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維和友軍官兵瘋狂「打call」中國藍盔

維和友軍官兵瘋狂「打call」中國藍盔

國慶節前夕,在完成為期一年的維和任務後,中國第20批赴剛果(金)維和部隊凱旋。下面是中國第20批赴剛果(金)維和部隊指揮長袁養軍的心語:

剛果(金),銅儲量佔世界15%,鈷儲量佔世界50%,鈮鉭儲量佔世界80%……有人形象地說:「翻開化學元素表,沒有在剛果(金)找不到的。」

這樣一片肥沃的土地,卻飽受戰火蹂躪。在維和任務區,我們目睹了太多的戰爭創傷與苦難,也切身感受到當地民眾對和平的渴望。

和平是人類的共同願望和崇高目標。作為肩負神聖使命的維和軍人,為了和平,我們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直面生死、勇往直前,用實際行動詮釋大國軍人的鐵血擔當,用青春和熱血守望維護世界和平的夢想。

(中國第20批赴剛果(金)維和部隊指揮長 袁養軍)

中國第20批赴剛果(金)維和工兵分隊舉行升國旗儀式。康盼盼攝

365天,工兵、醫療兩支分隊218名官兵直面生死、攻堅克難,出色完成各項任務,為飽受戰火蹂躪的當地民眾撐起一片安寧的天空。聯剛團司令麥格衛比稱讚中國維和部隊是「任務區最優秀的隊伍」。

承擔「最險的任務」

剛果(金)自然資源豐富,素有「世界原料倉庫」之稱。然而「好底子」並沒有帶來「好日子」。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剛果(金)戰火不斷,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中國第20批赴剛果(金)維和工兵分隊共175名官兵,他們所部署的布卡武市周邊地區盤踞著至少5支反政府武裝,安全形勢非常嚴峻。

烏維拉分遣隊隊長李紅強永遠也忘不了去年11月7日的那個早晨。當天,他像平時一樣帶隊前往施工地點。半路上,一大群手持木棍、砍刀的人突然向車隊圍了過來,有人比劃著「抹脖子」的動作,有人甚至爬上車拍打玻璃,場面十分混亂。

根據維和部隊「保持中立和最低限度使用武力」的原則,李紅強果斷指揮武裝護衛驅離人群,並按照緊急遇險處置程序,帶領車隊快速撤離,成功化解了險情。

除了「人禍」,「天災」也是維和官兵面臨的巨大威脅。去年12月1日,暴雨引發的泥石流造成卡萊亥附近一條道路中斷,建築中隊中隊長朱國瑞奉命帶隊前往疏通。施工中,朱國瑞發現附近山上的情況不對,迅速帶隊轉移。果不其然,不到5分鐘,他們原先所在位置就被一股從山上衝下來的淤泥蓋了個嚴嚴實實。

儘管險情接連不斷,但官兵們直面生死、不懼艱險,圓滿完成各項任務。一年來,工兵分隊累計投入兵力11767人次,開挖土石方10.7萬立方米,平整場地2.6萬平方米,執行工程勘察任務45項、工程施工任務42項,完成任務量位列任務區6支工兵分隊之首。

聯剛團工程處評價說:「中國工兵承擔了任務區最險、最重的任務,非常專業,值得信賴。」

堅持「最高的標準」

回國前夕,工兵分隊剛剛完成對米提至姆嘎巴段道路的修復,這也是他們在任務區的最後一項施工任務。

米提至姆嘎巴段道路始建於上世紀60年代,經過50多年的風雨洗禮,早已面目全非。雖然接到的命令是「修復」,但等待官兵們的任務實際上是「新建」。此外,剛果(金)的雨季長達6個月,連綿不斷的降雨也給施工增加了不少難度。

談起在雨季的施工,工兵分隊工程參謀畢德強記憶猶新:「有時候上午天氣還不錯,大家鉚足勁平整了很長一段路,可還沒來得及壓實,大暴雨就突然潑下來,一上午的工作就白乾了……」由於道路穿過植被茂密的原始森林腹地,施工期間,官兵們除了要防範蚊蟲傳播瘧疾等疾病,還要留意毒蛇的攻擊。

即使困難重重,中國藍盔也絕不降低標準——推土機清理道路兩側雜草和土石障礙、挖掘機填埋深坑、平地機取平路面、壓路機層層壓實,如此循環往複,一米一米地向前推進。

經過7個多月的連續奮戰,官兵們讓米提至姆嘎巴段道路煥然一新。竣工儀式上,剛果(金)南基伍省交通部長表示,這條路又是一項體現「中國質量」和「中國標準」的優質工程。

聽到這樣的評價,工兵分隊副指揮劉萬珍並不感到意外:「關於道路修復,聯剛團要求的標準是車速能達到每小時45公里,使用壽命1年,而我們的標準是車速能達到每小時70公里,使用壽命3年。這是任務區修復道路的最高標準,我們每一次任務都照此執行。」

提供「最好的服務」

「在我去過的任務區所有醫院中,中國軍醫提供的服務是最好的。」9月的一天,聯剛團參謀長穆罕默德前往中國維和醫療分隊開設的二級醫院就診時,再一次發出這樣的感慨。

中國第20批赴剛果(金)維和醫療分隊編製43名官兵,承擔著為聯剛團南基伍旅任務區內6000餘名維和軍人和600餘名民事人員提供醫療保障的任務。

由於常年的戰亂,剛果(金)的醫療系統瀕臨癱瘓,各類惡性傳染病肆虐。以瘧疾為例,這種疾病每年在剛果(金)造成約50萬人死亡,也嚴重威脅著聯合國維和人員的生命安全。除了及時救治瘧疾患者,醫療分隊還主動聯繫任務區友軍,指導他們進行消、殺、滅等工作,幫助他們提高自身防瘧能力。

今年4月11日和12日,是讓醫療分隊所有官兵記憶深刻的兩天——11日,他們接到4名被嚴重燒傷的巴基斯坦維和軍人,其中1名傷員燒傷面積達全身皮膚的68%;12日,聯剛團1架直升機墜毀,機上搭載的12名埃及維和特戰隊員被緊急送往醫療分隊搶救。

為了挽救友軍官兵的生命,醫療分隊官兵迅速投入搶救,很多人一直忙碌到深夜,好幾名軍醫徹夜未眠。最終,由於處置及時、得當,一條條生命被成功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處置這兩次緊急情況,醫療分隊展現出精湛的技術和頑強的作風,不僅受到了聯剛團高度評價,也贏得了任務區維和友軍的更多信任。

如今,在剛果(金)任務區,很多維和友軍官兵說:「如果我在戰鬥中負傷,請一定要把我送到中國二級醫院,他們是我最信賴的人。

本文刊於2017年10月15日

解放軍報04

軍報記者微信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歷時176天,訪問20個國家!海軍遠航訪問編隊凱旋
學會這些拍攝技巧,你就是照片里的男神女神!
備戰颱風「卡努」,我們準備好了!
守望和平,中國藍盔是「任務區最優秀的隊伍」
我軍軍事測繪導航建設發展邁上新台階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