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0年來哈里王子的堅持,只因黛安娜王妃20年前做的一件事

10年來哈里王子的堅持,只因黛安娜王妃20年前做的一件事

最近,許久不露面的哈里王子又現身了,還被BBC、電訊報、衛報等各大英國媒體與HIV艾滋病同性戀雜誌《態度》(Attitude)等詞聯繫在了一起。

不過這次,既不是因為又謠傳他的同性戀傾向,也不是有什麼新的王室爆料。

這一次,哈里一改往常「花花公子」「童年受創」的人設,而是換上一身西裝,說出了一件如果黛安娜王妃仍然在世,一定會訴諸世人的事

一切還要從黛安娜王妃說起

黛安娜王妃登上同性戀雜誌《態度》封面

其實,這是這周四晚上同性雜誌《態度》的頒獎典禮現場。

為了表彰黛安娜王妃為HIV病毒攜帶者和艾滋病人的關愛和做出的貢獻,她被《態度》雜誌追授「終身成就獎」。

黛安娜王妃登上《態度》雜誌封面

繼承了黛安娜王妃熱心慈善、關注HIV病毒攜帶者團體的哈里王子,代表黛安娜領取了獎項,還說了一番非常感人肺腑的話。

「當時(1987),HIV病毒還是一種相對不為人所知的疾病,人們談論HIV病毒時不免帶有恐懼心理。

是她,在鏡頭面前挑戰全世界,與一位HIV病毒攜帶者握手。

我非常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如果她還在世,一定會對所有人說『我們急需HIV病毒檢檢測服務和治療。接納HIV病毒攜帶者,既是為了我們自己,也是我們所愛的人。 」

改變世界對HIV病毒攜帶者看法的人

儘管黛安娜王妃離世有20年,仍然是最受英國民眾愛戴的王室成員。其中的最原因之一,就是她改變了世界對HIV病毒攜帶者的看法。

在1987年,一個許多人還相信HIV病毒可以通過輕微接觸就能傳播的年代,黛安娜王妃坐到了一個HIV病毒感染者的床上,握住了他的手。她告訴了世界HIV病毒攜帶者和感染者需要的不是隔離,而是熱心和關愛。

走訪HIV病毒攜帶者、成立救助中心。黛安娜以社會名人的身份,積极參加艾滋病方面的活動,為艾滋病防治、醫療和去污名化,做出了不估量的貢獻 :

1989年,在倫敦貝思納爾格林醫院(Bethnal Green Hospital),黛安娜王妃與HIV病毒攜帶者交流。

1990年10月,在美國華盛頓的 Grandma s house,一家專門為患兒童HIV病毒感染者設立的醫療中心。

1991年4月,黛安娜王妃在巴西聖保羅的一個HIV病毒感染者救助站,抱起一個HIV陽性的小孩。

1994年12月1日,黛安娜王妃到倫敦的一家性健康與艾滋病診所參加活動。

1996年10月,黛安娜王妃在倫敦Lighthouse一家專門為HIV病毒感染者設置的醫療中心,與患者交談。

哈里王子繼承了母親為弱勢群體發聲的慈善事業,擔任艾滋病意識的重要大使。

GIF/2K

2006年, 哈里王子以黛安娜王妃生前最喜歡的花朵 「勿忘我」命名,成立慈善機構(Sentebale),繼續母親幫助非洲賴索托艾滋兒童的事業。

2008年7月,哈里王子被所在軍隊派往非洲的賴索托王國進行為期3周的訓練,為艾滋病孤兒和被虐待兒童修建設施、翻新孤兒院房屋等。

2014年12月,哈里王子在國際艾滋病日借社交網站公開了自己的一個秘密,響應減少對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歧視的號召。

2016年7月,哈里在倫敦出席公益活動,期間接受艾滋病病毒(HIV)快速檢測。

2017年5月,哈里探訪26年前黛安娜發起成立的萊斯特艾滋病慈善援助中心(the Leicester Aids Support Service,LASS),反思30年來HIV病毒攜帶者和感染者生存環境的變化。

醫學的發展無法遏制HIV的惡意傳播

從1959,世界發現首例HIV病毒,到今天近60年來,有關HIV病毒的檢測、預防、 預防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其實,WHO發言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說,經過醫學家的不斷努力,感染HIV病毒已經不是一種致死的疾病,經過合理治療,預期壽命與健康人群沒有區別,可以把它當做是高血壓、糖尿病一類的伴隨終生的疾病

甚至,人們還可以通過服用藥物預防艾滋病。比如FDA在2012年批准的Truvada,就是一種暴露前預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簡稱PrEP)藥物,服用之後能將艾滋病毒的感染風險降低90%

雖然Truvada的價格並不便宜,但早在2006年,中國就頒布了「四免一關懷」政策,抗病毒藥物、檢測都是免費的,合理治療並不會增加額外的經濟負擔。

但醫學的發展,卻沒有帶來社會大眾和患者自身意識的發展。一旦感染了HIV病毒就如同世界末日,甚至心理扭曲,惡意傳播給其他人、報復社會的現象,世界各地都屢見不鮮。

英國格溫特郡就曾有一起類似事件,一名20歲的英國少女在得知自己被感染了艾滋病毒後,開始自暴自棄,在短短几年時間內和至少50名男子發生性關係,惡意傳播艾滋病毒。

2014年,肯亞一名女大學生在不幸被傳染上艾滋病後開始了報復男人的行動,在3個多月的時間內,她瘋狂地與324名男性發生了性關係,導致他們染病。

就在不久前,英國布萊頓一名26歲理髮師Daryll Rowe,同時也是一名HIV病毒攜帶者, 因為在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間故意向10名同性戀朋友傳播艾滋病毒而被布萊頓法院批准逮捕。

Daryll Rowe 利用同性交友APP尋找潛在受害者 ,因為特別會說情話,他成功哄騙到其性伴侶進行沒有保護措施的性行為,如果遇到特別謹慎的,他就會拿出提前戳破的避孕套

Daryll Rowe每次約完,還會給這些受害者發簡訊挑釁對方:

「也許你有發燒。我來到你身邊,我是艾滋病毒感染者。蠢貨!」

「你不知道吧,我趁你不注意把安全套弄破了,因為你太蠢了,根本不會發現!」

他的言辭中,充滿了對自己「HIV病毒感染者」身份的絕望和憤怒,明顯抱著「反正我也被感染了,就破罐子破摔害死你」的心態, 對社會和他人進行報復。

歧視,HIV傳播的第四個途徑

其實,這種報復行為是一種對權益缺失的抗爭和情緒體驗的歷程,映照的是社會和周圍的人加在他們身上的壓力。

調查患者中都對自己患病感到無辜、抱怨社會沒有控制艾滋病抱怨社會不能包容他們,如果誰刁難他們,他們就會反抗。

而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以及談艾色變人數的減少,有的國家對於艾滋病「去罪化」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如果能夠從法律上「去污名化」艾滋病,不僅能幫助解除艾滋病毒攜帶者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同時也有助於提高艾滋病的檢查率和治療率。

就在上周五,美國加州通過了一項法案,引發了社會強烈的討論。

根據這項新法規,

「從2018年1月起,明知自己攜帶HIV病毒,在性活動中有意將病毒傳染給他人者,將判輕罪(misdemeanor),最長監禁時間不得超過6個月。」

而在原法案中,相同的行為會被判處3年、5年或8年監禁的重罪(felony),和殺人、強姦屬於同級罪行

這件法案的初衷,是提升社會對HIV病毒攜帶者的寬容度。

「加州將攜帶HIV病毒當成一項公共衛生事件,而不是將HIV攜帶者當成罪犯,這是一種進步。」

「艾滋病和其他傳染病(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糖尿病等)一樣,定期檢查,按時吃藥,為什麼要把HIV單獨拿出來,重點打擊呢?」

也有人有完全相反的意見, 紛紛指責這項法案是沒有智商的表現。

醫學和法律的進步,不代表民眾寬容度的提升。縱觀歷史就會發現,艾滋病毒攜帶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最大威脅,從來都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社會對於HIV病毒攜帶者的歧視、和對艾滋病知識的缺乏。

還是說回來那句話,HIV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無知。就算醫學、科技、和法律再怎麼進步,一旦社會的意識沒有及時跟上腳步,惡魔隨時會捲土重來

鳳凰衛視歐洲台綜合報道

圖片來源於網路

實習編輯:韋美智

責任編輯:李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歐洲 的精彩文章:

中國軍艦霸氣現身泰晤士河!英國軍官瞬間化身小迷妹!
土耳其發生爆炸致3死5人傷,美國陪審團以「綁架致死罪」起訴章瑩穎案犯罪嫌疑人,荷蘭國防大臣因自爆致兵死傷事引咎辭職
全球競爭力最新排名日本降至第9 中國升至第27、辱華遊戲引發美政界人士抗議、泰國前總理英拉因「大米瀆職案」獲刑5年
林鄭月娥駁斥部分英國人、赴美簽證再收緊、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百億
倫敦時裝周再次開啟,為何它總是在四大時裝周里備受冷落?

TAG:鳳凰歐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