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因罪被誅,死前突然頓悟,將兒子舌頭錐刺出血,原因讓人噓唏

此人因罪被誅,死前突然頓悟,將兒子舌頭錐刺出血,原因讓人噓唏

賀若敦,北周名將,從軍後以勇猛而聞名,北周明帝武成二年,南朝陳太尉侯瑱領兵進攻湘州,北周朝廷派遣賀若敦率兵渡江前往援救。賀若敦出師告捷,接連打敗侯瑱,乘勝控制湘川地區。

時至秋季,大雨連綿數日,河水暴漲。侯填乘機用戰船封鎖江面,截斷周軍歸路,意圖把周軍困在江南,待其糧絕後瓮中捉鱉。因北周佔領湘州時間較短,百姓尚未歸附,在周軍與侯填軍對峙時,湘州百姓常常乘坐小船,偷偷將糧食送給陳軍。

此人因罪被誅,死前突然頓悟,將兒子舌頭錐刺出血,原因讓人噓唏

賀若敦孤軍深入,糧道被斷,士兵饑寒交迫,當地百姓卻贈糧與敵,這讓賀他非常憂愁。思考數日後,賀若敦心生一計,讓部下士兵扮作百姓,船中埋伏甲士,前往陳軍營寨。陳兵以為是百姓前來送糧,絲毫不加戒備,前來迎接。

此時,船中的甲士突然殺出,將迎接的陳兵俘虜而歸,如此幾次,陳兵猶如驚弓之鳥,再也不敢出迎任何船隻,甚至嚴格封鎖江面,不許任何小船進入劃定範圍,否則一律射殺。湘州的百姓知道周軍扮作他們去使詐,都恨透了賀若敦。

此人因罪被誅,死前突然頓悟,將兒子舌頭錐刺出血,原因讓人噓唏

賀若敦看當地人心叛逆,加上糧食不濟,士卒死傷過多,就率軍突圍回到國內。回朝後因前往征戰,無功而返,士卒傷亡過大等罪,被宇文護除官。本來兵敗乃兵家常事,賀若敦孤軍在外,缺糧少食,退兵也是無奈之舉,其實無可厚非,但卻直接被罷官,這讓他難以接受。

賀若敦從此對朝廷賞罰不均的行為滿口怨言,不久有人將這件事上報給北周晉王宇文護,宇文護聽後大怒,下令將賀若敦賜死。賀若敦死前,突然醒悟,叫來兒子賀若弼叮囑說:「我想要平定江南,然而現在看來已經不能實現了,你應該繼承我的遺志。還有我是因為嚼舌根而遭致殺身之禍的,你不能不好好想想啊。」說完用錐子把賀若弼的舌頭刺出血,告誡他要慎言,牢記教訓。

此人因罪被誅,死前突然頓悟,將兒子舌頭錐刺出血,原因讓人噓唏

古人有言:虎父無犬子。賀若敦為人勇武,其子賀若弼更是天生善戰。賀若弼在年少時就有大志,其作戰驍勇,精於騎射,年紀輕輕就揚名四方。北周齊王宇文憲對他很器重,封他為當亭縣公。

公元581年,楊堅稱帝後,就謀劃吞併江南,進而一統天下。賀若弼趁機獻上滅陳十策,獲得隋文帝稱讚,賜贈寶刀一口。開皇八年,隋朝以晉王楊廣為尚書令,主管滅陳之事。隋朝大軍兵分八路駐紮在長江北岸,伺機攻陳。

此人因罪被誅,死前突然頓悟,將兒子舌頭錐刺出血,原因讓人噓唏

賀若弼為行軍總管,出兵廣陵,進攻前,他賣掉老馬,購置戰船,並把新船藏匿起來,把破舊的船隻泊於小河,陳軍以為他沒有戰船,很輕視他。隨後賀若弼讓士兵集於廣陵,大張旗幟,營幕遍野,反覆換防。還使士卒沿江射獵,人馬喧噪,陳軍因被迷惑,對他們的行為習以為常。

開皇九年,隋軍趁陳國歡度元會之際,開始渡江進擊。賀若弼軍提前發起進攻,出廣陵南渡。陳軍猝不及防,慌潰而逃。賀若弼軍乘勢攻佔徐州,擒其刺史黃恪。又進軍蔣山的白土岡,先後擊敗陳將田瑞、魯達、周智安、任蠻奴、樊毅、孔范、蕭摩訶等。

此人因罪被誅,死前突然頓悟,將兒子舌頭錐刺出血,原因讓人噓唏

賀若弼一路攻城掠地,遇敵便戰,戰則必克,多次擊潰陳軍主力,當他進入健康城時,另一路大將韓擒虎已經提前攻下健康,俘虜了陳後主。在回朝論功會上,賀若弼不服韓擒虎,認為他殺敵不多,自己才是進軍主力,首功應該是自己的。韓擒虎也當仁不讓,說他違背軍令,先行進攻,造成士卒傷亡過重,兩人為掙功不惜拔劍相向。

最後隋文帝出面調停,同時封他們為上柱國,給予了很多賞賜,才平息了這場爭端。陳朝滅亡後,賀若弼因功深得文帝的讚賞,地位更加顯赫。他的兄弟們也都被加官進爵,賀若弼就開始驕傲自滿起來,自認為功名在群臣之上,常常以宰相自許。當他看到楊素為右僕射,自己還是將軍時就心裡很不平衡,常常口出怨言,很多大臣都被他蔑視為酒囊飯袋。

此人因罪被誅,死前突然頓悟,將兒子舌頭錐刺出血,原因讓人噓唏

公卿們認為賀若弼怨憤過重,奏請處以死刑。隋文帝猶豫數日,考慮到他的功勞,於是免他一死,除名為民。雖然後來被起用,但被文帝忌諱,一直沒有再被重用。大業三年,隋煬帝北巡途中奢華無度,賀若弼私下裡議論,言辭激烈,被人上告。楊廣認為他這是誹謗朝政,將其誅殺。

賀若敦因出言怨上被宇文護處死,死前一再告誡賀若弼要慎言,甚至不惜將他的舌頭扎破,但即便如此賀若弼還是把父親的遺言忘得一乾二淨,最終也死在了口無遮攔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靜的猛男子 的精彩文章:

此人睡覺時喜歡把半盆麵粉放在床頭,世人知道玄機後,爭相效仿
此人一戰滅蜀獲免死牌恕十死,奉詔議事時,發現屋內伏有三百甲士
蝗災發生時大臣主張捕殺,皇帝說:不可,殺蟲太多,恐有傷和氣
此人因謀逆罪被誅殺,抄家時發現一間密室,打開後皇帝後悔了
史上最不稱職的劊子手,三刀砍掉一個人頭,被死者嘲笑技術太差

TAG:沉靜的猛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