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中國奇書在日本流行數百年,在中國卻險些失傳......
微公眾
號
:
infochinanews
歡迎您關注日中新聞,請點擊下方菜單欄:
互助信息:
工作、轉讓、租房、簽證、其他
《菜根譚》自明朝萬曆年間
(1573- 1620)問世以來
,在浩如煙海的國學思潮中幾經沉浮,經歷了深入民心到時隱時現甚至幾乎失傳。
然而這本書自傳到鄰國日本後,被奉為經典,受到日本社會各屆珍視和痴迷,迄今為止,日本共出版《菜根譚》的講義本、注釋本超過195種。
近代中國重新發現《菜根譚》的價值
,緣起於
1915年,奉化學者孫鏘東遊日本,購得竹子注釋《口袋菜根譚新釋——一名處世修養篇》,如獲至寶。其後,《菜根譚》在中國重印。「遍閱人情,始識疏狂之足貴;備嘗世味,方知淡泊之為真。」
《菜根譚》 是以處世思想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採用
語錄體
,揉合了儒家的
中庸
思想、道家的
無為
思想和佛家的
出世
思想的人生處世哲學。
這本奇書,
博大精深,妙處難以言傳,須有心人在工作之餘,沏一杯清茶,靜靜的品位,菜根會越來越香,心智會越來越高。細味此書,
一則重溫人間那種已被淡忘了的真趣;
二來清醒一下被金錢燒灼得暈頭轉向的頭腦
,尋找的修身養性的途徑、待人處事的準則,學會高瞻遠矚,學會達觀人生,學會為人處世。
上世紀
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中國大陸再次興起《菜根譚
》熱潮~
「此心常看得圓滿,天下自無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寬平,天下自無險側之人情。」
如果一個人的內心如果能夠修鍊到圓滿善良的境界,那麼再看天底下的事物自然就都沒有缺陷了;自己的內心如果寬厚平和,那麼再看天底下的人情事理也就不存在險惡了。
這本奇書彙集修身養性、
似和風細雨滌盪心靈,
為人處世的人生哲學,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以精練明雋、雅俗共採的文字道出了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
「譚者,談也。性定菜根香。」花
的香用鼻可以品味,葉的香用口可以品味,根的香卻需要一顆有智慧的心靈。
《菜根譚》在日本備受社會各界人士珍視,事業有成的人愛讀它,失意者亦愛讀它;企業界、商業界的人愛讀它,政界、學術界的人士也愛讀它。
當你遇事苦悶懊惱時,不妨靜靜地讀一讀《菜根譚》。它會讓你有種豁達開朗、相見恨晚的感覺,懊惱伴隨著你的細細體味而消散。
當你迷茫放縱自己時,
不妨靜靜地讀一讀《菜根譚》。它會散開你心中的霧,讓你對未來有更清楚的方向,讓你人生的路越走越遠。
除此之外,《菜根譚》還能培養我們成熟的人格:
「鴿惡鈴而高飛,不知斂翼而鈴自息;人惡影而疾走,不知處陰而影自滅。」
培養「知斂翼」
、「知處陰」
的能力,就是明晰自我邊界的過程。《菜根譚》指出「迷則樂境成苦海,悟則苦海成樂境」,這種「悟」
就是指我們明確認識到自我邊界的時候,放下那些在我們控制範圍之外的事物,從而化苦為樂。《菜根譚》讓你樂觀豁達,正如該書有句格言所形容:
晝閑人寂,聽數聲鳥語悠揚,不覺耳根盡徹;夜靜天高,看一片雲光舒捲,頓令眼界俱空。
歌德曾經說過:「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談話
。」讀好書,就像結交了良師益友,使我們獲益匪淺;
讀好書,就像找到了快樂的源泉,使我們領悟到快樂的真諦!
本文來源自網路,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作者及時聯繫


※為防止年輕人過度集中在東京,日本也是夠拼的……
※震撼東京的一場《雷雨》
※向世界展現「中華太太」的卓越才華和美麗風姿
※日中國交正常化45周年記念交流會のお誘い(12月9日)
TAG:日中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