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上的秦始皇備受爭議,這或許是對其最準確和客觀的評價

歷史上的秦始皇備受爭議,這或許是對其最準確和客觀的評價

秦始皇統治時期,他將「皇」和「帝」兩個字結合起來,讓人稱他為皇帝,這說明他想要表達自己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威。這些都是上天給他的,所以被稱為「君權神授」;同時,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秦始皇他覺得自己如果僅僅只是做人間的統治者並不能夠滿足自己的野心,他還要想當神。所以,由此可見,「皇帝」這個稱號,是神化君權的一個必然產物。

登基以後沒多久,他又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制。這樣一來,全國都能夠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不僅如此,他還建立了從中央到郡縣的一整套官僚機構。這些機構以秦國本來就有的律令為基礎,吸收了六國法律的一些條文,隨後還制定和頒行統一的法律。這些法律中明確禁止了民間收藏武器,後來秦始皇將那些沒收得來的武器,銷毀後鑄造了12個金人。

經濟上,秦始皇推行的是重農抑商政策,他開始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發展。最開始是下令佔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農只需要向政府申報土地數額,交納賦稅,然後他們的土地所有權就能夠得到政府的承認和保護。後來又統一度量衡,實行「車同軌」。

文化思想上,秦國通行的文字作為基礎制定小篆,然後頒布發行全國。後來又利用戰國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說規定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燒了各種各樣的書,這在歷史上被稱為「焚書坑儒」。

統一六國以後,秦始皇又下令修建豪華的阿房宮和驪山墓,這兩項工程先後進行了5次大規模的巡遊,秦始皇還在名山勝地刻石記功,從而炫耀聲威。為了求到長生不老之葯,秦始皇又派方士徐福率童男童女數千人到東海去訪求神仙等,這些都耗費了巨大的人力,財力和物力,進一步加深了人民的苦難。最終秦始皇以病死結束了他的帝王生涯。

秦始皇完成了統一大業以後還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一度統一了文字、貨幣、車軌、度量衡等,同時,他築長城、修靈渠,也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些都算的上是他的豐功偉績。但是,他實施暴行,,「焚書」、「坑儒」等,也都是他磨滅不了的錯誤行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彭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宋江一生都沒有娶妻生子,居然是這個他自己非常清楚的原因
兵力上明明有著很大的懸殊,為什麼崇禎皇帝執意不願意南遷
被稱為「戰神」的項羽本除外優勢一方,為何會失敗?

TAG:小彭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