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百曉生:運20運輸機 能裝坦克的亞洲最大軍機
運20是目前亞洲唯一一款能運載重型主戰坦克進行遠距空運的戰略運輸機。
鳳凰軍事兵器百曉生 7月24日
中國運輸機大事年表:
運20與周邊及世界同類運輸機性能對比:
在中國的三項「大飛機」計劃中,運20運輸機最先投入現役。不僅如此,運20依仗優異的整體設計,立足40年前的陳舊動力實現了世界頂級,亞洲領先的優異性能,成為目前亞洲唯一一款能運載重型主戰坦克進行遠距空運的戰略運輸機,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運20的最初研發動力,竟來自中國的大型國產預警機計劃。
從運6到運8:從無奈下馬到初具規模
在中國民航博物館中,陳列這1架毛主席曾乘坐23次的伊爾14飛機。在建國早期,伊爾14是中國能夠獲得的最先進運輸機型。1965年,中國計劃在伊爾14基礎上進行放大研發,生產中國首款運輸機-運6。相比伊爾14,運6機身加長1米,艙內座位數由伊爾14的24個增至32個,機艙也由非增壓改為增壓。最終因運6整體技術落後,尤其是其搭載的活塞-8甲發動機已遠遠落後於時代,最終運6下馬,中國集中力量研發運7運輸機。
繼參照伊爾14研發運6與參照安-24研發運7之後,中國在1968年選擇對蘇制安-12中型運輸機進行仿製。這是一個相當正確的選擇。因為之前無論是伊爾14還是安24,都是只能運輸人員與小件裝備的輕型運輸機。而安12則是能夠運輸成建制傘兵與中型車輛的中型戰術運輸機。得益於安12的航程與載重,中國有可能構建師旅級傘兵部隊。更重要的是,運8的仿製,為中國多款中型特種飛機的研發提供了可隨意改裝的國產平台。
運8的服役,使中國獲得的了可在戰術層面進行大規模空降的能力,並為日後構建快速反應部隊提供了基本條件。歐洲在購進C17與自研A400運輸機之前,其整體空運能力與當時的中國相比並無優勢。不僅如此,運8的貨倉尺寸,直接決定了中國版「斯特賴克」——09式8輪裝甲車的外形尺寸,日後的運9運輸機也只是在運8基礎上有限延長了貨倉(類似C130J)。儘管運8很優秀,但中國還需要裝的更多,飛的更遠的空中運輸平台。
運20與空警200平台(運9)、空警2000平台(伊爾76)的對比。
從伊爾76到運20:1米多與12噸的差別
面對運8的局限,中國早在1992年就從俄羅斯引進了17架伊爾76運輸機,其中4架直接交付以色列進行「費爾康」預警機改裝,而恰恰是最終流產的「費爾康」計劃,反過來竟成了中國國產大型運輸機的重要推動。當2000年以色列受美國壓力中止與中國的預警機合作後,中國僅從以色列獲得1架未安裝雷達的「費爾康」預警機載機,隨後中國在其基礎上加裝國產設備研發國產預警機,但隨後中國卻發現了伊爾76的諸多局限。
無論按照西方還是當時的中國標準,伊爾76都是一款粗糙的飛行器,不僅升空後機內噪音高達80分貝,機內竟然未安裝洗手間與廚房。而且俄羅斯提供給中國的二手伊爾76飛行時數參差不齊,發動機狀態很不穩定,最大航程無法保證。因此中央2000年下令西飛研發日後能作為大型預警機載機的國產大型運輸機,僅僅1年後,西飛就確定了200噸級國產大飛機的研髮指標,2007年大型運輸機項目正式立項,項目代號「072工程」。
運20現階段仍採用與伊爾76相同的4台D-30KP-2渦扇發動機。但對比兩者不難發現,運20的貨倉寬度比伊爾76大了1米對,最大載重多了12噸。這預示運20可運載中國陸軍包括最重的99A型主戰坦克在內的大多數裝備。相比之下,貨倉過窄不僅是伊爾76的致命傷,即使在其最新改進型——伊爾476型運輸機上仍未獲得改進。這預示運20將具有遠超伊爾76的強大綜合運力,而這正是第3代運輸機相比第2代運輸機的最大優勢。
運20現階段仍採用與伊爾76相同的4台D-30KP-2渦扇發動機。
從運20到空中多面手:中國空軍期待運20完成最初的使命
自首架運20在2016年6月15日服役後,關於運20的加油機、預警機、甚至是「空中炮艇」等特種改型的設想就層出不窮。事實上,早在「費爾康」計劃流產的2000年,對於當時對陸軍重裝備遠程空中機動需求並不大的中國而言,運20的研發就是為中國未來的大型預警機提供平台,因此當運20正式量產後,預警機很可能是運20扮演的第一個特種飛機角色,而在此之前,運20還需要至少經歷兩次近乎脫胎換骨的升級。
目前運20使用的D-30KP-2渦扇發動機自服役至今已過去了40多年。為了進一步拓展運20的空中運力,中國已為運20準備了WS-18與WS-20兩款國產動力,最大推力均超過16噸(D-30KP-2為12.5噸),動力升級後的運20的最大運載能力或超過70噸接近C17。於此同時,運20為了適應運力提升,或將像伊爾476相比伊爾76那樣,進行機身增長。畢竟相比增加機身直徑,加長機身的工程量要小得多,而且在國際上有成熟先例可循。
除了增加運力,國產動力還能使運20的生產不受引進發動機的數量限制,為日後的批量生產與特種改裝鋪平道路。目前,中國空軍僅從烏克蘭獲得3架早期型號的伊爾78加油機,未來進行加油機改裝將是運20除預警機外最重要的變身。不僅如此,著眼於中國空軍遠程作戰能力以及新戰機機體設計方面的諸多進步,運20加油機或將兼具軟硬管加油系統。至於空中指揮機與類似RC135的「核偵察機」就交給C919或它的子孫吧。
無論從技術還是理念上講,運20對中國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成功。同樣也正是源於運20,中國陸軍及其他軍種的地面部隊,將首次具備大建制空中機動能力,具備了進行海外軍事行動的可能,在此之前世界上具備類似能力的國家僅有美俄兩國。運20的出現讓中國向成為世界軍事強國的目標邁出了關鍵一步。(鳳凰軍事 兵器百曉生 劉暢)
分享此文
[文章內容均轉載自互聯網,並不代表本站立場,僅供讀者參考。]


※一個台灣青年眼中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
※052D防空四級體系無人可比
※海拔六千米 偵察兵挑戰翻越冰川
※小孩兒摔了一跤摔出百萬年前劍乳齒象化石
※央視曝中國國產航母內部建造畫面
TAG:中國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