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科大訊飛創始人劉慶峰:科大訊飛是一家爬山型公司
日前,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做客廣東衛視,與《我有嘉賓》欄目組首席觀察員吳婷展開精彩對話,共同回首18年來科大訊飛的創業之路,並展望人工智慧產業的未來。
「
「科大訊飛現在還未到達登頂的狀態,只能說是已經開始登山,剛克服了爬坡之後的艱難,開始到慢慢適應的狀態。我更願意給團隊傳達的信息是,每時每刻都有一個新的山峰在前面,當你快到一個山頂時,還有另一個更大的山峰在前面。這樣才有不竭盡的動力。」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
廣東衛視《我有嘉賓》
以下摘自節目對話內容。全文約1935字,閱讀約需5分鐘。
「訊飛就應該做訊飛該做的事情」
吳婷:如今科大訊飛已經到了18周歲成人禮了,在這18中,經歷了哪些困難,能為我們分享下創業故事嗎?
劉慶峰:1999年,我和科大的另外十幾位同學一起創立了科大訊飛公司。登山的腳步剛剛踏出第一步。然而到了2000年,就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科大訊飛也迎來了第一道「緩坡」:當時,我們開發出一款試圖用語言控制電腦的桌面軟體,按照我的設想,把手寫輸入的隨意性、鍵盤輸入的準確性和語音輸入的高效性完美結合起來的軟體,肯定會讓人耳目一新。
「科技神化?虧損?對科大訊飛的兩個誤解」
吳婷:在麻省理工的科技榜單上,叫「全球50個最聰明的公司」,然後訊飛是第六名,他們具體收集了訊飛什麼樣的一些數據來作為評價指標呢?
劉慶峰:他們給了這樣一句帶數字的話——「70%中國語音識別的市場」。我想他們是通過各種數據匯聚得出的這個結果;還有一個就是去年以來的、國際最權威的跟人工智慧有關的兩個比賽:一個是Winograd(國際認知智能)測試,代表著機器的推理能力;另一個是KBP(國際知識圖譜建構大賽)的比賽,是由美國國家技術標準研究院正式來組織的,代表了機器在海量信息中發現有效知識的能力。這些比賽我們都拿到全球第一。相信他們也是從自己的一些角度看到中國企業在這些方面的領先優勢。
吳婷:訊飛特別讓人敬佩的一點就是,每年會拿出營收超過25%的部分投入到技術的研發當中。但是也存在著另一種聲音,認為訊飛的主要收入是來自於政府的補貼,那您是怎樣看待這種聲音呢?
劉慶峰:我們擔心市場上有誤解,或者說被誤導,因為很多自媒體其實是很關注科大訊飛的技術和發展的,當然他們也是從善意的角度,把他們所了解的科大訊飛呈現出來。比如說「黑科技」一出來,大家就說它將造福於70億人類,將使同傳下崗。這種解讀其實是有很多負面影響的,它會對一些專業人士形成傷害。
「人工智慧泛概念公司將無生存之路」
吳婷:18年過程中,訊飛在包括運營商、教育、醫療、公共安全等這些領域有比較深的涉足,這些是你們主動的選擇嗎?你們對未來的展望,大概是什麼樣子的?
劉慶峰:我們最早進入教育領域,是通過普通話和英語的口語考試。在這個領域,我們是唯一,不會碰到那些互聯網巨頭,他們已經掌握了大量的社會宣傳資源和資金資源,我們就得用技術PK,所以當時進入教育的考試領域,我們就是用最好的技術。醫療也是這樣,你要讓機器看病,讀x光、讀肺部的結節,那機器就必須比人看得更准,醫院才會相信你、才會用你。所以說,必須具備了強技術,才能形成剛需。我們就是要把技術做深做透,做到大家真正覺得有剛需。
慢慢的這些數據都會出來,因為已經到了這樣的一個時間節點:天時地利人和。我們希望在萬物互聯時代的人機交互上,能夠帶來全新的未來人機交互方式,為老百姓助理的服務模式。另外,希望能夠在一個個特定的行業,用人工智慧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我們希望訊飛能在人工智慧領域獲得成功,同時也真正希望圍繞訊飛能夠形成十萬以上成功創業者的生態。
來源:龍為科技


※蘇州召開2017機器人國際標準·技術·產業大會,全力助推中國機器人標準建設
※昨天,大家被這隻鞋搞瘋了,不用擔心,人工智慧比你還差勁
※軟體機器人前沿技術及應用熱點
※告別礦難!中國誕生世界最先進無人智能採煤機走紅,德國都來訂購
※又一黑科技在中國成為現實,即將運用到軍事上
TAG:機器人大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