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納米比亞丨活人可以成為博物館展品嗎?

納米比亞丨活人可以成為博物館展品嗎?




本文轉自公眾號:他者others






Naked By Choice


赤裸的意願:關於布須曼神話





近年來,對土著文化的保護在世界各地都成為熱門話題。事實上,我們在大多數時候依然是從現代人的角度出發,去看、去理解他們,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去幫助他們。




我在納米比亞布須曼人領地的旅行讓我意識到,也許做到尊重他們的選擇和意願,才是平等相待的開始。




文、圖 | David Noyes,編譯 | 木風


 



我們在卡拉哈里中心無邊的高草和矮樹中行進了數小時。


 


帶領我們的,是村裡人稱「長老」的人。他不時停下,簡單地查看砂質土壤上的小坑或動物路過留下的痕迹。他優雅地游弋在這片荒涼的土地上,透著一種由千百年積攢而來的智慧所散發出的自信。當他環視著地平線,靜靜追尋遙遠的某物時,我們遠遠跟著他。


 


「棒極了!」我們會說英語的年輕Ju/』hoan-San嚮導說,指著一片林木茂密之處,樹林在晨光強烈的照耀下投下一片影子。我們並不確定他所指的到底為何。




叢林中帶路的布須曼嚮導




布須曼人,原意為叢林人,很長時間以來在西方世界一直帶有貶義,指那些智力低下的原始人。近年來,人們對布須曼人的偏見逐漸轉變,這個詞也漸漸剝去了它負面的含義,指的是非洲富有傳奇和神話色彩、靠採集狩獵為生的土著。布須曼人又稱桑人,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之一,也是人類學歷史上被研究得最透徹的原住民之一。他們曾一度被19世紀的西方學者稱為「活化石」,並被標榜為古老採集狩獵文明存在的最後見證。一個世紀前,當這群身材矮小、幾近赤裸的非洲土著的故事和照片流傳開來後,桑人令現代人充滿好奇,也讓世界著迷。


 


現今大約有8.5萬至10萬桑人,居住在非洲南部六個國家,在很大程度上被現代社會邊緣化。Ju/』hoan語(/』代表Ju/』hoan語中的搭嘴音)是搭嘴音語言,克瓦桑語中的一個分支,在納米比亞東北和波札那西北地區使用。奈奈地區的Ju/』hoan人——他們喜歡被如此稱呼,——是納米比亞桑人第二大族群。時至今日,他們仍舊居住在祖先曾有的一小部分領土上,臨近波札那邊境。



一部分生活在保護區內的布須曼人依然保留著古老習慣,烈日下光腳在叢林中跋涉是輕而易舉的事




熱帶草原上,清晨涼爽的漫步很快就轉為烈日炙烤下艱難的跋涉。光著腳、身高不過5英尺的長老看起來卻頗為健碩,頭髮幾近灰白,堅韌的皮膚上一道道劃痕和傷疤清晰可見,那是同荒野長年抗爭的見證。在我們行進途中,他鑒別出了近百種可食用的植物,包括堅果、水果和塊莖,都是他的先祖們主要的食物來源。


 


束著一條動物皮革製成的纏腰布,攜著一支弓、一袋箭,長老其實是在帶領我們一行人進行著一場狩獵之旅。我們一整日行走在野外,試圖捕捉疣豬、捻角羚、跳鼠或者任何不小心闖進我們視野的東西。這其實是奈奈自然保護區的Ju/』hoan-San真人獵手博物館提供的導覽旅行之一。即便這項服務也有那麼點「景點觀光」色彩,但對於一個初入荒野的現代人來說,想要對桑人的生活面貌略窺一二還是必不可少的經驗。




搭建傳統茅草屋




當我們為了躲避正午的烈日和卡拉哈里熱風停下小憩時,才清楚地意識到,我們的叢林體驗更像是追蹤而非獵捕。「再也沒那麼多動物了。」年輕嚮導告訴我們。那時大家躲在一棵巨大的猴麵包樹蔭下,終於抽離了腦海里對叢林原始生活的幻想,開始對桑人的現實情況有所認識。這也使我們放棄了狩獵,轉而逮著機會問問長老他在卡拉哈里的經歷,即現代桑人所指的「老路子」生活。


 


儘管住在奈奈自然保護區的Ju/』hoan人是唯一被官方允許可以在他們祖先土地上以傳統方式狩獵的桑人,但他們的現狀依然讓人擔憂。事實上族人靠山吃山、浪跡於整個納米比亞的卡拉哈里,已經有半個多世紀。桑人的先祖在千百年前便穿越大草原狩獵及採集食物,遠早於納米比亞1990年從南非獨立,然而他們對土地或包括野生動物在內的資源卻近乎沒有任何話語權。當年輕的納米比亞從七十餘年種族隔離壓迫的灰燼中成長起來後,政府在促進長久以來弱勢的土著應有的權利上,表現出了強烈的慾望,發起了諸多項目以提供教育支持、水利開發、食品以及養老金。經過多年對話和爭論,一種新的自然資源管理模式即自然保護區,在1996年經立法通過,允許當地社區在多用途公共土地上建立保護區,以管理野生動物資源和旅遊業,同時藉此獲益。1998年6月,奈奈地區成為納米比亞第一個保護區,自此一小群曾經的採集狩獵者第一次擁有了他們祖先土地的使用權。




唱著古老歌謠的布須曼人




我們一行人坐在猴麵包樹下,通過翻譯和長老談了很長時間。一個桑語名叫!Amace 的人頗有前瞻性思維,在對納米比亞早幾年開設的第一個真人博物館的成功進行研究後,他於2010年建了一個真人獵人博物館,也就是將整個族群都視為博物館藏品。通過一個德國-納米比亞組織——納米比亞真人文化基金的幫助,//Xa/oba地區的社區啟動了這項新的旅遊產業。「我們曾經很貧困,」!Amace 告訴我,「現在,幾乎村裡每個人都是博物館的一部分。」




接觸了現代化的布須曼村莊,許多人依舊十分貧困




除了狩獵經歷,博物館提供的活動項目還包括:學習生火、製作繩子和陷阱、使用弓箭、搜集灌木中的食物、傳統歌舞,以及圍坐篝火聽故事。每個項目都明碼標價;狩獵之外,我們還選了跳舞和聽故事。在回營地短暫休息之後,我們穿過灌木叢,向著遠方的歌聲走去。近一半村民正穿著傳統服飾(準確地說,也就是幾乎不穿),在仿製於祖先的村落中等待我們。太陽正在緩緩落山。我把相機安在三腳架上,並沒有找到那種穿越時間、一窺古老過去的獨特心境。我只是將相機對準了博物館中的展品。


 


在!Amace簡短介紹後,Ju/』hoan部落的幾代人,在柔軟的沙地上唱起歌、跳起舞來。老者和術士靜坐在一小堆篝火邊。赤裸的孩童跑跑跳跳,在父母膝下摔跤打鬧。一些婦女一邊為隨性的舞蹈打拍子,一邊給嬰兒餵奶。這無疑是令人陶醉的一幕,似乎有了與一個失落的古老部落接觸所帶來的浪漫和異域風情。






日落時分起,布須曼人燃起篝火,講古老的傳說、分享食物、歌唱、舞蹈直到夜深




儘管眾人跳著舞自得其樂,我們的相機彷彿並不存在,然而這場演出卻顯然是因我們的到訪而起。我愉快地點擊著快門,為這些「矮小、幾乎全裸的非洲人」拍照,正如許多年前,那些因「活化石」傳聞而被愚蠢地激起興緻的人們。我也明白,如果沒有適當的背景說明,我的圖片會很容易延續曾經的神話——部分早期人類的後裔在非洲南部仍然過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可惜事實並非如此。


 


從表面看,Ju/』hoan人身著傳統「服裝」的照片可能會延續未開化的非洲野人原始而木訥的印象,令人們覺得他們仍然停留在永恆的近於赤裸的狀態中,但故事卻沒這麼簡單。為遊客模擬慶典表演的Ju/』hoan「演員」,是已經剝離於他們所描繪的生活方式的一代人。當然表演是真實的,源自他們從古老文化中涅槃而出的驕傲感。這種赤裸並非代表未開化,而是他們有意的選擇。儘管這些布須曼人成為博物館活展品讓人感覺哪裡有點不對,但也是他們自己選擇的要為遊客表演,以實現人們對其態度的轉變——從原始而新奇之物到古老智慧的守護者。




不論如何,這些布須曼人依然是古老智慧的守護者




 「可悲的是」、「不幸的是」和「遺憾的是」一類的論調近來總是被現代媒體不斷使用,以指卡拉哈里的布須曼人不能再過採集狩獵生活。言下之意,今日的桑人似乎留戀過去的生活方式,而那種方式卻被現代化和旅遊業剝奪了。但是,當我們坐在猴麵包樹下,問老者舊的生活是什麼樣子時,他不假思索地說:「生活在叢林中很艱難,孩子們總是挨餓,」他點點頭補充道,「現在的生活好多了。」


 


對住在//Xa/oba村的Ju/』hoan老人們而言,真人獵人博物館是對他們舊有生活方式積極和真實的再現。他們說:古老的傳統賦予了他們生命的意義,並將幾代人連接在一起。博物館是他們擁有的工廠和掌握的生意,利潤由社區共享。!Amace說,旅遊表演和講故事也是「一種傳遞我們文化使其不會永遠消失的方式」。來自各個地區的桑人孩子們與自己的同學一起,了解他們漫長而迷人的歷史。口述歷史和桑人的傳統正在被長者們以母語記錄下來,以傳續於子孫後代。布須曼人甚至被Ju/』hoan人自封為高貴的字眼,以指他們深刻的自然認知和精湛的叢林技能。





真人獵人博物館裡的布須曼人




人們很容易懷著一種浪漫主義的想法,即土著文化應該被保存,部落人民甚至那些掙扎在生存邊緣的人,也應沿襲祖先千百年的方式平靜地生活。然而對居住在荒涼地區處境艱難的人來說,更豐富的食物、乾淨的飲用水、更好的醫藥、更低的嬰兒死亡率、教育,以及更長的壽命,是否真的可以簡單理解為現代化對被浪漫化的土著文化的不幸影響?



 


在世界各地,諸多部落面臨著相似的權衡問題,在試圖保持古老文化的同時,通過教育讓子女到現代化、數字化的世界中競爭,穿上褲子、裙子而不是纏腰布。越來越多的土著部落正在把握自己的旅遊產品和他們呈現給遊客消費的文化形象。雖然就大多數國際標準而言,土著仍然非常貧困,但就奈奈保護區的情況來說,「真人博物館」這樣的做法已為很多人提供了就業崗位和收入來源,並且允許生活在奈奈地區的Ju/"hoan人擁有一定的掌握自己未來和命運的權利。




歌舞中的布須曼人彷彿毫無煩惱




將土著作為活的博物館,爭議預料還會持續很久。有些人認為這就如同將土著視為動物、將他們的領地變為動物園。但我們到底應當如何面對這個急速現代化的世界,現代人也無法給出一個肯定正確的答案。尊重土著的選擇或許是此刻我們所能做的。當我們面對布須曼人幾近赤裸的舞蹈時,我們理應記得:是他們選擇了赤裸,那是他們的意願。









歡迎個人轉載。公號轉載授權、合作、投稿、調戲請給後台留言,或發送郵件:info@theothers.xyz


若非授權轉載(你為什麼要走這種歪路)一律舉報。








加微信號:

nayizuochengg 

 

加入

「那一座城」

讀者會


合作諮詢QQ:

315917873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一座城 的精彩文章:

你以為英國人自古以來都不會做菜?呵呵。
你也許無法像他們一樣熱愛電影,但可以像他們一樣熱愛生活。
「尬文化」盛行的今天,你患上尷尬症了嗎?
誰說希臘只有聖托里尼?這個高顏值海島表示不服。
北京丨關曉彤所在的京圈到底有多牛?

TAG:那一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