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馮子振《虹月樓記卷》
馮子振(1251—1348)字海粟,自號怪怪道人,又號瀛洲客,湖南人。元代散曲家、詩人、書法家。自幼「博洽經史,於書無所不讀」。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47歲登進士第,人稱「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學,先召為集賢院學士、侍制,以「輪番值日,以備顧問」;繼授承侍郎,連任保寧、彰德節度使。晚年歸里著述。謚文簡。仕至承事郎、集賢待制。為人博聞強記而才氣橫溢;文思敏捷,下筆萬言,倚馬可待;以文章稱雄天下。著有《居庸賦》,首尾五千言,雄渾正大,閎銜鉅麗。後學稱頌:「海粟馮公,下筆一揮萬言,少亦不下千言,真一世之雄」。揚州《漢壽亭祠碑記》,由蘇昌齡起句,馮子振脫草,趙孟頫書寫,後世譽為「三絕」。
馮子振《虹月樓記卷》,紙本,33.4×320.8cm。上海博物館藏。
《行草虹月樓記卷》是馮子振罕見的獨立書法作品。此卷作於元泰定四年,為馮子振晚年自書七絕三首贈其友朱君璧之作。在元初趙孟頫、鮮於樞極力提倡追宗晉唐書風的復古風氣下,他不為左右,而以黃庭堅為歸。此卷書字體縱長欹側,運筆勁挺,無抖擻之氣,接近黃庭堅而較為拙直,自具一種拗執的格調。


※發布素無蒙面的高先佑老師書法作品,雨浪墨跡的爭議,現再拍幾副加以說
※這才是真正真的書法大家!
※翠湖拍攝到精美的書法作品,落款處是陳萬鴻
※有一種文化叫:家有字畫——許國立書畫作品欣賞
TAG:每日一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