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吟唱神靈的語言——北美洲原住民藝術(一)

吟唱神靈的語言——北美洲原住民藝術(一)

北美洲原住民藝術

大約公元前40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間,北美洲迎來了它最初的居民。那時,在第四紀大冰期,海平面下降,露出連接西伯利亞和北美的白令陸地。人們才得以跟隨這當時猛獁象、野牛、馴鹿的足跡,來到這片陌生的新世界。他們在這塊大地上繁衍生息,依靠游牧為生,始終寧靜而緩慢的按照自己的步調生活著,過了成千上萬年後,直到1492年,哥倫比亞發現新大陸,才打亂了這塊大陸上人們的節奏。

北美大陸廣袤無垠,在這的人們也各自發展出了適應各自環境的不同文化,當歐洲人抵達北美時,他們發現有1000萬人,以和自己截然不同的方式生活著,雖然這群人有著截然不同的語言、社會結構、習俗和文化,但他們都在創造著令人驚異的美麗事物——這就是獨特的北美原住民藝術。

在數以百計的原住民群落部族和部族語言里,沒有任何一個詞語可以對應「藝術」一詞,但毫無疑問,他們對於美的想像和創造能力絕不遜色於任何一種文化。他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物品,似乎都能讓人產生審美所帶來的愉悅與快樂。而且,這些物品,也如實的記錄了他們的文化信仰與生命記憶。

玩偶

約1900年

皮革、頭髮、繩子和草珠

北美洲的人們相信著超自然的靈力,他們似乎時刻在祈求著神靈能眷顧幫助他們。這兩個玩偶是平原印第安部落居民給孩子們做的,為的是教會女孩如何穿衣打扮,因此服飾格外細緻。而這些部落人們的信仰,就體現在這些裝飾服飾的珠子上——無論是玩偶身上的衣服還是女孩真實所穿的衣物,這些裝飾的珠子意味著美德與身份。

卡奇納雕像

約1900年

棉白楊根和塗料

響板形卡奇納雕像

約1900年

棉白楊根、棉線、羊毛線和顏料

霍皮人生活在美國的猶他州、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洲和科羅拉多州相交的「四角」地區。卡奇納在他們的文化中代表著超自然的人,在當地人的典禮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卡奇納神靈多達上百種,各自都有不同的名稱,也各自擁有著獨特的象徵意義、個性特徵和體貌特徵。不同的卡奇納會出現在不同儀式中,扮演固定的角色。

卡奇納雕像

約1960年

棉白楊根、塗料、棉線和羽毛

卡奇納雕像

約1960年

棉白楊根、顏料、金屬圖釘和羽毛

在卡奇納的相關儀式中,卡納奇雕像和糖果、食物會送給孩子和年輕人,這些雕像以棉白楊根雕成,並塗有油彩。人們很珍視這些雕像,並將其作為傳家寶留存。當然,在現在,一些雕像也開始作為藝術品賣給外文化的購買者。

泥頭卡奇納雕像

約1940年

棉白楊根、塗料、棉線和金屬釘子

西葫蘆卡奇納雕像

約1940年

棉白楊、塗料

北美洲西南地區的印第安人認為,泥頭是超自然生物的一種,是神在人類之前在地球上創造出來的。

西葫蘆、其他葫蘆和南瓜是霍皮人的主食。西葫蘆卡奇納雕刻強化了這種作物的重要性。這種雕像在綠色身體上塗黑色線條,頭戴大大的葫蘆形面具。這些精靈出現在春季儀式上並與霍皮人賽跑,如果霍皮人跑贏了,會得到禮物,否則就會受到重罰。這是鼓勵霍皮人成為擅跑者的傳統形式。

阿霍特卡奇納神

約1960年

棉白楊根、塗料和羽毛

阿霍特卡奇納與其他卡齊納一起出現在儀式上, 被認為是將霍皮人的祈禱傳達給神的信使。它有著彎彎的角,臉頰上繪有月亮或太陽的紋飾,肩膀被塗成黃色,身體被塗成黑色或紅色。

霍特雕像

約1960年

棉白楊根、塗料、棉線和羽毛

在不少卡奇納神儀式舞蹈中都會頻繁出現霍特形象,其特點是突出的眼睛和巨大的鼻子。霍特還帶著被認為和西南地區不同地區的大平原印第安人特有的雕羽頭飾,彷彿說明相隔甚遠的印第安部落之間,也早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和對彼此的了解。

薩拉卡·法力卡齊納神雕像

約1890年

棉白楊根、塗料和棉線。

霍皮人只在特殊的年份舉辦薩拉卡慶典,薩拉卡神既有男性又有女性。薩拉卡·法力卡齊納即男性的卡齊納神。他身穿白衣服,戴下巴有圖案的白色面具。最明顯的是佩戴著印第安人頭飾。

小雕像

1890年

生活在今天美國加州地區的尤馬人以製造小型陶人玩偶而著稱,尤馬人在這種玩偶的臉部、身體上繪製傳統的紋身圖樣,並給他們穿上傳統的服侍。這件以黏土、顏料、布、玻璃珠和蘆葦製成的小玩偶曾在1893年的芝加哥世博會上展出過。

尤馬人主要以狩獵和採集為生,沒有定居的村落,組織鬆散,也因此,大多數部落都有尚武精神,追求個人戰功。

帶玩偶的搖籃

約1920年

柳條、皮革和玻璃珠

二十世紀

木頭、塗料和杉木繩

響板是印第安人在舞蹈和儀式上使用的伴奏樂器。烏鴉響板通常在正面雕刻鉤形鼻的鷹,頂部刻一隻烏鴉,另一面則刻人物和青蛙。

這件烏鴉響板來自北美洲西北沿海蘭格爾堡、阿拉斯加地區。印第安人在這片崎嶇蜿蜒,有著數不清的島嶼、深深峽灣和眾多河流、茂密森林和連綿山脈的土地上生活數千年後,已經形成了一個基於宗族的複雜社會結構,每個部落里的個體成員都隸屬於等級森嚴的宗族。各個宗族之間又形成了激烈的競爭關係,他們競爭的方式不通過戰爭或其他,而是獨特神奇的——誇富。通過炫耀、揮霍自己的財富來獲得地位與認同。在這種情況下,為誇富舉辦的宴會分外醒目,唱歌、跳舞、儀式、贈禮、撕碎價值高昂的物品……這些方式都可以彰顯主人的身份。也因為如此,西北地區印第安人的藝術品,擁有著令人驚訝的浮誇、精美和富麗風格。

虎鯨形響板

20世紀早期

木頭和塗料

響板表演是西北部沿海地區許多部落的傳統藝術形式,廣泛用於通靈儀式,同時,也作為權威象徵,為氏族首領佩戴。

響板

約1950年

葫蘆、木頭、顏料、棉線和羽毛

這件響板是霍皮人在舞蹈和慶典活動上所使用的樂器,舞者和卡齊納神手持葫蘆響板,響板上的圖案代表著來自宇宙中心向外或向內輻射的四個基本方向。

約1800年

生牛皮、筋、塗料和木頭

鼓是平原印第安人主要的樂器,這面手鼓一般用於個人獨唱。其紋飾描繪的是中心柱頂部的一個玩偶,可能與拉科塔人一年一度的太陽舞節有關。

護身符

約1900年

海象牙、鯨鬚和鰓蓋骨

愛斯基摩人的護身符常常被做成鳥、獸和魚的形狀,並佩戴在衣物上,和今天我們的護身符一樣,據說可以用來祛病消災。

從歐洲人首次來到至1900年前後,北美原住民的人口下降了90%,這是全世界迄今為人所知曉的最慘痛的人為的文化大毀滅。一個一個的族群、部落在戰爭和疾病中消亡。當地人的傳統文化因為缺乏承繼,而逐漸走向衰落,北美國家的強制搬遷、保留地、文化同化等政策以及宗教影響,當地人的文化系統依然面臨著滅亡的可能。

但我們仍能欣喜的看到,他們的藝術表現形式生機盎然的留存了下來,雖然吸納了新的材料,比如玻璃珠;為了銷售這些藝術品,也增加了圖案和花樣,但北美洲的文化依然在這些藝術品中散發著恆久的魅力。

唯有美能超越一切——讓我們心懷祝福的面對這些藝術品,為北美洲這些古老文明曾經的輝煌和魅力而感動。

圖片來自於山西人民出版社《北美洲原住民藝術》,內容也多參考自2014年美國洛杉磯寶爾博物館在山西博物館所舉辦的中國大陸首次「北美洲原住民文物展」介紹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藍雯軒 的精彩文章:

誰是狐狸誰是鷹——86年版香港亞洲電視《九月鷹飛》
女人成長太快,男人跟不上啊!——96年新加坡武俠電視劇《塞外奇俠傳》

TAG:藍雯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