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樁南宋風波,常被「專家」用來嘲笑岳飛,卻證明岳飛大智大勇

一樁南宋風波,常被「專家」用來嘲笑岳飛,卻證明岳飛大智大勇

一樁南宋風波,常被「專家」用來嘲笑岳飛,卻證明岳飛大智大勇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一:沉渣泛濫的怪論

中華數千年文明史上,論最叫後人扼腕長嘆的民族英雄,當有南宋戰神岳飛。

在金人踏碎中原山河,南宋王朝命懸一線的年代裡,這位鐵漢將光復山河的責任扛在肩頭,十年來在戰場上狂飆突進,卻在將敵人打到肝膽俱裂的勝利前夜,愴然倒在南宋朝廷的冷箭下。三十九年的生命,就以這輝煌悲壯,凝成烈烈火焰,在多少次凄風苦雨中,點燃華夏兒女抗戰到底的勇氣。永恆感召力量,正如上世紀初革命年代,那一聲激勵了無數男兒以身許國的號角強音:岳飛魂,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代表,也就是民族魂!

可是,就是在和平生活已成習慣的今天,有一種怪論,卻好似沉渣泛起:岳飛功勞大又怎樣?就因為他情商太低犯了南宋王朝忌諱,換誰當皇帝也肯定殺了他。前不久一部火遍全國的反貪劇里,某貪官面對紀檢幹部質詢,竟都拿岳飛說事:別學岳飛情商低,放我一馬得了!

不過,只要認真翻幾頁歷史,這類「岳飛活該」論的畫皮,就簡直一戳就破:不但見證了這類人極度陰暗卑劣的人品,更見證了他們讓人著急的知識文化水平。

其中典型的一樁怪論,就是某幾個「專家」言之鑿鑿的「岳飛死因」:岳飛建議立儲。手握重兵的岳飛,竟然向宋高宗建議早立儲君?皇帝不得起殺心?如此「聰明」理論,一位戰史作家就曾嘲諷為「現代人看多了清宮戲」把清朝的戲段強加給宋朝了。

只要看看歷史上,這件「岳飛建議立儲」事件的來龍去脈,就可以明白,那些拿這樁事給岳飛當「死因」,甚至借故給殺害岳飛的宋高宗秦檜君臣洗白的言論,是何等之謬。

一樁南宋風波,常被「專家」用來嘲笑岳飛,卻證明岳飛大智大勇

二:大宋王朝的「絕後」危機

大半輩子都在忙活浴血抗金的岳飛大英雄,為何會踩上「議立儲君」這樁頭疼事?都是宋高宗趙構的老毛病惹的禍——好色。

這位風流天子宋徽宗的好兒子,論起「風流」這事,卻是繼承的十分徹底,以《靖康稗史箋證·青宮譯語》里的原話說:康王目光如炬,好色如父。對床笫生活,簡直是熱情高漲。

但待到北方山河淪陷,趙構臨危繼承皇位,坐鎮揚州擔起大業時。風雨飄搖時節,他的風流熱情卻依舊。哪管外面殺的天昏地暗,成日摟著宮女在行宮裡快活,卻不想招了大災:建炎三年(1129)二月初三,金將完顏宗翰的大軍兵鋒呼嘯攻殺揚州,渾然不覺的趙構卻還在床上忙活。聽說金軍已殺來時,卻是立刻提上褲子騎馬逃竄。可憐數十萬軍民落入金軍屠刀,繁華揚州城就這樣被屠戮毀滅,是為宋金戰爭史上一大慘事:維揚之變。

但比起這生靈塗炭來,另一個悲催後果,才叫趙構痛的腸子悔青:因為是在床頭興奮到極點時,得知金軍殺來的消息,以《朝野遺記》的話說,這瞬間驚嚇過度的「刺激」後果,就是二十二歲的趙構「遂病痿腐」。生兒育女?那更沒了指望!

一樁南宋風波,常被「專家」用來嘲笑岳飛,卻證明岳飛大智大勇

但這個時候,還談不上南宋的「絕後」危機,因為趙構唯一的兒子趙旉,還是個活潑可愛的小萌娃。誰知接下來「苗劉軍變」爆發,折騰兩個月才平定,趙構三歲的兒子趙旉連驚帶嚇,竟然被活活嚇死。

於是,殘山剩水的南宋王朝雪上加霜,遭遇了這無比嚴重的絕後危機——不止是趙構本人有沒有兒子送終的問題,更是宋朝國祚傳承的重大問題。

如此敏感問題,以某些野史戲說劇的套路,應該屬於皇室重大隱私,觸碰就是殺身大禍。但放在宋朝,這事沒這麼想不開。比如呂端就曾因立儲問題,得到宋真宗一生感激。而宋真宗踏上與遼國決戰的澶淵戰場前,就被宰相王旦攔住請立太子。韓琦等北宋名臣,更是接連參與了宋朝皇室多次立儲爭論。而在整個北宋一個多世紀里,似這般介入立儲問題的大小文臣武將,名字能說一串。宋朝回報給他們的,非但不是清算猜忌,相反是真實的感激!

因為,臣子介入立儲問題,在宋朝的政治傳統里,就是臣子分內的責任。放在宋高宗遭遇絕後大災的時候,這傳統也同樣沒變。

在岳飛開口開口說這事前,就有很多南宋官員,也各種方式介入到了這個「敏感問題」里,比如當時的宰相范宗尹,參知政事張守等人,都曾為此慷慨進諫。但要論早期最震撼趙構的,卻是上虞縣丞婁寅亮在紹興元年(1131)六月的上奏:慾望陛下於「伯」字行下遴選太祖諸孫有賢德者,視秩親王,使牧九州,以待皇嗣之生,退處藩服……庶几上慰在天之靈,下系人心之望。

這意思是說:咱大宋現在沒繼承人不行,既然皇上您沒兒子,就不入先從皇室里選一個當儲君。什麼時候皇上您生齣兒子來,再把儲君位置還給您親兒子也不晚。區區一個縣丞,竟然這樣關心皇帝生兒子立儲問題?要是換成「十全老人」乾隆皇帝看到這奏摺,婁寅亮的下場,很可能是分分鐘人頭落地!

但宋高宗趙構看了這「大逆不道」的奏摺呢?反應也很迅速,立刻把婁寅亮提拔成監察御史。然後火速召集群臣討論,真照著這奏摺的意思辦了,選定了七歲的趙伯琮和五歲的趙伯玖兩個皇室孩子來培養。別看北宋變了南宋,這事的政治傳統,大宋真沒變!

但是,就是這看似完美的立儲解決方案里,卻隱藏著一個趙構君臣們當時無視的重大隱患。而恰恰是眼光明銳的岳飛發現了這一點,然後慷慨挺身而出!

一樁南宋風波,常被「專家」用來嘲笑岳飛,卻證明岳飛大智大勇

三:君臣相得的「岳飛建議立儲」

紹興七年(1137)秋,正是南宋英雄岳飛,戰場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但一則北方金人方面傳來的情報,卻叫這位多少血戰都不曾色變的戰將吃了一驚,以岳飛對幕僚薛弼說的原話就是:「近諜報,虜酋以丙午元子入京闕,為朝廷計,莫若正資宗之名,則虜謀沮矣。」

也就是說,金朝準備把被俘的宋欽宗兒子趙諶放出來另立南宋政府,為了避免一場大禍,只有把正在接受培養的趙伯琮正式立為太子,才能粉碎金朝的陰謀。

這個事情,確實是南宋立儲問題上,一個莫大的漏洞:一邊是宋高宗這邊絕了後,另一邊卻是北宋皇室被金朝組團抓了俘虜。宋高宗生不齣兒子,金朝那邊卻捏著活生生的傀儡,隨時都可以甩出來。這事的嚴重性,腦補下南北朝時代的類似歷史就更明白——梁朝侯景之亂後,北方強敵北齊,也曾送扣押在北齊的梁朝皇子南下爭權。若非梁朝大將陳霸先,也就是未來的陳朝開國皇帝當機立斷髮動兵變,南北朝唯一的華夏政權,極有可能徹底滅亡!

正是這樣的嚴重性,也讓岳飛下定決心,必須促成宋高宗做決斷。而且他也並非不知道,硬生生提出這要求,勢必會惹非議。但以他自己的話說:「臣子一體,也不當顧慮形跡。」果然在面見宋高宗時,以得體的話語提出建議:乞皇子出閣,以定民心。這哪裡是什麼不懂政治情商低?分明是為國家社稷慨然擔責的大智大勇!

而聽了岳飛這番話的趙構呢?當場的回答,確實很不高興:「卿言雖忠,然握重兵於外,此事非卿所當預也。」白話的意思是說,你手裡帶著兵,這事是該你說的嗎?話不可謂不重。在岳飛退下後,冷靜下來的趙構,又趕緊叫岳飛幕僚薛弼去勸岳飛:飛意似不悅,卿自以意開諭之。朕剛才話說重了,趕緊替我去做做岳飛的思想工作。

放趙構身上,岳飛這番話,惹他不高興是真的,畢竟涉及到他的生理問題。但要說為這事就起了殺心?瞧瞧起因就知道,岳飛再惹他不高興,出發點也是站在他一邊為他好。若連這點好賴都分不清楚,那就是政治智商奇低。如此趙構莫說做三十五年皇帝,三十五天都做不了。

一樁南宋風波,常被「專家」用來嘲笑岳飛,卻證明岳飛大智大勇

甚至就是在這樁風波整一年後,傳說中為這事生氣的趙構,更以實際行動,表達了對這件事的態度:岳飛覲見趙構後,趙構特意命岳飛進宮,見到了岳飛心目中的儲君趙伯琮。意思也很明白——大宋後繼有人,愛卿你就放心吧。果然也叫岳飛一塊石頭落地:「社稷得人矣!中興基業,其在是乎!」正是這位叫岳飛放心的趙伯琮,未來的南宋孝宗,不但開創了南宋中興時代,更在登基之後,還給了岳飛遲來的公道!

這場引發後世好些人胡亂猜想的「岳飛立儲」風波,其實到這時,就已划上了圓滿句號。被好些人扣上「政治智商低」帽子的岳飛,就是這樣一位官場戰場,從來都大智大勇的鐵漢英雄。他的悲劇,只因對於光復山河理想的堅持,才最終與趙構走向了決裂。如果這場悲劇前,區區「立儲」風波都可以被歸納成「岳飛」死因,這就好比把「狸貓換太子」當真歷史,以為宋仁宗是狸貓換來的一般,荒唐到突破尺度!

最後,還是用上個世紀,一位偉人在岳飛墓碑前的講話,作為結語:「英雄永遠為後人所紀念,壞人永遠為後人所唾棄」。對於岳飛的態度,何嘗不是一面鏡子,足以讓我生活中時時警醒,然後發現並唾棄那些無良無知的言論。

一樁南宋風波,常被「專家」用來嘲笑岳飛,卻證明岳飛大智大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立志再造漢唐盛世的英雄,兩次力挫契丹,卻意外給宋朝做嫁衣
從偶像到奸臣再到梟雄:兩千年間,曹操是如何被黑化又被翻案的?
這些改變歷史的經典會面,竟然都發生在刑場上
傀儡皇帝才窩囊?這些英雄一世的鐵腕帝王,為何也有受氣的時候
這位從未殺過一個貪官的皇帝,卻成功打造古代史上廉政時代

TAG:我們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