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打不聽,罵不聽,寶寶脾氣這麼大,怎麼才能讓他聽話

打不聽,罵不聽,寶寶脾氣這麼大,怎麼才能讓他聽話

每次一到休息的時候,大家都在因為有時間陪孩子了而鬆了一口氣,提前就把要帶孩子去哪裡玩,要給孩子穿什麼衣服計劃的很完美。每次都覺得這次一定是一場完美的旅程。但是往往這種滿懷期待的心情持續不了一天,就開始上演「帶娃大戰」了。休息前不斷暗示自己,好不容易能有機會陪陪孩子,一定不能發脾氣,要好好的孩子培養一下感情。但是我們不斷勸自己的「出門一定不要打罵孩子」,大家都能做到嗎?

前段時間聽國內的一個朋友說,她好不容易帶著孩子出來旅遊結果完全搞不定孩子。坐飛機不系安全帶,還往座位下面鑽,到了旅遊景點不自己走路非得讓大人抱著,也不住賓館,不睡覺。

確實,帶娃也是一種修行。孩子把東西扔地上,你讓他自己撿起來,他說:「我就不撿」。你的火氣騰的就會冒出來,然後就開始訓斥,結果搞得兩敗俱傷。本來商量好的要一起出去旅行,可是出門之前孩子死活不穿衣服,你軟硬兼施都沒有用,結果又是一頓訓斥,再好的心情都被沖沒了。。。。

其實孩子都是一樣的,他們都會有小情緒會有逆反心理,國外的孩子也是這個樣子。但是國外的家長對孩子還是有應對方法的,這些小事對於他們來說十分鐘就能解決。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有哪些小竅門吧。

孩子亂扔東西

這位媽媽的寶寶小時候也經常亂扔玩具,後來她學會了大貨車遊戲,每次遇到孩子亂扔東西這種情況的時候,她就會避免這種政治,孩子喜歡貨車,於是就把孩子最喜歡的貨車加入到這之間,就能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了。每次孩子玩完玩具或者亂扔東西以後,都會給孩子說現在我們來玩大貨車託運東西的遊戲吧。然後他就會把自己製造的垃圾放到貨車裡全部運走。這樣就讓整個家庭避免了爭吵和吼叫。

孩子不肯穿衣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孩子玩過「玩具吵吵吵」的遊戲:拿起兩個毛絨玩具,用誇張和搞笑的手法來一場玩具之間的對話,用激將法來刺激孩子的動手能力。一個玩偶對另一個玩偶說:「他根本不會自己穿衣服!」另一個玩偶說:「什麼呀,他會穿的,他是我見過最厲害的小朋友。」當孩子的虛榮心被滿足自然會自己乖乖的把衣服穿好,這種搞笑的方式不但能避免爭吵,還能把嚴肅的事情變的很輕鬆。

這種方法其實是美國一種非常成熟、科學的育兒方法——遊戲育兒法。

這項由美國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遊戲大師勞倫斯科恩創立的方法,經過二十多年的研究證實,已經有非常深厚的腦科學和兒童發展心理學做基礎了。

為什麼遊戲這麼有用?

其實現在國內的早教班和幼兒園並學不了太多東西,他們的本質還是跟孩子玩。一個優秀的幼兒園老師,不是看他受過哪些高等教育,而是要看她會不會跟孩子玩遊戲。

孩子和成人不一樣,孩子們的語言就是遊戲,他們會自然的通過遊戲來建立友誼,也會通過遊戲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很多小孩子都害怕打針,但是他們卻能在家裡假扮成醫生給玩具熊打針,還會安慰玩具熊不要怕,這就說明了我們解決不了的問題,遊戲是能夠解決的。

中國的家長一般都是嚴肅的教育孩子,很少有耐心下來陪著孩子玩遊戲的,孩子的世界很簡單,只要你肯抽出時間來陪他玩遊戲,他就會把你當成親近的人。他喜歡你,很多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聽話,不如靜下心來為他設計一些小遊戲,相信你的孩子一定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