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虐心,我們走訪了一下蒼蠅肆虐的「外賣村」

太虐心,我們走訪了一下蒼蠅肆虐的「外賣村」

鈦媒體 TMTPost.com

|科技引領新經濟|

外賣正在以迅猛速度暴增,但行業規範程度仍有待加強。有業內人士說,如果嚴格以經營資質和衛生情況進行監管,目前一半甚至更高比例的餐飲外賣都不合規。

藏在電動車城裡的「外賣村」

無證無照、藏在簡陋的樓道或臨建房裡,切配台緊挨著垃圾桶、油污遍地、蒼蠅肆虐……幾乎每個城市都隱藏著一個「外賣村」,經營資質模糊、衛生環境堪憂。前不久,內參君就來到位於鄭州的一個「外賣村」進行探訪。

「外賣村」位於一個改造後的電動車城內一角。兩三千平方的電動車城,改造之後人氣卻越來越差,最北側的一圈店鋪因此閑置了下來。

這裡是這個城市的人流集中地:電動車城入口斜對面是本地一家大型醫院,醫院職工數千人、編製床位5000張;南邊還有一所大學的分校區,周邊是人口最密集的十幾個居民小區。

區域外賣消費需求量大,臨街的門面房卻一鋪難求,有人開始在電動車城裡找鋪面。原本只是三五家電動車門店的面積被隔開成幾十家小門臉後,容納了約30家商戶,形成了一個隱匿的「外賣村」。

內參君暗訪「外賣村」拍下的視頻截圖

每家店的門臉都很簡陋,只是在門頭位置展示了店名,有些甚至用一條紅色橫幅布做招牌。門店內只有儲存食物的冰櫃、製作菜品的案台和灶台,有些門店的切配台直接擺到了門口。門前扯出一根水管,食材、廚具被擺在地面沖洗。

內參君於中午點餐高峰在「外賣村」做了兩次蹲守,平均每分鐘會有2個外賣員進入取餐,也不斷有各家門店的自配送人員出入。沒有配送箱的外賣被放在油跡斑駁的清洗筐或是紙箱里,送到附近的寫字樓、醫院、小區等地。

三個外賣小店主的故事

故事一:

外賣訂單多,干過工地的員工都累得要走

老李是山西人,2012年時開了家山西麵館。小店不大,六七十平方。廚師、員工都是山西老家出來打拚的老鄉。可這幾個月,店裡幹了兩年的員工紛紛找各種理由離開。

老李心裡清楚,大伙兒是太累了。上了外賣之後,店裡翻台少了點,但後廚忙不過來了。男員工每天輪流送外賣,出去一趟半小時,回來時打包好的外賣又能擺滿一張四人台。

天兒冷了,員工的臉都被刮出「高原紅」,手腫成胡蘿蔔。店裡一個20出頭的小夥子是幹了一年多建築工之後來的,前幾天卻紅著眼睛跟老李說想回家了。

考慮再三,老李給員工每人加了300塊錢。「除了漲錢我也不知道咋辦了,平台配送費用高,只能自己送,先讓大家堅持堅持吧。」

故事二:

十平方的租金,得賣百十碗米線才能掙回來

孫姐住在一個公寓式小區,周邊不做飯的年輕租戶多,孫姐和丈夫就在家裡做起了家庭廚房。幾個月前,外賣平台的業務經理跟孫姐說,現在要求嚴了,得有證照、有門店,要不就得撤店了。

「原本也就掙個辛苦錢,再加上房租,我們兩口子還不如出去打工呢。」孫姐著急得喉嚨發炎,飯都吃不下。考慮了幾天,最終租了個十來平方的偏僻角落的小門面,還是主要做外賣。

「就這點地方一個月就得2500元,加上商用房的水電費高了不少,得賣百十碗米線才能把開店的錢掙出來。」孫姐和丈夫跑了兩三個月,把證照辦齊,開起了小店。

說是開店,其實就是個廚房,沒有餐桌餐椅。門口設了個外賣窗口,有時也有附近的人來買外帶。城管查得不嚴時,就在店門前擺幾張桌子,路過的人可以坐下吃一碗。

故事三:

借表叔家的執照,賣自家的麻辣燙

小威是賣麻辣燙的,想做外賣,便找了平台的業務經理,請人家喝酒拉關係。

一次,業務經理喝多了告訴他,沒證照確實上不了外賣,但別太死心眼,「自己沒有,不能借一個嗎?實在借不來,你找地方P圖做一個不得了?」

思前想後,心思活泛的小威就惦記上了表叔的拉麵館——表叔老兩口不懂外賣,也沒打算做。他請表叔喝了頓酒,拿了條煙,好說歹說,表叔總算答應把營業執照和身份證借給他,這就備齊了平台需要補充的資料。

「我知道這不是常事兒,等我再攢攢錢、練練手藝,正兒八經開個店,就不用天天提心弔膽怕被撤店,撤了店就立馬沒吃沒喝了。」

「灰色」外賣的生存潛規則

「外賣村」和上面的這3個故事,是無數餐飲外賣小店的生存現狀縮影。多方嚴控下,外賣環境整體提高,各方面條件不達標的小店逐漸從行業、從外賣平台消失。但凡有政策必有對策,還是有不少商家在打「擦邊球」。

1、「有證也是單證比較多」

某外賣平台區域市場總監大目說,去年315之前,本地食葯監局就約見了三大外賣平台(美團、餓了么、百度外賣)的相關負責人,要求平台對線上商戶做出有效監管。

在此之前,做外賣的餐飲小店「一半有證,一半沒證,有證也是單證比較多」,大目說,但按照規定,外賣平台的商戶需要有雙證——營業執照和餐飲衛生服務許可證。

大目回公司向業務部門通報了這個風向。有些業務經理比較重視,開始跟商戶溝通,一些商戶去年就補辦了證件;但有些經理和商戶沒當回事,證照、硬體還不達標就被下架了。

「現在還有些商戶只有單證,但沒有證的商戶一般都先給撤下來了。」大目說,「正在風口,平台肯定不願意擔這個責任。」

2、「為了業務量幫商戶『造假』,我也很為難」

阿東是某外賣平台的業務經理,公司為了拓展商戶數量,曾大量做地推,一天要發20萬份單頁。

「平台需要商戶數量,我更需要。」阿東說,他的收入跟兩個數據掛鉤——負責片區的流水數和新簽商戶的數量。可是一定區域里的門面房有限,「哪有那麼多新增商戶?只能在自己家做了」。

有些商戶的證件可能有問題,阿東心知肚明但也沒說什麼,因為有利益捆綁,他也希望能給商戶「幫幫忙」。

但阿東也是有原則的,不會參與作假。他透露,有些業務經理會幫想上平台的商戶作假,讓商戶P圖做假證件、教新商戶提供可欺瞞平台審核的照片,等等。

3、一套證照幾家店用,大家都在「套牌」

小馬是當地某知名餐飲品牌的店員,他最近被調到了一家「新店」幹活。新店在當地某醫院附近的一個市場里。

「一天幾百單總是有的。」小馬說,這些品牌都在本地有知名度,開個「廚房店」生意就很好。「各家店也就幾十平方,都只是當個廚房用。洗菜刷鍋都在門口,旁邊就是下水道和垃圾箱。可也沒辦法,我們盡量做乾淨吧。」

某連鎖品牌川菜館的廚師大胖,也在一家「廚房店」工作。這個川菜館在市中心開有一家店,生意火爆。老闆嘗到了賺錢的甜頭,想多開店又資金不多,於是在城市東區和西區各開了一個「廚房店」。

兩家新店都沒有辦證,還是用的老店的證件,老闆託人「複製」了兩套貼在新店,萬一有檢查也不是假證。

這些「灰色商家」還能走多遠?

不久前閉幕的美團外賣商家戰略峰會統計顯示,自2013年以來,我國在線訂餐市場一直保持高速增長,2016年市場規模達到1662億元。據第三方機構預測或評估,2017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046億元,而且仍在增加。

外賣正在以迅猛速度暴增,但行業規範程度仍有待加強。有業內人士說,如果嚴格以經營資質和衛生情況進行監管,目前一半甚至更高比例的餐飲外賣都不合規。

今年4月份時,幾大外賣平台在北京市食葯監局的支持、指導下,組建了網路訂餐平台行業自律聯盟,並簽訂《網路訂餐平台自律共建聯盟公約》。

根據公約,外賣平台將設立食品安全管理機構,主動在平台首頁向社會公開。無證照資質、衛生不達標、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等問題的商戶,一經曝光查實,將被各大平台共同拉進「黑名單」。

這些為了討生活而遊走在「灰色地帶」的外賣小店,或許更會無處躲藏。

微信推送太少,下個鈦媒體App更及時了解這個新奇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斯皮爾伯格聯手蘋果,電影行業要被流媒體顛覆嗎?
谷歌、亞馬遜、微軟、IBM…這些巨頭都已如何通過AI賺到錢了?
最時尚的手部消毒方式,愛乾淨的你每天必備
創業,你後悔了嗎?
再起糾紛,高通尋求在華禁售iPhone的隱性價值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