於是很多人便不確定這藥物的名字了。其實「柰」就是讀【nài】。

這味位藥物是一個溫里葯,是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山柰的乾燥根莖。味辛、性溫,歸胃經,具有行氣溫中、止痛、消食的作用。對於胃寒氣滯及飲食積滯導致的腹痛、腹脹都有治療作用。

香櫞

這個藥物的名字比較好聽,這個「櫞」字就特指 「香櫞」這個藥物的樹。香櫞是芸香科植物枸櫞或香圓的成熟果實,這個藥物是一個很好的理氣藥物,具有疏肝理氣、化痰的功效。大家從它的植物來源上可以發現香櫞的另一個名字「香圓」,可見「櫞【 yuán】」和「圓」在對這個藥物命名的時候應該是有一定關聯的。

為什麼要叫香櫞呢?雖然不知道具體原因,但是從現實的結果來看,香櫞芸香科的果實,外觀很像檸檬,只是表皮相對粗糙而已。芸香科的植物果實大多氣味芳香,與香櫞類似的還有柚子、柑子、橙子等,也常被稱為香柚子、香柑、香橙。所以將「櫞」的果實叫做香櫞也就不奇怪了。

芫花

「芫」字的讀音和「元」是完全一樣的。這個藥物是瑞香科植物芫花的乾燥花蕾。其實大部分以花作為藥物,一般都是用花蕾,因為花朵中的有效成分在含苞待放的時候最高,比如金銀花、迎春花、辛夷、厚朴花等。

芫花的外觀十分漂亮,可作為觀賞植物。但是,可不要被芫花的美麗所蒙蔽,它同時也屬於瀉下藥物中作用最為劇烈的峻下逐水葯的一員,味苦、辛,性溫,有毒,歸肺、脾、腎經,內服可峻下逐水、外用可殺蟲療瘡。可千萬不要拿芫花像其他花茶那樣泡水,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漢字中將這種有一個表意和一個表聲的字稱為「形聲字」,這樣的字讀起來基本符合「長字讀一半,癟字讀一邊」的規律。在中藥當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字,比如蕪荑、蔊菜、萆薢、螻蛄、薺菜、葶藶、礞石、萊菔、豆蔻、棕櫚、萹蓄等。所以碰到這些字,即使不認識大家也可以放心大膽地讀出來。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系原創作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柳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蘭中醫學社 的精彩文章:

菌類藥物雖不多,其中還混雜了一個「叛徒」!
這幾個中藥的名字真奇怪,原來就是這些東西!
一場秋雨一場涼,寒露時節如何養生才會讓身體更好?
你為什麼總是睡不好?只因你做錯了這些事!對照著一個一個改
諾貝爾醫學獎發現熬夜令人變醜變笨,你還敢不敢晚睡?

TAG:金蘭中醫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