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聖誕老人最近的民族,馴鹿是他們生活的重要元素
薩米族民族地處北極圈內的瑞典北部城市基律納,已生存了上萬年,被稱為歐洲「最後的土著」。它有著自己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千百年來,他們一直生活在山地、雨林、沙漠、極地等偏遠地區,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相得益彰。
1萬多年來,以狩獵、捕魚和放養馴鹿為生的薩米人一直身處惡劣的自然環境,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直到19世紀末,這種平靜的生活才被大批外來墾荒者打破。
隨著瑞典、挪威、芬蘭等國工業的發展,對鐵、煤和木材的需求越來越大,北極圈周圍的那片處女地便被視為資源的寶庫。
在礦山、林場、鐵路乃至城鎮陸續建起後,外來移民逐漸蠶食了薩米人世代居住的家園。
在生活方式改變的同時,薩米文化也逐漸消失。
如今,不要說薩米族的年輕一代,就連上了年紀的老人也沒有幾個能懂本民族語言,他們的名字也早與瑞典人、挪威人、芬蘭人沒有了區別,看不出任何薩米族的痕迹。
薩米族總人口不到7萬,是世界上人數最少的土著民族之一,其中約4萬人是挪威公民,1.7萬人住在瑞典,5000人住在芬蘭,還有2000人住在俄羅斯。
他們居住分散,活動和生存範圍跨越4國的大片邊境地區,雖然人口較少,但有自己的語言、民族服裝、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也有本民族特殊的歷史傳統和文化背景。
按照人類學中人種學的劃分,薩米人屬於歐洲白種人。
他們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最古老的民族,確切地說,他們是古代歐洲一支民族的後裔,這個民族在歐洲大陸定居時,歐洲大陸上其他人種可能還沒有形成。
按遠古石頭上的刻劃圖案所顯示的考古證據,薩米人約在一萬年前的冰河時期完結後,已遷徙到該處居住。
早期他們聚集於大西洋、北極洋與波的尼亞灣一帶,後來才逐漸移入內陸。
薩米族人丁一直不夠興旺,分布在瑞典、挪威、芬蘭及俄羅斯等國,總共加起來不過8萬人左右。
根據史料判斷,薩米人從未建立過自己的國家,甚至沒有產生過氏族和部落一類的組織,只是到了狩獵季節,幾個家庭會臨時組建成名為「西達」的互助組,狩獵結束後就又各奔東西了。


※朝鮮也有「橫漂」,為了當上大明星,忍受艱苦考驗
※大閘蟹堵塞河道,這麼高營養的東西歐洲人竟然不願意吃!
※小日本日常生活中10個難以解釋的習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原因
※馬格南攝影師:他是這麼記錄中國文革的
※這群人用生命獲取「惡魔的黃金」,人均壽命不足50
TAG:攝影航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