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典!防痛風的正確打開方式
解艷麗,趙敏,解放軍306醫院,幹部病房
品牌質量管理辦公室 左天宇 編輯
痛風性關節炎是一種嘌呤代謝紊亂及(或)尿酸排泄減少致使尿酸沉積在關節囊、滑膜囊、軟骨、骨質而引起的關節周圍軟組織出現明顯紅腫熱痛,局部疼痛劇烈的慢性關節炎。痛風的發生與長期的不良飲食習慣有密切的關係。因此,痛風病人的飲食原則主要是應該減少嘌呤及尿酸的攝入,同時儘可能增加尿酸的排出。具體應該注意以下幾點原則:
1.忌飲酒
酒精代謝使血乳酸升高,乳酸可競爭性抑制尿酸的排出;特別是啤酒本身即含有大量嘌呤,可使血尿酸濃度增高,故臨床上常可見到一次性飲酒過量伴進食高嘌呤、高脂肪飲食後誘使痛風發作的典型病例。
2.增加蔬菜水果攝入
蔬菜、水果是鹼性食物,在體內代謝後,產生偏鹼性物質,可降低血液和尿液的酸度,並使尿液鹼性化,增加尿酸在尿中的可溶性;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能促進組織內尿酸鹽的溶解;痛風患者應多食用蔬菜、水果,西瓜和冬瓜不但屬於鹼性食物,而且還具有明顯的利尿作用,對痛風患者更為有利。
3.選擇正確的碳水化合物
如果您食用低碳水化合物或高蛋白或高脂肪食物,您可能會攝入很多嘌呤。經過處理的碳水化合物,如白麵包和白麵粉製作的麵條極少有嘌呤,但是它們會增加體重。因此建議食用含有大量纖維的健康碳水化合物,如燕麥、馬鈴薯、豆類和蔬菜。
4.咖啡濃茶加重痛風
濃茶水、咖啡等飲料本身不會增加嘌呤的含量,但它們有興奮自主神經的作用,加重痛風,也可能會誘使痛風急性發作。痛風患者應盡量避免飲用。
5.少吃肉
食用有限分量的雞肉、豬肉或瘦牛肉,最多一天一頓。這些肉類比起動物內臟來說,嘌呤較少。其他肉類食物,如肉湯也是富含嘌呤的。
6.喝點蘇打水
痛風患者在選擇低嘌呤飲食之外,還要想辦法促進血液尿酸的排泄,最簡單的方法是喝蘇打水。蘇打水有較強的鹼性,在腎臟可以使尿液呈鹼性,鹼性環境有利於腎臟排酸。實際上,在痛風的臨床治療中也經常要吃蘇打片,道理與喝蘇打水一樣———促進尿酸的排泄。
7. 多飲水
多飲水有利於尿酸排出,預防尿酸腎結石,延緩腎臟進行性損害,因此,一般病人提倡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約8~10杯),為了防止夜間尿濃縮,還可在睡前適量飲水;但腎功能不全及心肺功能異常者需根據病情限制水的攝入量;飲水宜選用白開水、淡茶水、礦泉水、果汁。濃茶水、咖啡、可可等飲料有興奮自主神經系統的作用,應避免飲用。
8.注意食物烹調方法
合理的烹調方法,可以減少食物中含有的嘌呤量,如將肉食先煮,棄湯後再行烹調。此外,辣椒、咖喱、胡椒、花椒、芥末、生薑等食品調料,均能興奮植物神經,誘使痛風急性發作,亦應盡量避免應用。嘌呤是親水物質,只要經過水的浸漬、煮沸,嘌呤即可溶出。如黃豆屬嘌呤食物,痛風患者不宜吃,但製成豆腐以後,由於嘌呤已大量流失,痛風病人也可以吃。


※秋季養生知多少
※眼睛告訴人們的4個「小密碼」
※隨手!6招教你解秋乏
※注意!這些不良習慣會阻塞血管
TAG:醫學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